第94章 说得像真的一样
本神棍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在苏建军等人看来,这是陈稷和李守田快要装不下去了,打圆场呢。 也懒得管。 等苏念秋带他们回去以后,陈稷又等了半个小时。 王广汇果然带着五辆冷藏车来了。 这可把林铁柱等人都羡慕坏了,李守田也激动的道,“好样的,有出息了,这五辆车都是你的” “是的。” “好好好!” 王广汇笑道,“李队长,这有什么,陈稷还买了十辆冷藏车,过两天就回到。” 这下,林铁柱都想学开车了,“陈稷,这车开出去,那得多威风啊。要不我开车算了。” 陈稷说道,“开船不是更威风,整艘船都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林铁柱琢磨一下,点头说道,“好像也是,开船比开车威风多了,再怎么我也是船长。” …… 苏建军去了苏念秋住的地方。 也是黄泥瓦房。 罗少琼一看苏念秋居住的环境,心里就一阵揪痛。 不过这里还算卫生,打理得井井有条,心下也略感安慰。 苏建军一言不发,他不能让苏念秋继续在这里住下去。 于是在晚饭后。 他跟苏念秋做了大半个晚上的思想工作。 至于李招娣,暂时在生产大队的办公室将就几晚。 …… 天刚蒙蒙亮,苏建军一家三口就起床了,眼睛红通通的,因为,昨晚三人一晚上都没睡好。 尤其是苏建军,半个晚上都用来跟苏念秋做思想工作了。 最后苏念秋听不下去,敷衍了一句她明天还要给病人治病,然后就睡下了。 可他们怎么睡得着! 在这个地方,这种环境,尤其是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很快就要和那个吹牛大王在一起,都急得不行。 却又不能表露出来,免得激起苏念秋的叛逆。 苏建军洗漱完了,说道,“昨天不是说陈稷那小子要接受记者的采访吗我们过去看看!” 一家三口就早早的来到海滩候着了。 苏念秋要去诊所坐诊,所以没去。 陈稷也来了,他比三人更早。 因为他知道苏建军一定会过来。 早早的就搬来一张桌子和几张长凳,还提来了一只大茶壶。 毕竟苏建军和罗少琼是他未来的岳父岳母。 不管对方怎么看他,都不能怠慢了。 起码,这礼数不能少。 不然这不光是丢了自己的脸,还丢了苏念秋的脸。 “伯父,伯母,你们先喝茶。”陈稷把三碗茶奉上,也坐了下来。 关于记者采访这事,他并不紧张,上一辈子,他都忘记经历多少次了。 苏建军好整以暇的抿着茶。 他打定了主意,今天他就要揭穿陈稷的谎言。 九点。 人民公社书记刘学军,开着一辆吉普,带着三个记者来了。 不多一会儿。 一辆摩托车,也缓缓驶入了潮田村。 那是王振邦和赵永强。 两人的穿着,和一般的农民无异,把摩托车停在生产大队的院子,便就走了过来。 另一边。 为了加强节目效果。 三个记者的第一个采访任务是,由人民公社书记刘学军带领,介绍陈稷带动的产业。 比如海产养殖和渔业。 这个时候,陈稷是没有什么活干的,陪同苏建军,罗少琼喝茶。 苏建军懒得搭理陈稷,而是似笑非笑地望着正在走向渔船观光的记者。 苏文博喝了一口茶,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叹,“陈稷,你小子有一套,装得可真像!为了应付我们,估计你花了不少功夫吧。如果你出生在京都,春晚高低都有你一席之地。” “不过,我们就是过来看看。还有啊,你安排的这些表演,也太浮夸了。” 听到这番话,苏建军都要笑了。 他决定暂时不揭穿,看看陈稷能演到什么时候。 看了一会儿,觉得乏味。 苏建军道,“文博,我们先到处转转。” 对此,陈稷自然没意见。 苏建军和苏文博沿着海滩一路走着。 忽然,苏建军心中一动,拦住了一个村民,“你好啊,我想跟你打听个事……” 这村民有四五十岁。 他抬头一看,说道,“你是县城来的领导吧有什么事,你直接找李队长或者陈稷都行,别拦着我,我还要做工呢!” 苏建军这种做法,让他感到了一些不满。 他一天能赚个大几十块,让苏建军这么挡了一下,都不知道要损失多少。 苏建军脸色一黑,却也不好发作,笑着说道,“那个,我是苏医生的父亲……” “啊原来你就是陈稷的岳父” 这村民双眼一亮,顿时就热情了起来,“你好啊你好,我叫陈四喜,和陈稷是一个姓。说起来,我爷爷的爷爷,和陈稷爷爷的爷爷还是亲兄弟呢!” “陈稷他老丈人,我跟你说啊,你挺有眼光的,陈稷很不错,和苏医生那就是天生的一对儿,你有这个女婿,以后就享福了……” 看着这个和陈稷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苏建军的太阳穴都冒着黑丝。 苏建军还是不死心,之后又问了几个村民,无一例外都在夸赞陈稷的好。 苏文博佩服道,“爸,那小子真有一手,把这几条村子的人都收买了,怪不得能把我姐骗到手。” “哼!再有手段,他也不过是个骗子!” 父子二人走了回去。 这会儿,三个记者已经走了一圈。 开始进入了采访陈稷的环节。 与此同时,王振邦和赵永强就站在围观的村民之中,看着陈稷的采访。 由于两人穿着普通,没人把他们认出来。 当然,这也是他们此行微服私访的本意。 一个女记者问道,“陈老板,你为什么会这么成功你是知道的,平山县要树典型,也想从你这里,请教一下成功的诀窍。” 陈稷平静道,“以前,大家的日子都很艰难,可怎么也得找一条出路是不是。我能有今天,也是多得了乡亲们的全力支持,才实现了共同致富的愿景。” “好!” “说得好!” “陈稷,好样的!” 村民们都拍手大声说好。 苏建军不屑冷笑,“哼,说得像真的一样……” 在这个穷地方,想出头几乎就不可能。 什么带领乡亲共同致富,那更是做白日梦,单凭一个人想要形成一条产业链,哪有可能 涉及的东西太多了! 女记者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陈老板,听说你为潮田大队做了很多贡献,自己掏腰包为大队修路拉电线,到底是为什么,促成了你的这种想法” 陈稷想了想道,“强国才能强民,国强,民生才得以发展。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些创业人,不能利益至上,而是在有了能力后,首要的任务,那就是为国家出一份力……” 这一番话,又是赢得满堂喝彩! 随后,陈稷又回答了记者几个刁钻的问题。 陈稷却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 苏建军也都看得直挑眉头。 好像…… 他还真是有些低估了陈稷 这种专业采访,一般人的回答绝对没有这么高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