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养身体
岁岁安An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你满十八岁,我帮你找个事做,让你进城工作。 总比待在家里种地强。” 李国庆突然想到一个退路,到时候说岗位让给了便宜弟弟,他又能轻松几年。 两年又两年,他年纪也大了,干脆就不上班了,多好。 “谢谢姐夫!” 秦光明一听,立刻转身跑去厨房,把喜讯告诉母亲。 “哎呀,这个女婿真不错,淮茹,你要好好对他。 他有胃病,别让他干活,好吃的好喝的也得先给他。” 秦母教导女儿如何照顾丈夫,心里却盘算着两个儿子的未来得靠女儿的枕边话。 “知道了妈,我会对李大哥好的。” 秦淮茹心里甜滋滋的,丈夫有出息,她脸上也有光。 午饭时,李国庆喝了点酒,说是养胃,还说酒是精粮,下午便倒头大睡。 秦家人出门去通知参加婚宴的乡亲。 为了办得体面,决定连办三天,从后天中午先吃便饭,晚上是半桌席,荤素搭配;第三天则是全荤宴。 大后天早上开宴,结束后李国庆就带秦淮茹回家。 按惯例,接亲后中午再摆一桌,但这步省了。 “哥,睡了吗” “还没,淮茹,你不是刚出去吗” 李国庆有些 ,不明白她为何折返。 “哥,我们村有个规矩,女婿上门不能同住。 现在家里没人,我回来陪你一会儿。” 秦淮茹略显尴尬,但这是规定,她也没办法。"我去,你怎么不早点说,这得好几天呢。”李国庆顿时觉得头皮发麻,心想早知道这样,不如今天就 宴办了,下午直接回城,一天都不想耽误。"没关系,哥,我会找机会的。”秦淮茹说完,做出了一个违背祖训的举动——掀开被窝钻了进去。"行吧,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办法总会有的。 村里这些规矩,白天就别管了。”李国庆瞬间清醒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白天不懂夜的黑啊!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阵挪动碗筷和粮食的声音吵醒,发现被窝里的佳人已不在。 干脆起床,打算明天也买块手表,方便随时看时间。 出门一看,原来是搬运碗筷和粮食,为后天的酒宴做准备,这也太早了吧。 酒宴定的是十桌,现在还能这么安排,往后主粮管控了,可不敢这么办。 “姐夫,你醒了!”小秦京茹跨过门槛,欢快地跑过来。 “京茹,你上学了吗” “还没呢,妈妈说明年再给我报。” 小秦京茹凑近,仰起小脸,显然是想吃东西了。 李国庆笑着往她口袋里塞满糖果和果脯,又摸了摸她的头。 为了这场酒宴,老秦家可是下了大本钱,估计收的彩礼都贴进去了。 原本计划十桌,后来又加了两桌,秦家的邻居和亲戚也都拿来了自家的饭桌。 为了应付这场宴席,不仅借来了足够的碗筷盘子,甚至请了隔壁村的大厨主厨,秦家的妇女们也组成了帮厨团队。 原本计划周二中午开始用餐,但周一就已经开始布置场地,邀请的村民们纷纷带着家人前往秦家。 虽然周一不提供餐食,但可以先收礼金。 秦家二叔负责登记宾客,李国庆这次没有袖手旁观,主动帮忙分发香烟。 每位前来送礼的宾客都会得到一包香烟,而桌上的花生和瓜子则随意取用,不够时随时补充。 多年来,村里从未见过如此盛大的场面。 到了周二,天刚亮村民就陆续到场。 冬日农闲,大家难得聚在一起。 李国庆准备的花生和瓜子很快就被消耗殆尽,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秦长春便让秦光明去乡里采购补给。 照这样下去,他给出的五十元彩礼可能不够用,甚至要倒贴。 毕竟一斤花生的价格堪比三斤白面,相当昂贵。 至于糖果,更是价格不菲。 幸好李国庆提前准备充足,并严格控制发放数量。 看到老丈人一家如此热情,他也不再吝啬,在白天抽空用红纸包了些红包,同时也为自己和秦淮茹争取了一些私下见面的机会。 “开饭了,中午先简单吃点。” “没什么菜,招待不周。” 秦长春看似谦虚,但大家看一眼桌上的菜肴,便知道他说的是客套话。 那一盘大肉片,完全不像“简单吃点”,简直可以媲美过年。 到了晚宴,每张桌上都摆上一瓶白酒,菜品包括鸡肉、猪肉,还有难得一见的羊肉,四荤两素外加一道半荤的咸鸭蛋。 大家都吃得心满意足,而且在用餐过程中得知第二天的正餐正在准备中,肉食的丰盛程度让人期待。 周三清晨,秦淮茹和李国庆穿上新衣早早起床。 李国庆先行一步,怕自己孤单,特意安排了十几位托儿,组成热闹的迎亲队伍。 “来啦,新郎官到啦!” “快瞧,这人长得多俊。” “京城来的东家果然不同,一看就是富贵人家。” 村民昨日刚见过李国庆,今日却像初次见面一般。 虽迎亲队伍少了自行车,稍显遗憾,但红包弥补了缺憾。 李国庆提着袋子,从中抓出一把红包撒向人群。 “哇,是红包!快让孩子们去捡!” “这太多了,快,快叫孩子们躲开……” 有个妇人喊着,手里已抓了一个红包,却不见他人影。 李国庆走到哪,红包撒到哪,人群便追到哪,争相拾取。 这让他似乎发现了一项特别的能力——撒红包如雨,人群蜂拥而至。 他准备了五百个小红包,每个只包了四分钱,但这已撒出二十块,让秦淮茹心疼不已。 另有几十个大红包,足够了,否则便是挥霍浪费。 “最后一批啦,我直接全撒了!” 李国庆让光明拿着袋子,将所有红包抓出抛向空中,形成一场红包雨。 “二丫,快捡啊!” “哎,我捡到了两个!” “别踩,这是我的手,不是红包。” 村民们顿时乱作一团,好一会儿才将红包全部抢完。 有些全家齐上阵,把捡到的红包凑在一起,居然得了三十多个,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中午吃饭时约百来号人,平均每人分到五个红包,场面相当热闹,大家都对李国庆的大方赞不绝口。 “姐夫,我只找到一个红包。”秦京茹哭着跑过来,她年纪小,根本抢不过别人。 “没关系,姐夫再给你两个,拿好了。”李国庆掏出两个红包递给小丫头。 接着他大声招呼:“孩子们,都过来,发红包啦!” “姐夫,我来啦!”“姐夫,还有我!”孩子们也跟着秦京茹喊了起来,不知该如何称呼他。 李国庆事先让秦淮茹帮忙算过人数,准备的红包数量充足。 这一轮发下去几十个红包,幸好村里没有小卖部,否则这些孩子可能会少很多。 “哇,我的有一个。”“我也有了,好多钱呢!”“妈妈,这是我的红包,不能给你。”已经有大人开始哄孩子交出红包,伴随着一片喧哗声,开席了。 蘑菇炖小鸡、竹笋烧牛肉、萝卜羊肉汤、红烧鱼、红烧肉、炒大肉片…… 菜肴十分丰富,分量也很足,酒水更是供应不断,瓶装酒喝完后,还有老秦家自制的散装酒。 早餐就开始宴席,因此大家的食量不大,有些桌子因为小孩多,最后还剩下些饭菜。 秦长春毫不心疼地让亲戚朋友帮忙打包,这次嫁女儿如此风光,可不能到最后显得小气。 秦长春有自己的打算,大家都晓得他家有个优秀的女婿,这对两个儿子日后娶妻大有好处。 秦淮茹并未像其他出嫁的女儿那样哭泣,而是开心地收拾东西。 既然带走了这么多东西,自然要拿些回来补偿。 她带了许多山货,如萝卜干、木耳和干蘑菇等。 还有一些没吃完的鸡肉和剩下的荤菜,足够家里吃很久。 只要是好东西、实用且便于携带的,秦淮茹都会尽量装满背包。 这让李国庆也忍不住劝道:“淮茹,别太贪心了,至少给爸妈留一些。” “没关系,春天快到了,我家不缺这些。 杨大哥,你先出去休息一下,我去屋子里看看,亲戚们送来的好东西不少,有些对我们来说很实用。 还有那些随礼的钱,也挺多的。”秦淮茹清点完自家的东西后,又开始惦记起随礼的钱,总觉得应该分给她一部分,到时候拿到手就交给杨大哥保管。 “这……淮茹,我觉得你还是要节制一点,爸妈把你养这么大不容易,可不能亏待他们啊。”李国庆总觉得娶了秦淮茹,仿佛是在赚钱一样。 “不会亏的。”秦淮茹嘴上这样说,却转身又拿了两大包东西。 等到李国庆带着人离开时,已经装满了三个包袱和两个桶。 主要是因为村民们有自己的土地,采用互助社的方式,大家互相帮助劳作,共同使用农具。 亲戚朋友们关系融洽,团结一致,所以家里的余粮不少,只是缺少面粉和肉类。 村民们送李国庆到村口,要是他背着包提着桶就显得寒酸了。 秦家人则将他送到公路边等客车。 “女婿,好好养病,过年再来家。”秦长春笑盈盈地说,期待老秦家能在村里更受尊重。 “爸,我会好好养身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