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州市郊区,西云殡仪馆。 赵启明的遗体已火化完毕,骨灰寄存在第七排左侧灰格里。殡仪馆的大厅依旧弥漫着焚香的味道,空气冷硬,像玻璃般容易碎裂。 赵启明的妻子徐琳静静站在墙边,双手交叠,面容平淡。 程望没有立即上前,而是站在斜对角观察她神情。这个女人,三十六岁,供职于一家国企财务室,工作稳定,学历普通,婚姻十三年,无子。 资料里写得清清楚楚:“情绪控制良好,社交极简,生活规律。” 但这份规律,在婚姻的失控面前,是否曾有过裂缝 ? “这是赵启明的笔记本、私人物品,您可以确认后签字。”雷涵递上清单。 徐琳扫了一眼,只挑出了一本旧相册,略有泛黄的照片上,是她与赵启明结婚时拍的合影,背景是一棵雪松。 “其他都可以丢。”她语气平淡。 “您不想要他剩下的东西”雷涵追问。 “他对我早就没有感情了。”她没有讽刺的语气,却平静得令人发毛,“我早知道。” 程望终于开口:“你们最近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十天前。他下班回家洗了个澡,就出门了,说公司聚餐。我没问他去哪儿。” “你为什么不问” “问了又如何他会说实话吗”她抬起头,目光毫无波澜,“他已经不属于我了。” “你知道他和赵晓月的事” “我当然知道。” “知道多久了” “快两年。” 空气停滞。 程望蹙眉:“你从来没提过。” “因为我不想输。”徐琳低声说,“我嫁给他十三年,陪他创业、还贷、度过最难的时候。后来他升了职,外面女人开始围上来。赵晓月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她眼里闪过冷光:“我不是不知道,但我不吵不闹,我冷处理。他对我生厌了,不回来,我就一个人吃饭睡觉;他不说话,我也不问。我们房间已经分开三年。” “你一直忍着” “我忍,不代表我认输。我想看他最后会怎么收场。”徐琳笑了一下,嘴角却没动,“没想到,是这么个收场。” 雷涵记下关键字:“你对赵晓月有过敌意” “我不屑和她争。他们都不过是互相消费。我只是等——他什么时候玩够了。” “你心里怨过他” “怨。”她咬了下嘴唇,“但没恨。” 程望接过话头:“所以你没有报复动机” 她直视程望:“如果我想报复,我不会等他死。我会等他活着看着我离开,看着我过得比他好。” 她这句冷得像冰刀。 技术科恢复了赵启明办公电脑中一个被格式化的音频文件,时间戳为案发前三天。 内容为一段长达十八分钟的夫妻对话,声音背景应为家中客厅: 【赵启明】:你到底想怎样 【徐琳】:我不想怎样,我只是看清楚了。 【赵启明】:你别用这副道德审判的语气跟我说话行不行感情是感情,责任是责任。 【徐琳】:所以你把我当责任,把她当感情 【赵启明】:……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徐琳】:你可以继续,但不要带到家里来。 【赵启明】:……你这是在威胁我 【徐琳】:不是。我是提醒你,这房子是我的,户口也是我的。你要玩清楚规则。 录音到此中断。技术人员分析,疑为赵启明手动剪切保存,可能用于自保。 “她不是受害者。”雷涵喃喃道,“她在暗中掌控。” “她不是凶手,但她绝对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之一。”程望不带情绪地说。 这段录音,为徐琳的人格描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她不是单纯隐忍的妻子,而是一个冷静、克制、清楚自己掌控力的角色。 ? 赵晓月的朋友圈曾频繁出现她与赵启明的“旅行照”、“私密聚会”、“手写信”内容,但警方发现—— 这些照片背景反复利用,手写信中内容格式雷同,且多次日期对不上现实行程。 雷涵做出研判:“这些内容,多数是赵晓月主动创造出来的‘情绪证据’,用于对外展现‘女主人’地位。” “她是在争夺排位。” 程望分析:“她想通过‘公开占有’证明自己不是情人,而是伴侣。” 但赵启明的行为是两面派——对外否认,对内应付,未做断决,也未承诺。这种反复,让赵晓月越来越走向失控。 “她不是纯粹为爱动手,而是为尊严。” “她要的不是赵启明,而是‘正妻的胜利’。” 案情新闻简讯发布后,评论区迅速发酵。 “出轨惹命案,又一个三角恋悲剧。” “情人当正妻,原配成局外人这才是真相。”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是权力的战场。” 网络舆论迅速撕裂,女性群体间分化明显。有人为赵晓月抱不平,认为她是被情感操控的牺牲品;也有人指责徐琳冷血,逼走了丈夫。 程望没有表态,只是对雷涵说了一句:“这不是法律能完全评判的战场。” 雷涵默然点头:“但我们只能依据证据。” 三天后,徐琳辞去国企职务,搬出原住所,在城区边缘租下一套公寓。 她留下了一张字条给警方: “请不要再联系我。我对一切都不感兴趣了。我只是想活在自己的安静里。” 程望看着那张纸,没有任何动作。他知道,这起案件所有人都没有赢家。 赵启明死了,赵晓月判了,徐琳走了。 每个人都付出了他们最不愿面对的代价。 而真相,从未有公平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