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夜袭
爱吃毛豆炒青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袭,最是检验一支队伍合不合格的办法之一。 很明显,这一处山寨的队伍是不合格的。 贾琮带着百来个人冲进去之后,根本就没怎么厮杀,山寨里面的敌人就营啸了。 惊恐之下导致骚乱,然后就未战先溃,甚至还有分不清敌人,自相残杀的事情发生。 甚至到最后,贾琮都控制不住局面。 营啸带来的结局,是无法预估的。 贾琮都没有料到,营啸带来的后果,居然是这样的。 原本有一千多人的营寨,因为营啸的出现,到天亮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五百人了。 另外五百人,死的死,跑的跑。 贾琮等人完全没有做什么,他们自己就造成这般局面。 当天亮后,贾琮走在营寨中,看着残破不堪的局面,心中暗道,看来日后领军时,一定要防备营啸事件的发生。 最后活下来的五百多人,经过营啸之后,完全就没有了任何的士气了。 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一个个焉了吧唧的! 贾琮知道,这群人短时间恐怕是废了。 此刻就是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可能都不会反抗了。 要想恢复士气,恐怕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贾琮查看营寨的时候,身边还跟着一人,就是之前那个有点意思的家伙。 这家伙是真有点意思,一直跟在贾琮身边,寸步不离。 甚至之前厮杀的时候,也是一直追随贾琮身边,完全一副不顾生死的模样。 贾琮也是从底层爬起来的,自然知道这个家伙的想法,无非就是想要抱住自己的大腿,将贾琮当靠山了。 而且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心,这个家伙还故意和石娘子不对付。 看了这个家伙一眼,贾琮淡淡的说道。 “你叫什么名字” 一直到现在,贾琮才开口问姓名。 当贾琮这句话一落,长得很普通,大概三十多岁的这个家伙,脸上露出一丝激动的表情。 之前的种种举动,就说明了此人一点也不傻,而且还懂得抓住机遇。 如今,他终于抓住了机遇。 “回大哥,小的叫张多福。” 张多福说出自己名字的时候,对着贾琮深深一拜。 很明显,就是要认贾琮当老大了。 贾琮看到这一幕后,点了点头道。 “起来吧,张多福。” “谢大哥!” 让张多福起来之后,贾琮开口问道。 “张多福,你说一下自己的情况。” 张多福一听,当即就把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贾琮。 这家伙出身低贱,是佃农之子,因为家中人口太多,养不活太多人。 张多福作为家中老大,成年后就主动地离开了家,自己出来讨生活。 可是,出来讨生活哪有那么容易 江南虽然也算是富裕,但是,总归是农业社会,农业为主,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多工作提供。 就算张多福想要和自己父亲一样,去给地主当佃农,也不可能。 因为北征草原,虽然朝廷征收江南的税收,没有北方那么严重,但是这几年,依旧是提高了不少比例。 这样一来,对于世家大族,地主阶级肯定有利益亏损。 人都是自私自利,利益亏损之下,自然是要节流的。 所以,江南之地的世家大族,地主阶级,富商巨贾们,都有意地缩减他们户下佃农数量。 佃农少了,开支也少了,亏掉的利益自然也少了。 但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个影响,大量的佃农无家可归,最后被活活饿死。 用现代话语来说,既得利益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把矛盾转移到了社会上。 社会动荡就是这么来的。 依旧还是那个原因,北征草原这一战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着。 为何战争最劳民伤财,体现就是在各个方面,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石娘子作为一个女子,按道理来说,不可能做到一呼百应的。 之所以一呼百应,席卷十几个城池,就是因为有上面的原因存在。 在石娘子揭竿而起的时候,有大量走投无路的佃农加入到造反队伍中。 听张多福说,他当初原本也想加入石娘子队伍的。 但是还没到石娘子队伍,就听到了石娘子败退的消息,这让兴冲冲而去的张多福有种走投无路的绝望。 就在张多福快要彻底绝望的时候,突然他在扬州城看到了张贴的告示,告示上说有大户人家招收护院。 护院只招收青壮男子,不仅每天管两顿饭,每月还有一些工钱。 这个消息对于张多福这样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给了绝望中的张多福希望。 张多福立马就去应聘了,去的时候,按照张多福所说,应聘者老多老多了。 看到那么多人的时候,张多福还有些担心,不会选不上护院吧! 可最后张多福发现自己多想了,他顺利被选上了。 之后张多福被带到了船上,然后就一路来到了五狼山上。 到了五狼山后,张多福才知道,根本就不是大户人家招收护院。 张多福虽然是佃农之子,但好歹也知道,他们躲在山里面,每天不断地训练战场上的厮杀之术,这不就是和从军一样吗 从军还偷偷摸摸的,不是朝廷的军队,那就是私军了,这是要干嘛呀! 想到心中猜测到的目的,张多福都吓得瑟瑟发抖,他可是老实人,哪里敢造反。 虽然心中害怕无比,但张多福很快就发现,他身不由己。 不说能不能逃出去吧! 就算逃出去了,天下之大,但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在山里面好歹还能有一口饭吃,要是逃出去得饿死。 就这样,张多福就在五狼山呆了下来,然后靠着自己的本事,做了一个小头目的左右手。 当贾琮听到张多福的过往后,皱着眉头看着张多福问道。 “你刚才说,你是从扬州被招募的,那我问你,当初贴出招募告示的大户人家可还记得” 张多福一听,当即就点头道。 “回大哥,因为我不识字,所以我当时特意找了一个识字的人,给我读了一遍告示。 告示上,招募护院的大户人家,落款处写着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