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19世纪,英国人已将魔爪伸向了缅甸,缅甸老百姓遭了罪,自己的国家成了英国人掠夺资源的殖民地。 1875年1月,气候宜人,缅甸首都仰光的大使馆内,英国驻缅甸商会会长李查理, 端着烟斗,深吸了一口,冲着墙壁上的英国地图吐了一个大烟圈, 转身对恭敬站在他身边的马嘉理说道:“密斯马,中国云南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潜在市场,是一块肥肉, 只要我们打开这条通道,就能把英国的商品,源源不断地倾销到中国内陆,那样可就赚麻了。” “会长,可咱们没有清政府的批文,是不是先……” “密斯马,这不用你操心,我已向英属缅甸当局打了招呼,脑筋要改一改了,步子迈大些,恶要向胆边生,哈哈……” “会长所言极是,在下受益匪浅”马嘉理恭维道。 “这就好,那就明天上路吧。记住,你是日不落帝国顶级翻译,没人敢惹你, 对付这些“土着”,礼貌换不来通商口岸,当初我们在印度就是这么干的!” “多谢会长指教,”马嘉理摸了摸口袋里那张假护照,躬身退去。 次日,一支由英国铁路专家、地理专家以及五名士兵组成的探险小分队,在马嘉理带领下,直奔云南而去。 “……” 到了云南腾越(今腾冲市),马嘉理等人测量,取土,做标记,忙活开了。 这群英国人,打着开辟商道旗号,实则是为下一步侵略云南做准备。 “……” ~“呔!你们这些洋人,鬼鬼祟祟干什么的”当地保长带着几个手下前来盘查。 在这些人踏入腾越前,山民就把消息报给了保长。 “妈滴!老子干什么还需要向你汇报吗滚一边去!”马嘉理仗着背后有英国撑腰,态度十分骄横。 保长压着怒火,陪着笑脸道:“洋大爷,有官方批文吗” “老子什么也没有,咋了滚开,小心老子崩了你。” “咦,在中国土地上,你咋这么横呢”保长手下一小青年不服气,伸胳膊挽袖子要动手。 “别冲动,都消消气!”保长一边拦着小青年,一边向另一人喊道:“快去通报腾越城内守军,要出事了,” 那人飞奔而去。 “奶奶滴,这帮子土着人,没事找死!”马嘉理拔出枪来,本来想吓走保长和他的手下。 谁知旁边看热闹的老百姓不干了,心说反天了,洋人在中国地界还这么猖狂, 有人喊了一声,“打他们!”山民上去要抢枪, 马嘉理被推了一个趔趄,心一慌,扣动了扳机,“砰地一声”,一名山民“扑通”栽倒在地,当场毙命。 瞬间安静了下来。 也就片刻功夫,不知谁“嗷”地一声,“老子和你们拼了!”大概是死者的亲人。 山民们的怒火瞬间被点燃。 “快来人呐!洋鬼子杀人了!”周围山民听到,抄起锄头、扁担、鸟铳飞奔而来。 马嘉理大概到死都没明白,自己那稀里糊涂一枪,咋就捅了天大的篓子! 混乱里,他被愤怒的人群围在中间,几声闷响后,这位“探险家”及他的同伙们,成了深山里的孤魂野鬼。 “……” ~消息传到伦敦,英国议会炸了锅。“必须给大清颜色看,赔偿损失,割地赔款!否则。再来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女王马上派军舰,直接开到天津大沽口,炮口对着京城。 慈禧腿都吓软了,哆哆嗦嗦接过赔偿协议书,英国人狮子大开口:赔钱、道歉、惩办凶手,让英国人自由进出云南,还得开放一堆口岸。 慈禧慌了神,派李鸿章去烟台谈判。 老佛爷的懿旨说得明白:“杀几个山民是小事,别打起来,啥条件都好商量。” 在烟台的谈判桌上,威妥玛(英国公使)唾沫横飞地提要求,手里捏着早就拟好的条约协议,逼着李鸿章签字。 李鸿章捏着茶杯的手直冒汗,他知道签了字要挨国人骂,但不签,洋人的炮可能明天就轰进紫禁城。 1876年,《烟台条约》落笔的那一刻,十五名山民被砍头,这场冲突,终究变成了全国人民的枷锁。 英国人让中国人偿了命,他们拿着条约当通行证,在长江流域横着走。 被砍头的腾越山民们,死的稀里糊涂,他们无法理解,也没时间给他们思考,自己拼死护家的举动,最后竟让洋鬼子在更多地方扎了根。 这事儿说穿了,就是弱国的无奈——你在自家门口护着篱笆,人家却拿着枪逼你把大门全拆了,还得笑着说“欢迎常来”。 “嗨!悲哀的百姓!” ﹉﹉﹉ 【北洋和南洋水师】 光绪元年(1875年),深秋,天津港的海风裹着咸腥味,灌进李鸿章的北洋大臣衙门。 老佛爷的朱批刚送到案头:“北洋海防,着李鸿章专办;南洋诸事,交沈葆桢总揽。” 李鸿章捏着那张宣纸,指节泛白——这哪是分工,分明是把大清的海疆分成了两半,他守北,沈葆桢守南。 沈葆桢任两广总督,乃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的母亲是林则徐的六妹林惠芳,林则徐很喜欢沈葆桢,将次女林普晴许配于他。 哈哈!沈葆桢既是林则徐的女婿,还是外甥,双重身份。 此时的沈葆桢,正在南京的南洋大臣署里犯愁。 案上堆着福建船政送来的账册,江南制造局的工匠还在等着发工钱,可朝廷拨下的海防经费,刚到户部,就被李鸿章拿走了一大半,李鸿章振振有词,“北洋水师要紧!” 沈葆桢对慈禧太后偏向北洋很不满意,慈禧怕洋人,装备的北洋水师都是洋枪洋炮,, 他这个南洋水师不过是跑龙套的,沈葆桢对着地图叹气:南洋管着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海面,比北洋大三倍,手里却只有几艘湘军旧船,炮口锈得直掉渣! 李鸿章满河的水他自己浮着,有人劝他匀点给南洋,李鸿章眼皮都不抬:“京畿是朝廷的门面,北洋垮了,谁来护着紫禁城” 沈葆桢没这底气,只能另辟蹊径。他跑到福建船政,盯着工匠们赶工:嘴里嘟囔着:“咱不学李鸿章买现成的,咱们自己造!” 船政学堂里,孩子们正跟着法国教官学算术,黑板上画着蒸汽轮机的图纸——这些是他藏的“家底”。 江南制造局造出第一艘国产巡洋舰“海安号”时,沈葆桢亲自登船试航,看着烟囱喷出的黑烟,他笑了:“慢是慢了点,总比仰人鼻息强。” 一个穷南洋水师都督,一个有钱的北洋水师都督,慈禧有偏心。 沈葆桢苦笑道:“别挑理了,如果不是平衡南北势力,慈禧能把南洋水师砍掉,大清养不不起一支庞大的水师。我是给李鸿章做陪衬来的。” 两人的矛盾,在光绪五年(1879年)爆发了。日本吞并琉球,南洋的舰船连台湾海峡都护不住,沈葆桢急得发电报给李鸿章:“借两艘铁甲舰用用,守住台湾!” 李鸿章回得干脆:“北洋舰只,拱卫京畿要紧,挪不开。” 气得沈葆桢把电报摔在地上——他知道,李鸿章是怕舰船到了南洋,是肉包子打狗!。 这年冬天,沈葆桢咳着血处理公文,临终前还在念:“南洋的船,还差三艘……” 沈葆桢死后,南洋成了没人疼的孩子。 两江总督换了几任,谁都不愿接这烂摊子,舰船老的老、坏的坏,连福建水师的兵都跑到北洋讨饭吃。 而李鸿章的北洋水师越来越风光,1888年成军时,军舰排成队列在威海卫海面游弋,旗幡招展遮天蔽日,李鸿章站在“定远”舰上,对着属下说:“这就是大清的底气。” 然而,这底气没存多久。1894年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被困在威海卫,想调南洋的船来救,可南洋的舰船破旧的出不了港。 最终,“定远”“镇远”沉入海底,李鸿章苦心经营的“精锐”,成了海底的废铁。 有人说,李鸿章和沈葆桢,就像给大清海疆盖房子,怎么盖,也盖不到一个水平面上,最终把房子盖倒了,设计图纸出了问题,搁谁谁也盖不正。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一米九
"穿越成五胡乱华时期的废物公子?"我摸着脖颈的勒痕冷笑。现代富豪的记忆在血管里沸腾,"知识洞察眼"却让我在读取他人秘密时失去记忆——每场算计都是赌命的双刃剑。绝世女仆曾瑶替我记下每个背叛者的名字,而那位声称挚友的贵公子,正将毒酒斟满我的杯盏。当匈奴铁骑踏破城门,我对着镜中陌生的俊美皮囊眯起眼睛:这次,该让谁先看透自己的死期?
军史 连载 115万字
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

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

任公独钓
老子前生是兵王,带着女帝射天狼,青锋所指,铁骑卷八荒!穿越而来,捡到一只奶凶奶凶的女帝。本以为从此以后,可以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却不想女帝的口味很独特,难伺候啊。
军史 连载 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