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亲耕礼
白米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姜素雪实在是没有想到,今时不同往日,原本地位低下的苏青青,现在已经成为能够呼风唤雨的一宫之主了。 她被打得两眼冒金星,狼狈地跪坐在地上,被宫女们架了出去。 秦温宁忍不住笑了起来:“行啊,瑜贵妃,早知道你下手这么狠,本宫就不用担心了。” 她是怕苏青青的身体还没恢复,又对上姜素雪这样蛮横无理的主,一不小心就容易吃亏。 结果苏青青压根不和姜素雪废话,直接让身边的老嬷嬷上去扇耳光,几巴掌就把人打得没了声音。 “要是任由雪妃在这里胡搅蛮缠,只怕话还没说完,臣妾就已经被气死了。” 苏青青端起茶盏顺了顺喉咙,对着二长公主温声说道:“殿下婚期在即,臣妾给您打了一套纯金头面。” “待会儿让太监们给您抬回去,免得弄乱了流苏,不好打理。” 秦温宁一听,心里还是有些高兴的,只是面上依旧有些埋怨道:“费这个功夫做什么,本宫又不差这些首饰。” “宫里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让宫女太监们跑个腿,让御膳房改善些伙食,不都得用银钱看赏” 苏青青笑道:“殿下给荣思送了这样贵重的长命锁,臣妾难不成真的只拿烤土豆来招待您呀” “这套头面是早就准备好了的,臣妾从陛下那儿过了明路,没让内务府刻宫印。” 她从小碟子里拿起一块点心,“您要是觉得头面的样式不好看,可以让工匠融了重新打,反正是给您的添妆,算是臣妾的小小心意。” “哎呀,你真的是……” 秦温宁只觉得鼻尖一酸,她还从来没有奢望过自己能像其他世家小姐一样,出嫁时还能戴上好友的添妆。 结果苏青青思虑周全,早就已经将东西给准备好了,哪能叫她不感动 就在这时,外面又来了个小宫女,对着两人行礼道:“奴婢见过瑜贵妃娘娘,见过二长公主殿下。” “丞相家嫡二小姐前来拜访,奴婢是将人直接带到后院来,还是先安顿在正殿” 苏青青看向身边的二长公主。 秦温宁点了点头道:“直接请进来吧,本宫与她也算得上熟识,不用太见外。” 小宫女恭敬应声道:“是。” 她很快就把花应云带了过来。 两人顺着长廊往里走,花应云见到后院里的两人,有些意外地笑道:“哎,臣女来得不巧了。” “公主殿下是不是在和贵妃娘娘说体己话要不要臣女先避让一下” “哪有什么体己话”秦温宁对她招手,示意坐到自己身边来:“不过是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罢了。” “你来得正好,快和咱们说说,今年的春日宴是什么规模“ 以往京中只有一场赏花宴,相看的时间不够,说是让少爷小姐们自己相处,实际上门当户对的人家早就订下了亲事。 真正能够通过赏花宴看对眼的,还是少之又少。 然而今年不一样了。 皇帝亲自开设了春日宴,让大家能够赶在赏花宴之前,互相做个了解,也免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连对方的人品性格都不知道,就匆匆嫁了过去。 花应云坐了下来,叹气道:“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本来说好了是各家分担费用,结果有一户公子已经养了外室,被人家找上门来了,自然是相亲不成,只能退出。” “还有一户,就是京中首富长孙家。” 听她的语气有些犹豫,二长公主秦温宁反而来了兴致,追问道:“她怎么了快说呀,别吊着咱们的胃口。” 苏青青也很是好奇。 这些日子,赵忠和跟着皇帝一起去了豫州,留下来的小太监又只能起些传话的作用,她也好几天没听见京中的八卦了。 花应云把事情说出来以后,又皱眉道:“只是不知这长孙家是怎么管教小姐的,竟然就任由她这样胡闹” “人命关天,虽然买下的奴婢已经算是府中财产,但到底与金银这些身外之物不同,怎么能随意折辱” 小兰为几位主子端上热茶,又换了些瓜果吃食,安静地站在一旁侍候。 秦温宁说道:“其实这样的事情也正常,长孙玉苹是他家唯一的嫡女,往后又能进宫做娘娘,自然是千娇百宠,不受父母拘束。” 苏青青垂下眼睛,什么话也没有说。 到了午时,二长公主起身告辞,说她家镇南侯公子正等着自己一起用膳,就不在明光宫多待了。 花应云对身边的瑜贵妃说道:“实不相瞒,今日臣女进宫拜访,实际上是有事想要请娘娘帮忙。” 她难得开口,苏青青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你说,有什么是本宫能够帮上忙的” 花应云的脸上染起红晕,小声道:“臣女和爹娘商量过了,还是想和苏大人结亲。” “不知娘娘能否与臣女多说些关于苏大人的事情臣女听说他暂时还没有成亲的打算,只参加这一场春日宴,至于到了赏花宴的日子,他要留在宫中值班。”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见面的机会不多,如果能够投其所好,得到苏大人的欣赏,当然是最好……” “臣女也不愿意用家中权势强行逼迫,这样抢来的姻缘,注定不能长久。” 南巡队伍回京述职时,两人在京街上远远对望了一眼,花应云几乎是瞬间就下定了决心,非此人不嫁。 反正她爹是丞相,如果自己这辈子都不成亲的话,也能够一辈子衣食无忧。 既然如此,她怎么能不为自己而尽力争取一次 她如今也十八九岁了,早就是世人眼里的老姑娘,再多几句闲言碎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苏青青眨了眨眼睛,嘴角勾起笑意,问道:“想好了,不后悔” “本宫的兄长从小都没怎么和女子相处过,昭君也是早早出门学医,要是日后有什么意见不合的地方,只怕是要让你气得够呛。” 花应云点头道:“不后悔。” 人的一辈子太短,要是错过了眼前人,又要在世上蹉跎多久,才能再遇见这样令人心动的缘分 “行,咱们先用午膳,吃完以后本宫再与你细细道来。” 两人来到侧殿,宫女们已经把饭食摆在了桌子上。 荤素搭配的八菜两汤,还冒着热气,全是营养丰盛的补气血食材,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开。 用过午膳以后,苏青青从奶娘那儿把荣思抱了过来,与花应云一起回到后院,悠闲地度过了下午的闲暇时光。 —————— 另一边,亲耕礼。 禁军在前面开路,太监们举着华盖,陪伴在御驾旁边,大臣们则坐着各自府里的马车,一路浩浩荡荡地往祭祀坛的方向驶去。 太后对着马车外的大宫女吩咐道:“哀家有些头晕,先休息一会儿,等到了地方,就及时把哀家叫起来。” 大宫女恭敬应声道:“是。” 太后将身边的车帘压紧一些,以免风吹进来,便安心地靠在软垫上,准备小睡片刻。 结果还没到地方,太后就做了个噩梦。 而恰在此时,马车碾过小石子,狠狠颠簸了一下,她便猛地惊醒过来,惊慌失措地叫道:“清芳,清芳!你在哪儿” 车队立刻停了下来。 大宫女清芳原本在前头引路,听见太后的惊呼声,赶紧走了过来:“娘娘,奴婢在这儿呢!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她掀开车帘,就发现太后正一脸惊恐地盯着自己,额头上全是冷汗。 清芳连忙上车,跪在自家主子的脚边,递过去一条干净的帕子,轻声安慰道:“娘娘,您怎么了咱们正要去祭祀坛呀,身边都带着禁军呢。” 太后看见她关心的神色,才逐渐放松下来,低声道:“哀家刚才做了个梦。” 她梦见自己在一叶小舟上摇摇晃晃的,皇帝坐在身后划着桨,突然被水里冒出的恶鬼给抹了脖子,血喷得到处都是。 结果不知怎么的,她像是被钉在了原地一样,跑也跑不掉,叫也叫不出声,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恶鬼转过头来,赫然是先太子秦瑞楚的脸! 只见先太子满目仇恨,对着自己说了些什么,太后根本看不明白,只能在心里尖叫挣扎,却无法摆脱这突如其来的梦魇。 秦瑞楚一步步走近了,浑身的腥臭味扑面而来,靠在她的耳边,低声说了句什么。 这次太后听清楚了。 他说:“我要让你们大昌皇室所有人,都死无葬身之地。” 正好这时马车一个颠簸,太后这才好不容易醒了过来,惊叫着让清芳过来陪伴自己。 车队停了一会儿,太监来到马车旁,轻声问道:“太后娘娘,陛下派奴才来问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先去驿站休息片刻吗” 祭祀坛位于郊外,从官道上行驶过去,总共也只需要两个时辰,一天就能够往返。 现在时间还早,官道旁不远处就有驿站,想来是秦瑞轩担心自己母后的身体,才派人来询问。 清芳打量着自家主子的神情,刚想回答,就听见太后急切地说道:“你去把皇帝请来,哀家有话要和他说。快!” 太监连忙领命而去。 过了片刻,马车外传来秦瑞轩的声音:“母后” 清芳极有眼色地下了车,把空间留给两位主子说话。 秦瑞轩坐上来以后,太后示意他把车帘拉紧,才紧张地说道:“皇帝,咱们不去祭祀坛了。” “哀家刚才做了个梦,梦见那先太子要寻机会刺杀你!你若是相信母后的话,咱们现在就掉头回宫,行吗” 听了这话,秦瑞轩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反问道:“您做了什么梦” 太后犹豫片刻,把梦里的场景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又连忙去拍秦瑞轩的手,急切道:“哀家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噩梦。” “你信母后的,咱们掉头回去,好不好过些日子,等骠骑将军回京以后,有他的保护,哀家也能更放心些。” 秦瑞轩有些为难地说道:“但是……后面那些大臣怎么办有些是世族里已经致仕了的老人,年纪大了动不得身,为了今日的亲耕礼,好不容易才出门一回。” 太后经过刚才的惊魂梦,说什么也不允许队伍再往祭祀坛的方向去:“那就赏些珠宝金银,让他们回家歇着!” 她哀求道:“皇帝,哀家是你的亲生母亲呀,还能害你不成你就信哀家这一回,咱们回去吧,行吗”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秦瑞轩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他抬手给母亲擦汗,温声安抚道:“儿臣没说不相信您,只是处理这些老臣有些麻烦。” “咱们现在就回宫,让太医给您好好把个脉,再开些安神药方,很快就会过去的。” 太后得了他的保证,这才放松下来,有些过意不去地说道:“是哀家拖累你了。” “人年纪大了,不得不服老,坐个马车而已,平时根本就不困的,偏偏今儿个小睡了一会儿,就被这梦给吓着了。” 秦瑞轩看着太后满怀歉意的眼神,宽慰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母后不必太过自责。” 他走下马车,招手叫来小太监,吩咐道:“传朕的旨意,今日亲耕礼取消,所有人返程回京。” 小太监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老实点头道:“是,奴才这就去办。” 经过这一插曲,所有人只能原地掉头,又浩浩荡荡地往城门方向驶去。 而得到这一消息的顺亲王,则狠狠地砸了手里的茶盏:“贱人!” 伴随着瓷器碎裂的声音,侍妾们纷纷吓了一跳,连忙跪到地上,娇声道:“请王爷息怒!” 顺亲王的目光阴鸷,盯着传话的人,冷声问道:“就因为太后的身体不适,皇帝直接取消了亲耕礼!” 传话的侍卫见主子脸色难看,心里暗道不好,却也只能低声下气地回道:“听说是路上有邪祟,让太后娘娘受了惊,这才改了行程。” “在场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太后娘娘是突然之间惊叫起来,把大宫女和皇帝都喊了进去,好半天才肯放人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