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墨者惑民心
白灼青菜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老四,是村里最穷困的一户人家。 他婆娘常年卧病在床,唯一的儿子,前年还被征去修长城,至今杳无音信,生死不知。 往年这个时候,他家早已断粮,只能靠挖些野菜草根果腹,熬过一天算一天。 可今天,他的脸上,却洋溢着一种近乎于幸福的光彩。 他刚刚从村口的“义学”回来。 那是“墨侠”先生搭建的草棚,专门用来给村里的孩子们,免费教书识字。 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去上学的孩子,每天都能领到一碗热腾腾的,雪白的米粥。 他怀里,正揣着半碗尚有余温的米粥,那是他儿子省下来,特意带回来给他娘的。 他看着躺在床上,面色已经有了一丝红润的婆娘,小心翼翼地,一勺一勺地喂着。 “当家的,这……这真是神仙过的日子啊。” 婆娘喝下米粥,浑身都暖了起来,眼中流出了泪水。 “是啊。” 李老四用力地点头,眼眶也红了。 “那‘墨侠’先生,就是天上下凡来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压抑不住的,愤恨。 “先生说了,咱们之所以受苦,不是因为咱们命贱。” “是因为京城里那个皇帝,是个昏君!” “他为了自己享乐,为了修那没用的破墙,把天下的钱粮都搜刮走了,根本不管咱们老百姓的死活!” “先生还说,等他把这天下所有的‘攻伐’之器都毁了,皇帝也就没了,到时候,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不再受欺负!” 这些话,像一颗颗种子,在李老四这样淳朴而又充满怨恨的村民心中,迅速地生根,发芽。 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 他们只知道,谁给他们饭吃,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就是好人。 谁让他们妻离子散,不得温饱,谁就是坏蛋。 至于谁是皇帝,谁是反贼,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 民心,就是这么一架最简单,也最朴素的天平。 而在京畿左近,成百上千个“下河村”里,同样的故事,正在上演。 鲁清,这位穿越而来的工程师,正在用一种何岁都不得不佩服的方式,进行着他的战争。 他没有动用一兵一卒,没有流一滴血。 他只是用他超越时代的知识,精准地,挠在了这个王朝最痛,最痒的地方。 他正在釜底抽薪。 他要让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成为一个孤家寡-人,成为一个被自己子民所唾弃的,暴君。 …… 镇国公府。 书房之内,檀香袅袅。 贾凯,这位刚刚将自己最心爱的孙子,亲手送入宫中的老国公,此刻脸上,却没有半分平日的醉意与粗鲁。 他的眼神,清明,锐利,像一头蛰伏已久,即将要择人而噬的猛虎。 在他的对面,坐着两个人。 一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刘文清。 这位文坛领袖,一身儒袍,面容清癯,手中端着一杯清茶,神情淡然,仿佛世间没有任何事,能让他动容。 另一个人,则如同阴影。 王顺安,东厂提督。 他静静地站在角落里,穿着一身最普通的内侍服,低眉顺眼,仿佛不存在一般。 可书房内那凝重如山的气氛,却有至少一半,是因他而起。 文,武,以及帝国的影子。 大玥王朝如今最有权势的三个人,第一次,聚集在了一起。 “想必,二位已经看过陛下的密旨了。” 贾凯率先开口,声音低沉。 “京畿左近,妖人作祟,蛊惑民心,动摇国本。” “陛下,很生气。” 刘文清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 “何止是生气。” 他的声音,如同古井之水,波澜不惊,却又带着一丝刺骨的寒意。 “老夫在那些所谓的‘义学’里,看到了他们的‘课本’。” “断章取义,歪解圣人经典,将‘民贵君轻’,曲解为‘无法无天’。将‘兼爱非攻’,篡改为‘毁家灭国’。” “此非教化,此乃诛心。” “此等人,比那草原上的蛮夷,还要可恨百倍!蛮夷是想亡我大玥之国,而他们,是想绝我华夏之种!” 这位一生都以守护文脉为己望的老臣,第一次,动了真怒。 那股沛然的浩然正气,竟让一旁的贾凯,都感到有些心惊。 王顺安依旧低着头,仿佛在打盹。 却用他那特有的,尖细而又阴柔的声音,缓缓地补上了一句。 “咱家的人,在下河村,丢了两个人。” “都是玄镜司的好手,一个照面,就没了。” “连尸首都找不到,只在失踪的地方,捡到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