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素语小馆
肉粽子天下第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孙府出来,三人返回现代。 安顿好了父亲,夏沐回到饭店。 一通忙活,桌上出现了七八个斋菜。 西芹腰果百合,糖醋苦瓜,茄汁茭白 夏沐拿起筷子,简单地把几个菜都尝了一遍。 等尝完最后一个菜,她的眉头微微皱起。 眼前的这些斋菜的味道并不差。 但如果满分是100分,这些斋菜的分数大概在70左右。 属于一般好吃,但并不感觉惊艳的程度。 夏沐估计眼前的这些斋菜,大概率是没法打动那个脾气古怪的吴师太的。 想要吴师太出手治疗,就必须做出她喜欢的斋菜。 夏沐掏出手机,开始在几个自媒体平台搜索起来。 排除了一些明显是广告的推荐帖子,夏沐很快注意到了一个多次出现的私房菜馆。 素语小馆。 好几个平台上的评分都超过4.9分。 评论看着不像是刷的,少数的几个差评都是在吐槽价格贵的,并没有吐槽菜式和味道的。 看着一些顾客发出来的照片和评论,夏沐顿时心动了。 虽然在网上确实能找到不少斋菜的食谱,甚至是完整的制作视频。 不过能在网上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最常见的普通斋菜,做法也是简单的通用版本。 与其靠着这些通用版本的斋菜,慢慢摸索出适合的菜品,还不如直接去别人的餐厅学习一下。 心中有了想法,夏沐也没有浪费时间,带上包就直接出门。 一个半小时后,夏沐站在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巷口。 巷子不宽,两侧是白墙黛瓦的老式建筑,墙头上探出几枝粉白的蔷薇,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巷口挂着一块木质招牌,上面用行楷写着“素语小馆”四个字,墨色饱满,透着几分雅致。 她顺着石板路往里走,约摸二十步远,便看到一扇虚掩的竹门,门楣上缠绕着细巧的紫藤花,紫莹莹的花瓣垂落下来,轻轻拂过路人的肩头。 院门站着一个身着淡绿色汉服的小姐姐。 小姐姐梳着双环髻,发髻上簪着一朵白玉兰,裙摆上绣着细密的兰草纹。 见夏沐出现,汉服小姐姐笑着问道: “您好这位客人,请问是用餐吗” 夏沐点头回应。 “是的。” 小姐姐侧身引路: “里面请,现在客人不多,您可以随意选座位。” 跟随小姐姐走入院子,夏沐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窗外是一片小小的竹林,竹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光影斑驳地洒在桌面上。 小姐姐递过来一张菜单。 “我们这里有两款套餐,一款是498元的基础款,一款是898元的尊享款。” 夏沐的目光快速在基础款与尊享款之间扫过。 基础款只有8个菜,而尊享款则有13个。 现在夏沐算是知道,为什么评价里不少人都表示价钱太贵了。 这里的素菜直接卖出了肉菜的价格,而且还比一般的肉菜更贵。 不过既然是来学习,夏沐自然忽略了价格。 “就选尊享款吧。” 不多时,小姐姐端着个黑漆托盘走来,托盘上整齐码着一只黑瓷碟。 “客人您好,请您品尝开胃点心,桂花山楂糕。” 黑色的盘子,带着一圈金边,盘子中间放了一块四四方方的山楂糕。 桂花山楂糕表层点缀了食用金箔,嫣红的糕体透着半透明的光泽里面包裹着星星点点的金桂,仿佛轻轻一碰就要化开。 夏沐拿起银勺,舀起一勺山楂糕。 入口是偏脆的口感,山楂的果酸味很浓郁,其中还夹杂着桂花的甜蜜。 山楂本身就是健脾开胃的,只是一口夏沐就感觉口舌生津。 品尝的同时,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来意。 一边品尝,一边仔细分析着菜品的做法。 山楂糕的酸甜还在舌尖萦绕,汉服小姐姐已端来下一碟菜。 白瓷盘里卧着一枚月牙状的酥点,酥皮层层叠叠如浪涛翻涌,边缘泛着淡淡的金黄,正是萝卜酥。 “客人您好,这是萝卜酥。” 夏沐拿起萝卜酥,轻轻咬下一口,酥皮瞬间在齿间碎裂,簌簌掉落在盘沿,带着芝麻的焦香。 内馅的萝卜丝清甜爽口,和香酥的酥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窗外的风卷着竹叶掠过窗棂,带来一阵清凉。 小姐姐端来一只青瓷盖碗,揭开时茶香骤然漫溢,汤色嫩绿如春水,正是明前龙井。 “这是今年的新采的明前龙井,客人请慢用。” 西湖的龙井分了明前和雨前。 明前龙井是清明前采的龙井,这时候的茶叶都是新芽,分量少,重量轻,人工多,虽然品质更好,但是成本更高。 而雨前龙井,则是谷雨前采的龙井,这时候的茶树上新芽嫩叶皆有。 分量会变多,重量也更重,人工相对较少,品质也同样不错,而且因为新芽和嫩叶混合,口感更加丰富。 夏沐执起茶盏,先凑到鼻尖轻嗅,豆香混着兰草气钻入鼻腔。 茶汤入口清冽甘醇,滑过喉咙时留下淡淡的回甘。 刚吃萝卜酥在嘴里残留的油腻,瞬间被茶汤带走。 接下来上桌的是松茸竹荪汤,盛在浅褐色的粗陶碗里,汤面浮着几粒枸杞。 松茸切片卧在碗底,竹荪如白玉般舒展,汤色澄黄清亮。 夏沐舀起一勺,松茸的醇厚与竹荪的清甜在舌尖交织,汤里没放多余的调料,却鲜得让人口舌生津。 她凑近碗沿细看,竹荪的网状菌裙完好无损,很显然,这是新竹荪而不是用干竹荪泡发而成的。 菠菜豆腐上桌时,夏沐不由得眼前一亮。 嫩豆腐被雕成四方小块,如白玉般卧在深绿的菠菜泥上,点缀着几粒鲜红的枸杞,像极了一幅水墨画。 用银匙舀起一块豆腐,竟颤巍巍的能晃动,入口即化,菠菜泥带着淡淡的奶香,想必是加了椰浆调和。 “光是这摆盘就够用心了。” “普通豆腐怕是做不出这嫩度,定是用了内酯豆腐,菠菜要先焯水去草酸,再打成泥过筛才会这般细腻。” 黑松露炒饭用的是乌木托盘,青瓷碗里的炒饭油光锃亮。 每粒米饭都裹着淡淡的金黄,缀着星星点点的黑松露碎,还撒了些许嫩绿的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