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抢手的大闸蟹
肉粽子天下第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香兰开店也有20多年了,抱怨等待时间太久的客人自然经常能遇到。 她当然清楚,不能顺着客人的话头去说,更不能为了安抚客人而让对方提早进去。 否则其他安分等待的客人就算没有开口抱怨,心里肯定也会暗暗埋怨。 张香兰笑着解释: “这位先生实在对不住!您别着急,听我跟您解释两句。” “我们这边都是先来后到,按照排号的顺序来的。” “咱们家后厨没做预制菜,全都是客人点单后现处理现做的,实在快不起来。” 风衣中年男的神色稍稍缓和,他抱怨也只是为了抒发一下心中的郁闷。 见到有人接茬,语气也没有了,刚才那么强硬。 “道理我懂,可这都等了半小时了,前面还有几桌啊” 张香兰看了一眼对方手上的号牌: “先生,现在已经排到6号了,您号牌是8号。” “再等个10来分钟就到你们了!” 听到只需要10分钟,中年男默默点了点头,随后坐回了自己的小板凳上。 安抚好了风衣男,张香兰转身就要回去。 然而,她这刚转身,排在队伍末尾的3个年轻人就凑了过来。 其中一个带着鸭舌帽的少女皱眉问道: “老板娘,我们是冲着熊哥昨天拍的大闸蟹过来的。” “我看这队伍最少得排一两个小时,我们能不能直接打包大闸蟹走” “我们1:30就得上班了,按照现在的速度,肯定是赶不上了。” 他们三人是在隔壁镇的一间外贸公司上班的,在上班摸鱼的时候刷到了袁大熊的探店视频。 想着距离不远,就趁着中午午休的时候过来。 然而,来到却发现门口却排起了长龙。 听到少女的话,旁边立刻又有其他客人附和: “对对对,我也是来吃大闸蟹的。” “要是排两个小时我就不等了,太久了,要是能够单独买那就最好。” “哪怕是活的也行,我直接带回去当做晚饭就行!” 听到客人的要求,张香兰没有急着回答: “这请大家稍等一下,给我几分钟的时间,我去和我丈夫和女儿商量一下。” 说完,她快步回到了后厨将情况告诉了两人。 夏国文摸了摸下巴: “这倒不是不行,毕竟蒸笼那么大,一口气能装好多。” “只是简单的蒸螃蟹,肯定不会影响到店里面的正常出餐。” 夏沐也认可地点了点头: “确实,如果客人只需要大闸蟹的话,确实没必要排一两个小时。” “活的熟的都可以卖,熟的就按店里面的价钱,要是客人要活的,那就每只减少8块钱吧。” 大闸蟹的收购价格一斤才15文,要是能在现代这边打开销路,说不准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三人简单的商量了一下,三箱大闸蟹就被送到了门口。 张香兰笑着朝正在排队的客人解释道: “各位,如果只是来吃大闸蟹的,可以直接排在这边。” “根据大家的需求,这边可以购买活的大闸蟹和蒸熟的大闸蟹。” “活的大闸蟹价钱比店里面少8元,熟的则是按照原价。” 张香兰刚把竹筐掀开,围在周围的客人就忍不住往前凑了凑。 青灰色的蟹壳在阳光下泛着哑光,偶尔有几只大闸蟹想要不安分地挥动螯足,却被稻草编织的绳子捆得紧紧的。 “嚯!这蟹看着比视频里还大啊!” 站在最前面的鸭舌帽少女忍不住惊呼,伸手比了比蟹壳的宽度。 “老板娘,这大闸蟹是什么规格” 张香兰笑着将几张硬纸板,放在了不同的竹筐上。 “左边的这些是44.5两,一只70元。” “中间的是4.55两,一只100元。” “右边的是55.5两,一只120元。” 旁边一个穿格子衫的男人却皱起了眉,伸手拨了拨筐里的大闸蟹: “怎么没看见蟹标啊” “现在正经蟹塘出来的,不都得贴个防伪标吗” “别是塘里养了几天的洗澡蟹吧” 这话一出,原本热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几分。 一些客人脸上也露出了迟疑的神色。 “就是啊,没标总觉得不放心。” “我上次买的没标蟹,蟹鳃都是灰色的。” “没有标还卖这么贵怕是有点黑心” 议论声里,一个穿着碎花连衣裙的大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拿起一只大闸蟹。 仔细的检查了一下手上的大闸蟹,大姐嗤笑出声: “能不能别不懂装懂谁说有蟹标的才是好蟹” “我老家就是江苏的,我们当地买蟹从来都不看什么蟹标。” “那玩意在批发市场一毛钱一个,要多少有多少!” “以我吃了30多年大闸蟹的经验来说,这绝对是最上等的大闸蟹。” 大姐将手上的大闸蟹举到众人面前。 “青背、白肚、黄毛、金爪,这样的大闸蟹要是算不上好蟹,怕是市场上95%的大闸蟹都要丢到垃圾桶了。” 说完,她也不再解释,而是转身看向了张香兰。 “老板娘,120的给我来5只,4只母的一只公的。” 碎花连衣裙大姐的话像颗定心丸,瞬间驱散了人群里的疑虑。 她话音刚落,站在旁边的鸭舌帽少女就立刻往前凑了凑,盯着竹筐里青背白肚的大闸蟹,语气急切: “老板娘,那我要三只 4.55两的母蟹,要蒸熟的!另外要三份米饭。” “我们赶时间,能不能麻烦快点” 张香兰连忙应下,转身喊来赵莉莉帮忙: “莉莉,把蒸笼里刚热好的那批蟹端出来,先给这位小姑娘装两只。” 赵莉莉快步从后厨端出一个铜盘,盘里橙红的大闸蟹还冒着热气,紫苏的清香混着蟹香瞬间飘了过来。 少女凑近一闻,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掏出手机扫码付款时,眼睛还黏在蟹壳上没移开。 不知不觉间,时间就来到了下午两点多,午市的客人终于渐渐散去。 张香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低头看向剩下的竹筐,瞬间愣住了。 原本堆得满满当当的三筐大闸蟹,现在只剩下浅浅一层,一共就只剩下20来只的样子。 这时夏沐也从后厨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