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肉粽子天下第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到威胁汉子被吓了一跳,虽然他比衙役高了半个头,却也不敢再多说,连忙拿着碗离开了队伍。 或许是身形和外貌有几分相似,林大田有些不满的埋怨道: “这给的也太少了吧就那么两口粥哪够啊!” “多给一点又能怎样这不是想要把人活活饿死吗” 夏沐对于眼前这一幕,却没有太多的愤怒。 一勺两勺米粥,确实算不了什么。 然而,这显然并不是一两勺米粥那么简单。 夏沐抬手轻轻按在林大田胳膊上,示意他稍安勿躁。 她顺着林大田的目光,望向粥棚前涌动的人群,声音压得很低: “大田,不是官府不肯多给,是不能多给。” 林大田愣了愣,转头看向她: “东家这粥就够漱漱口的,多给一勺能怎的” “你看这队伍有多长。” 夏沐抬手虚指,从粥棚延伸出去的队伍像条枯瘦的长蛇,弯弯曲曲绕了半座难民营, “你看这光排队领粥的就有多少人” “黄小衣说这里至少三千人,每人多给半勺,一天两顿就是三千勺。” “应天府有十九处这样的难民营,算下来每天要多消耗多少米粮” 她顿了顿,才继续解释: “官府的粮食也是有限的。” “老话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个道理。” “与其让一部分人吃饱、一部分人饿死,不如把规矩定死,每人的分量都一样,至少能让所有人都多撑些日子。” 林大田摸了摸后脑勺,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色: “原来是这样……是我想简单了。” 黄小衣轻轻拉了拉夏沐的衣袖,朝着斜前方指去: “东家,您看那边。” 夏沐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官府粥棚约莫二十步远的地方,还有一座稍小些的木棚。 那木棚是用粗木搭的架子,顶上稻草,棚下摆着一张旧木桌。 桌后站着两个穿着青布长衫的仆从。 此刻木棚前围着不少孩子,最小的看起来不过三四岁,最大的也才十岁出头。 一个个都攥着小拳头,眼巴巴地盯着桌上的竹筐。 “那就是上次我跟您说的,发炊饼的棚子。” 黄小衣低声说道, “上次来的时候,就是一位公子带着仆从在发,只给孩子发每人一个炊饼。 看这架势,今日应该也在。” 夏沐眼前一亮。 她原本就打算设粥棚,正好可以和这位先行施善的前辈交流下经验。 看看对方是如何安排人手、筹备物资的,也能避免自己走弯路。 “走,咱们过去看看。” 夏沐说着,便率先迈步朝着那木棚走去。 越靠近木棚,空气中的麦香就越浓。 待走到离木棚还有几步远时,夏沐才看清桌后那人的模样。 只见那人穿着一身月白色的锦袍,腰间系着一条墨色玉带,头发用一支玉簪束着。 此刻,他正亲手从竹筐里拿出炊饼,递到一个瘦得只剩骨头的小男孩手里。 就在这时,那公子似乎察觉到了身后的目光,微微侧过身来。 看清公子的模样,夏沐有些意外。 这人不是别人,居然是有段时间没见过的陈志锋。 就在这时,陈志锋似乎察觉到了夏沐的目光,他微微侧过身来。 当他看到夏沐时,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露出几分惊讶,脱口而出: “这这不是夏店家你怎么在这里” 夏沐笑着反问: “这话不是该我问陈公子吗” “如果我没记错,陈公子来应天府可是为了准备明年的春闱的” “现在距离明年的春闱,可没剩多少时间了,怎么陈公子还不在家好好读书” 陈志锋听到夏沐的反问,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失笑出声: “夏店家倒是记性好。” “不过说句实在话,我那点才学,自己心里清楚得很。” 陈志锋抬手示意阿牛继续分发炊饼,自己则绕过了木桌迈步走到夏沐身边。 他视线落在难民营低矮的茅草棚上,声音放轻了些: “家父曾让先生教我读圣贤书,可我偏偏对那些之乎者也提不起兴致,反倒喜欢琢磨些农桑水利以及行商走货的琐事。” “这次来应天府,说是备春闱,其实不过是走个过场,让家父安心罢了。” “恰巧遇上山东大旱,难民纷纷涌入应天府。” “我看着这些孩子饿得面黄肌瘦,实在不忍心,便想着尽些绵薄之力。” 夏沐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刚才领了炊饼的小女孩,正用脏兮兮的小手捧着炊饼小口小口地啃着。 每咬一口都要细细咀嚼许久,像是在品尝什么珍馐。 旁边的妇人大概是她的母亲,看着孩子吃着炊饼,喉咙一直在吞咽,却舍不得分食一口。 “陈公子能有这份心,实在难得。” 夏沐由衷赞叹。 如果是在岭南,陈志锋给食不果腹的孩子发饼,她并不会意外。 毕竟,岭南是他陈家所在的区域。 修桥补路,赡养孤寡给家族积累名声,是这些大家族非常常见的养望手段。 然而,这里可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应天府。 他陈志锋哪怕是做再多的好事,对他自己和家族都没有任何好处。 毕竟,以现在的交通和通讯环境。 别说几千里外的消息,就算只是百里外的消息只要不是特地打听都无法得知。 这就意味着,陈志锋会在这里发饼,纯粹是出于自己的上心。 想到这里,夏沐心中有些惭愧。 不过下一刻,她就有些释然。 事关自己的身家性命,这可没什么好惭愧的。 调整好情绪,夏沐爽快的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陈公子宅心仁厚,肯定会得到上天庇佑,说不定明年就能顺利中举。” “对了,陈公子,其实我这次过来这边除了想招聘几个伙计到食肆帮忙。”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想在难民营这边设立一个粥铺。” 听到夏沐要设粥棚,陈志锋先是一怔,随即眼底浮起真切的佩服。 他语气带着几分感慨: “我这哪能算得上是什么宅心仁厚” “不瞒夏店家,我发这些炊饼,不过是随手为之,对我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倒是夏店家,愿意帮助这些可怜的灾民,这才算是真的菩萨心肠!” 陈家在岭南也算是排得上号的富商。 几十两一顿的宴席,他说请就请了。 每日发些炊饼,对于陈志锋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的小事。 他自小对商贾之事就十分感兴趣。 所以,他很清楚夏家食肆这样的小店,一个月能挣的银钱并不会太多,每个月能有个十两就顶天了。 在他看来,夏沐愿意做善事,那绝对是纯粹的心地善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