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眼气啊
范京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呦呦吃着烤肉唱着歌,整个人都很快乐。 “我这是正统采莲曲,毕竟是荷花村传唱百年的曲子。”何呦呦唱完,还要自卖自夸一句。 “这曲子的内容我倒是听过,就是调子……”不太一样啊,善守则给了自家小友一个意会的眼神。 “我唱之前都说了,是彩莲新曲啊。”何呦呦理直气壮,她自然知道自己五音不全,这不是提前预告了吗 “……小友大才。”善守则举起酒杯,认了这份辩才,也认了这强词夺理。 何呦呦哈哈笑,也跟着举起饮料陪了三杯。 他们这会儿正在玩曲水流觞,因有年纪小的小郎君和小娘子在,玩的是跟平日不一样。 众人沿水而坐,由家仆在上游放纸船,纸船飘到谁的跟前停下,谁便要出个才艺,作诗唱曲、舞剑讲故事都可。 若纸船飘到谁的跟前沉没,则这人要直接满饮三杯。 大人们喝得都是米酒,不怕醉人,小郎君小娘子则是甜水。 何呦呦拔得头筹,第一艘纸船到她跟前就停下了,她绞尽脑汁地想了想,诗词没憋出来,故事也没能想到好的,只能先唱首曲。 这一局算结束,上游的家仆唱了一声:“放彩了”,再次放了一艘彩色的纸船。 “中!中!中!”王燊王珣握着拳给小纸船漏油,想它再次停在何呦呦跟前。 可惜天不遂人愿,纸船晃晃悠悠地停在柏琰跟前,就在柏琰想要站起来赋诗一首的时候,小船默默地沉入水中,化为一片彩色的碎纸屑。 “……”柏琰有点无奈,那两个已经幸灾乐祸地过来准备灌他了。 漏风的小棉袄妹妹还在拍手大笑,柏琰自己接过被斟得满满的水杯喝了三杯。 “梁老先生,此情此景可入画”何呦呦逃过一劫,开始主动撩闲。 “自然可,还请何小友操笔,我可知小友会且擅画。”粱昇四两拨千斤,挽袖做了个请字。 身后随侍的家仆心明手快地送上一条摆好了笔墨纸砚的长案。 “哈哈哈,小友搬石头砸自己脚了”幸灾乐祸的善守则指着何呦呦大笑。 “……是,得意忘形了。”何呦呦摸了摸鼻子,想假装这事儿没发生,无奈那抬了长案过来的仆人就是不肯走。 何呦呦眼巴巴地看向庄子的主人,万员外好整以暇,只等墨宝,管了谁画,反正最后归他就行。 “哎果然喝酒误事。”眼看无望被救,何呦呦无奈起身走到长案前。 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提起笔,目光从上游的家仆扫过,横目三次,上下扫三次,然后在纸上落下第一笔。 何呦呦工笔,灵感来自于数字油画,但创作过程是不一样的。 她把眼前景色分割成一块一块,再把其中的一块分成一格一格,就跟拼图一样,一个格子是一个区域。 听起来很扯,做出来实则很需要一些天分,所以她姥爷和姥姥唾弃她这种“毁灭”艺术的行为,却没有贬低,因为能做到这个地步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场景太大,人太多,何呦呦自然不可能一气儿画完,她就只画了放纸船的仆人那一块,就放下笔休息了。 几个无事儿忙的老先生凑过去看,不等书画大家点评,数学专精几乎满点的寇老先生先感受出不同。 “丫头,你这……”寇贤语塞了,想了半天没想到形容词。 “这画法倒是奇特。”粱昇先寇贤说出了这话。 何呦呦也不遮掩,直接跟他们说:“我这个叫蜂巢画法,也可以叫格子画法。” 这解释简单明了,几位老先生都是聪明绝顶的人,一听就懂了。 “小友确实大才。”粱昇回身拿了酒杯敬了何呦呦一杯。 “班门弄斧班门弄斧,其实是我小时候调皮,在家中仓房的屋檐下看到一个马蜂窝,用笔画了个鬼脸……”何呦呦出卖起小何呦呦的黑历史一点也没手软。 “匠心并不代表匠气,你这线条其实已经有些笔力,只是构图更倾向建筑绘图,这也没什么不好。”粱昇真心觉得这样的手笔很了不得。 只凭她横三竖三就把场景记住且分割了,这世间能有几人做到 粱昇这一说,寇贤先点头:“正是如此,何小友这份眼力便已胜出无数人。” 所以他那糊涂的小孙女,也不知在得意什么,骄傲什么。 寇贤早知家中两个小的孙辈儿有些问题。 他之前就想把两个小的带在身边,吃吃苦头,免得一个不谙世事,一个骄傲自大。 无奈老妻和小儿媳都因为长孙夭折,偏疼这两个小的没边儿,他一说,老妻闹,儿媳哭,倒显得他多不近人情似的。 这两年老妻的身子骨越来越不好,寇贤日常也不敢多招惹,只能暂时由着她们。 实则暗中跟京城的大儿子和大儿媳通了信儿,本来是想过完年把小孙女送去京城,由大儿媳教导,再把小孙子送去跟他师兄游学。 孰知这半年他们都等不得,闹得人嫌狗憎,把好脾性的福生都惹恼了。 寇贤决定,明儿回家就让他们收拾行李,后天就送走。 他看着满眼得意的学生,再看看正在耐心给王燊和王珣,柏家兄妹讲解所谓蜂巢画法技巧的何小娘子,默默地叹了口气。 王老先生站在老友旁边,听见他叹气,用胳膊肘拐他:“咋了,眼气啊” “若贤有高家女郎,死复何恨呐。”俩人当了一辈子的朋友,寇贤也没瞒着,直接跟老友说了自己的羡慕嫉妒之意。 (改自三国志,袁术感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各人有各命,再说孩子小,扭过来就是了。”王老先生不想老友上火,劝了一句。 在他看来,寇家两个小孙辈有小错无大害,若仔细教导,并不是不能纠正。 万员外就站在他们旁边,把两个老先生的对话听了个真切,品了一会儿便猜到怎么回事儿了。 不免小声嘀咕:“要是扭不过来呢”有的孩子性格天生执拗,越管教越钻牛角尖。 善守则也听着了,抬手拍了万员外的肩膀一下,低声道:“扭不过来就嫁到仇家去,祸害仇人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