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470:公孙衍访孙
再造炎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曹刘调兵遣将预备对付孙武的同时,公孙衍到达荆州襄阳,奉命商榷对付刘裕以及为李景隆讨说法。 又要讨说法,又要结盟,这任务还真不是一般的艰巨。 轻柔的春风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为公孙衍带来清凉之感。 “公孙先生,请随我来。” 引路的士兵面无表情,手中长枪的枪尖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这名士兵真实身份是锦衣卫密探,负责监视公孙衍的一举一动。 孙策几乎毫无保留地大力支持锦衣卫发展,在他全据荆州后的短短几个月内,自商贩到行伍,乃至文臣武将家中,锦衣卫的身影无处不在。 孙策尤其关照他的便宜老弟孙权和陈朝的三位皇帝。 毛骧和纪纲在荆州简直可以用权势滔天来形容,整个荆州想抓谁就抓谁,有事儿为孙策办事儿,没事儿就绑绑饭票,赚点“外快”。 公孙衍微微颔首,目光扫向襄阳城。 街巷如棋盘规整,夯土城墙绵延如带,箭楼耸峙。 大道通衢可容千乘,民居院落制式划一。 街角立着石刻汉律,隶卒巡行有度。走几步路的功夫,公孙衍便看到有两伙士兵押着囚徒前往监狱。 这些囚徒浑身战栗,十分恐惧。 百姓行步不敢妄顾,言语兢兢,唯恐触法。 公孙衍蹙眉:“襄阳倒是气派,只是...少了一些烟火气,你们的集市设立在哪里,我也不见走街串巷的商贩。” 士卒答道:“襄阳城中有专门设立的市(商贸区),市以外的地方,不允许贸易。走街串巷者会拉去受墨刑。” 公孙衍微微点头,收回视线。 严格的坊市划分在唐朝才出现,不过那时也允许商贾在约束下走街串巷卖货。汉代虽设官职管理市场,但民间仍有 “行贾” 走乡串户。 如此不近人情的法律,倒是少见。 入夜,公孙衍被安排在襄阳的一家客栈中。客栈的装修十分豪华,并且几乎没什么客人,看得出来是专门用于接待其他势力使者的。 这家客栈中的所有伙计,都是锦衣卫密探。 公孙衍从行囊中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锦盒。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柄通体乌黑的短刀,刀鞘上镶嵌着七颗鸽血红宝石,在灯光下透着诡异的光泽,刀柄处缠绕着鲨鱼皮,握感极佳,一看便知是稀世珍品。 他唤来贴身随从,低声吩咐道:“你设法将这锦盒送到纪纲大人帐中,记住,一定要亲手交到他本人手上,就说是公孙衍远道而来,久仰大人威名,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随从有些迟疑:“先生,纪纲据说性情诡谲,且在儒林中树敌不少,咱们刚到就向他送礼,会不会……” 公孙衍摇头:“纪纲是孙策最信任之人,荆州大小事务,他都能说上话。此番谈判,若能得他暗中相助,大事可成。你只需按我说的做,不必多言。” 随从点头应下,小心翼翼地捧着锦盒退了出去。 公孙衍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明月,自言自语道:“纪纲此人贪财好利,实为孙策监督荆州上下之爪牙。” “严刑峻法外加爪牙监督,孙策的执政颇类秦朝。” “我听闻孙叔敖主张仁政,肯定不会支持李斯。还有一直在荆州发扬文风的孔资(孔子),一定也对孙策的执政颇有怨言。” 不多时,随从回来了,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先生,纪纲大人收下了锦盒。他让小人带句话,说明日帐中之事,他自有分寸。” 公孙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先生深夜不眠,是在为明日之事做准备吗” 府邸大门突然被轻轻掀开,苏秦走了进来,手中提着一盏灯笼。 公孙衍放下笔,丝毫不见慌张,抬头笑道:“苏先生深夜到访,有何指教” 苏秦将灯笼放在案上,自顾自地坐下:“先生在屋中休息,您手下人倒是清闲得很,在襄阳四处走动。” 苏秦在说公孙衍贿赂纪纲一事。 公孙衍并不否认:“初来乍到,熟悉一下环境罢了。倒是苏先生,深夜前来,不会只是为了说这些吧。” 苏秦端起案上的茶杯,浅啜一口:“我只是想提醒先生,明日帐中,还望先生以大局为重,主公十分看重宇文将军和鱼将军,您可不要因小失大。” “苏先生放心,我自有分寸。” 公孙衍淡淡道。 苏秦说罢便起身告辞。 刚离开屋子,黑暗中突然冒出一个身影,捂住他的鼻子将他按在墙上。 此人正是锦衣卫中纪纲的爪牙。 那人抽刀架在苏秦脖子上:“苏先生,您再多管闲事的话,就别怪纪大人不客气了。” 苏秦脸色苍白,轻轻点头,锦衣卫这才放过苏秦,须臾间消失在了黑暗中。 苏秦大口大口喘气,脸色涨得通红,心中对锦衣卫的愤恨达到了极点。 公孙衍推开房门,轻笑着看向苏秦。 次日下午,公孙衍前往拜见孙策。 堂外,苏秦已等候在那里。他看到公孙衍,拱手笑道:“先生准备好了吗” 公孙衍回礼道:“正要向孙使君讨个说法。” 两人并肩走入堂。 孙策并不在场,而是由黄歇代理此事。 原本这件事是由数据更高的苏秦负责,但昨天夜里孙策忽然收到纪纲消息,称苏秦与公孙衍密谋,似乎有被收买的嫌疑,于是临时换成了同样有外交方面技能的黄歇。 已经返回襄阳的周瑜等人同样在场。 “衍奉吴侯之命,特来拜会。” 黄歇上前一步,拱手笑道:“公孙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只是不知先生此来,是为李景隆将军之事,还是为刘裕那厮” 公孙衍眼帘微抬,直视着黄歇:“先生是个明白人,何必明知故问。” “景隆将军乃吴侯亲侄,随吴侯征战多年,如今却殒命于宇文成都之后。此事若不给个说法,莫说吴侯那里交代不过去,便是军中将士,怕也难平怒火。” 周瑜冷哼一声:“胡搅蛮缠!分明是李景隆先不分青红皂白射击本都督,宇文将军不得已而反抗,岂能怪罪于宇文将军” 公孙衍态度极其强硬,反驳道:“难道在敌军领地内遇到一支军队,不该进攻而是上前问一问是不是友军吗” “周大都督输的太惨,我当初还以为您跟着那上百艘战船一起落到了刘备手中呢!” 公孙衍如此讽刺挖苦,周瑜却并不生气,反而沉思起来:公孙衍为何态度如此强硬这般行事,不怕搅黄了两军的联盟吗 苏秦叹息,他知道公孙衍的底气在哪。 只见纪纲极其张扬地大声咳嗽一下,上前一步,说道:“都督,公孙先生所言不无道理。李景隆将军毕竟是吴侯的亲侄,此事若处理不当,恐生祸端,影响两家联盟大局。” 周瑜惊讶地看向纪纲,显然没想到他会帮公孙衍说话。 怎能如此!黄歇心中痛骂纪纲,恶狠狠地瞪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