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嘲笑
童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早饭后,全家被柳青的小制作打开了思路。 母亲周氏和哥哥们将那些堆积的边角料进行二次分拣,挑出颜色好、韧性佳的短柳条,又劈刮成更细的丝缕。 柳青讲解她脑海中的各种设计思路,并动手示范。 【简易设计推演】功能被她运用到了极致。 她不断在脑海中组合着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废料,推演着最简单有效的编织方法,力求在保持趣味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省工时。 二哥柳桂手最巧,很快掌握了要领,甚至能举一反三,编出更规整漂亮的式样。三哥柳榆脑子活,负责想些讨口彩的名字,比如“如意小笸箩”、“福字杯垫”。 四哥柳枫力气大,负责处理那些需要大力气才能劈开的粗料。五哥柳桐则负责规划哪些样式可能更受欢迎,以及如何定价。六哥七哥帮着整理布条,搓简易的布绳。 西厢的工坊里,气氛热火朝天。 那堆往日里无人问津的边角废料,此刻在柳家人手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变成一个个小巧可爱、充满野趣的小物件。 虽然单个不值钱,但架不住数量多,眼看着箩筐里的成品越堆越高。 母亲周氏的眉头舒展了不少,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眼里有了光。 然而,就在这干劲十足的时候,院门外传来一个略显尖酸的声音。 “哎呦,柳大嫂,你们家这是捣鼓什么宝贝呢这么大动静” 钱保正的媳妇钱李氏又不请自来,倚在院门框上,一双眼睛毫不避讳地往院里扫,目光落在那些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小玩意上,嘴角撇了撇。 “哟,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呀!用那些下脚料编的这也能拿出去卖” 她话里的鄙夷毫不掩饰。门口走过路过的几家邻居也被吸引过来,探头探脑地张望。 她们交头接耳,指指点点。柳青不用猜也知道,柳家这番废料利用的大动静,又成了她们的新鲜谈资。 大哥柳松刚要开口,母亲周氏却抢先一步,不咸不淡地回道:“穷人家过日子,颗粒归仓,寸草不留,是本分。” 她抓起把料子放到钱李氏眼前:“这些料子没烂没坏,孩子们手巧,把它们变成好看的小玩意,换几个铜板贴补家用,有什么寒碜的总比有些人家,眼高手低,光会嚼舌根子强。” 周氏平日温和,但涉及维护孩子和家计,言辞却犀利起来。 钱李氏被噎了一下,脸上有些挂不住。 “也是啊,柳师傅去了京城,开销大,是该精细些。不过啊,这东西…呵呵,怕是送人都嫌占地方吧还卖…”说完,扭着腰走了,留下几句不怀好意的窃笑。 院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哥哥们脸上都有些愤愤和难堪。被外人如此直白地嘲笑寒酸,心里终究不是滋味。 柳青却抿紧了嘴唇,没有像往常一样躲起来。她走到那筐新编的小玩意前,拿起一个二哥编得格外精巧的、掺了蓝布条的小提篮。 “娘,大哥,咱们的东西好不好,不是她说了算。是买的人说了算。咱们卖得便宜,样子又新奇,总会有人喜欢的。” 柳桐说:“小妹说得对。咱们凭手艺吃饭,不偷不抢,有什么可丢人的明日我就拿去试试。” 母亲周氏赞许地看了柳青和柳桐一眼,点点头:“娘明白。咱们自己不能先瞧不起自己!把手里的活做好,比什么都强!” 小小的风波过去,大家干活的心情却被影响了。 每个人心里更加憋着一股劲。 柳桐再去摆摊的时候听从柳青的建议,换到了县城另一头的市集角落,那里靠近几个居民坊,多有妇人孩童路过。 他将那些精巧的小书签、小挂饰和新做的废料小玩意分开摆卖,价格定得极低,大多只需一两文钱。 起初,无人问津。人们对这些看起来不伦不类的小东西好奇,却也带着疑虑。 直到一个带着小孙女的老婆婆过来。那小孙女看中了一个用红布条和柳条编的小花篮,吵着要。老婆婆嫌那些精致的小挂饰贵,见这小花篮只要一文钱,编得也结实有趣,便掏钱买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很快,一些家境寻常的妇人被低廉的价格吸引,你挑一个杯垫,我选一个小筐,最后竟比之前卖精致小件时更快地卖了出去! 日落时分,柳桐带着空了许多的背篓和一把沉甸甸的铜钱回了家。 “卖掉了!那些废料编的,几乎全卖掉了!”他激动得有些结巴,“虽然便宜,但买的人多!本钱几乎没有,这些…这些几乎都是净赚的!” 他将那堆铜钱倒在桌上,虽然单枚价值低,但数量可观,堆在一起,比之前卖高档货色时换回的钱还要多些! 全家人都围了上来,看着那堆铜钱,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喜悦。 “真的有人买啊”四哥柳枫拿起一个没卖掉的、形似小鸭子的编织品,翻来覆去地看,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些“废料”。 “太好了!”三哥柳榆高兴地眼睛发光,“幸亏当初没有当柴火烧掉!” 母亲周氏拿起几枚铜钱,眼圈微微发红,却是笑着的。 柳青看着家人兴奋的脸庞,心里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安心感。 这条路,走通了!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虽然依旧会被嘲笑寒酸,但这切实增加的进项,给了这个家一丝喘息的空间,也给了他们更多坚持下去的底气。 【系统提示:创新方向‘废料利用’验证成功。获得奖励:效率优化:小幅提升编织速度。家族经济压力得到初步缓解。】 系统的提示音此刻如此悦耳。 废料编织品的热销,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柳家。连续几日,五哥柳桐从市集带回的铜钱虽然零散,却稳定而可观。 那堆原本只能当柴火的边角料,如今成了人人眼中的宝贝疙瘩。 哥哥们处理废料时更加用心,希望能多“变”出几个铜板。 柳青并未满足于此。 在【效率优化】的被动加持下,她编织的速度更快,几乎要赶上二哥,对【简易设计推演】的运用也愈发纯熟。 或许是因为潜移默化,且这些东西都比较小巧不费力,哥哥们没有人觉得异常。 她开始尝试更复杂的设计,将不同颜色的废料柳条和布条进行更有规律的组合,编出简单的几何图案,尝试模仿一些常见花卉的形态。 “小丫,这个好看!”二哥柳桂拿着她新编的一个带波浪纹和点点“花瓣”装饰的小杯垫,由衷赞叹,“这纹路是怎么想出来的” 柳青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就…瞎想的。” 五哥柳桐则看到了更大的商机:“这种带花纹的,可以比素面的多卖半文到一文钱!”他对市场的敏锐度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