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心尖尖上的姑娘
婞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和谢晋白曾做过夫妻。 如今虽换了个躯壳,也彼此早已经相认,打算再续前缘。 夜间私会这样的事,沈庭钰听的没多少触动,反倒在听见她说谢晋白失约,一夜未来时掀了眸。 崔令窈道:“他从来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所以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让他没有出现。 沈庭钰定定想了会儿,起身下了马车。 小半个时辰后才回来。 一上车,就道:“方圆十里,都不见谢晋白踪迹。” 也就是说,今天,谢晋白不但没有跟着他们,也没提前一步走到他们前头。 崔令窈呼吸一滞,面色带了几分连自己都没发现的紧张忧虑。 沈庭钰道:“或许京城临时发生什么事,他回去了。” 这是最大的可能。 毕竟,以谢晋白的身份,加上他重伤未愈的身体,的确不该如此任性,轻易离京。 储君之位还没定下,朝廷上夺嫡之争还没落下帷幕,大越政治中心波云诡谲防不胜防,一旦得知他不在京城,行踪败露,只怕他的三个皇兄,就是联合起来,也要把他先弄死再说。 只是崔令窈却并不相信是这个原因。 不是她自视甚高,而是她想象不到得是什么样的大事,才让谢晋白连同她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直接回京。 即便老皇帝驾崩,以谢晋白的行事作风,她也不该被蒙在鼓中。 所以,他到底遇上什么事了。 崔令窈眉头蹙的死紧。 沈庭钰给她斟茶,又温声宽慰了几句,“别担心,不如我派人回京打听一下情况” “我才不担心,”崔令窈急促否认,反应过来后,顿了顿,找补道:“他那样的人,天塌下来也扛得住,用不着我来担心。” 她说的斩钉截铁。 沈庭钰默不作声的看着她,良久,摇头轻笑。 “嘴硬,”他道:“你们毕竟多年感情,担心他也实属常理,何须迫不及待的否认。” 崔令窈:“……” 她抿唇,不再说话。 心里认为,她就算真的有在担心,那也是出于因为谢晋白是她的任务对象。 事关她回家,她没办法无动于衷。 这一日,谢晋白都了无踪迹。 当天晚上,崔令窈给陈敏柔写信时,在信中提了一句,问对方京中最近可有发生什么新奇的事。 如此,路上又走了几日。 他们路线清晰明朗,京城赵国公府的书信每日顺顺当当送到。 陈敏柔在信中,洋洋洒洒同她说了许多事,都同她相关。 比如,她的婆母,赵国公府的老夫人得知沈庭钰定下婚事,便开始为了女儿相看人家,这一回,竟瞧上了昌平侯府二房嫡次子。 也就是崔令窈的堂弟。 两人门当户对,短短时日,已经完成了相看,都约着一同出游了。 若是彼此中意,马上就该走流程了。 同时,崔家还发生了一桩事儿。 崔令窈的嫡亲长嫂,同夫君闹了别扭,回了娘家。 安宁郡主是宗室女,其父安王乃老皇帝未出五服的堂兄,论出身,在京城贵女里头,都排的上号。 昔年一眼瞧中了昌平侯府世子,两人顺利喜结良缘,也曾是京城百姓们交口称赞的般配。 谁知这样的金玉良缘,却依旧不圆满。 两人成婚多年,竟一次孕相都没有。 本就多年未有子嗣,安宁郡主也不肯给夫君安排妾室,崔明睿的后院被把持的干干净净,一点脂粉味儿都没有。 这次,不知何故起了别扭,崔明睿已经登门两次,都没把人接回来。 眼瞧着,竟像是过不下去了。 崔令窈看的眼皮直跳。 一下想起重生当日,中了媚骨散的她,央求兄长在外头守着自己的事儿。 她嫂子端庄聪敏,是掌家的一把好手,但眼里容不下沙子。 说不定真是因为这事儿,让兄嫂起了别扭。 只是,那日地处偏僻,又没有其他人。 沈庭钰的两位好友,都是端方守礼的君子,绝无可能在外乱说。 她兄长就更不会说出去。 那,……消息是怎么走漏的 崔令窈脑中冷不丁出现一张冷峻的脸。 如果是他,……还真有可能。 他疑心她的身份,只怕不知想了多少招数,让她主动暴露。 用她家人来试探,绝对说得过去。 真是…… 崔令窈有些恼,可人已经好些天没看见。 比起气恼,她更多的还是惴惴不安。 随着平洲渐近,盛夏的尾巴也揭过,立秋过后,下了场秋雨。 白日雨势很大,沈氏灵柩需要护好,车队迫不得已在路上避雨。 耽搁了两三个时辰,当天晚上没能按照计划赶到下一个城镇。 车队在一块平地停下。 沈庭钰下了马车,仰头看了下天色,对身边姑娘道:“今晚在这里歇下,得委屈你了。” “不委屈,”路程行了大半,第一次露宿野外,崔令窈只感到新奇,“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想的。” 沈庭钰看着她笑了下,“可能有野兽,你怕不怕” 说完,又怕真吓到她,赶紧解释道:“别怕,咱们走的是官道,每日途径人口密集,野兽不会过来。” 此刻还未完全天黑,是灰蒙蒙的。 随行的几个护卫开始手脚麻利的搭帐篷。 奴仆们则燃起篝火,准备晚膳。 沈庭钰看了眼她身上轻薄的衣裙,正要提醒她去换身厚实衣服。 知秋已经从后头装行囊的箱笼中,翻出了衣裳。 崔令窈在马车上换好,又简单洗漱了下,出来时,天空已经暗了下来。 篝火燃了两三处。 奴仆们,侍卫们,和主子们各一处。 崔令窈去了沈庭钰旁边。 晚膳是一碗简单的细面。 出门在外好些天,这顿饭吃的尤为寒酸。 连个放碗的桌子都没有。 崔令窈也没嫌弃,用帕子垫在碗底,就这么一手端着面碗,一手拿着筷子,夹面条吃。 面条都是手工擀出来的,根根劲道爽滑,全是粮食本身的味道。 吃惯了精致吃食,难得吃到这种原汁原味,竟意外的不错。 她吃的很认真。 都不曾听见不远处的官道上,车轮缓缓停下的声音。 谢晋白下了马车,在这么多的人群中,一眼就看见心尖尖上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