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东宫的“请柬”
崔山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弘福寺的禅房之内,再也没有,传出任何声音。 当,第二日,寺中的僧人,发现辩机和尚,“圆寂”于自己的禅房之中时。 官府给出的结论,是——“坐化”。 一个在佛门之中,最体面,也最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死法。 没有人,会去怀疑。 也没有人,敢去怀疑。 那个,曾经在长安士林中,名噪一时的“佛门才子”,就这么,悄无声息地,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 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而与此同时。 两封,由太子李承乾,亲笔所书的,措辞极其“恳切”的请柬,被分别送到了吴王府,和晋王府的门前。 请柬的内容,很简单。 ——“孤,于东宫别业,新得‘格物’之妙法。特备下薄酒,邀三弟、九弟,前来一叙,共赏奇珍,以敦兄弟之情。” 这两封,看似“普通”的家宴请柬。 在此刻这个,极其敏感的时刻送达。 却如同两道催命的符咒,让收到请柬的两位皇子,都感到了一阵,从骨子里透出的……寒意。 吴王府。 李恪,看着手中,那来自大哥的“请柬”,那张一向英武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了一丝,真正的……苍白。 他当然知道,辩机,“坐化”的消息。 他也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大哥,他什么都知道了。 他知道,自己是如何,在长孙无忌的蛊惑下,参与了那场,针对他的阴谋。 他知道,自己是如何,将他与高阳的“私交”,作为,攻击他的武器。 他知道所有的一切。 而现在,送来了这封请柬。 这,哪里是“请柬” 这分明是,一封来自胜利者的……审判书! “殿下,怎么办” 吴王府的首席谋士,紧张地问道,“太子殿下,此举,来者不善啊!依臣之见,您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脱掉此次宴请!切不可,以身犯险啊!” “推脱” 李恪,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你以为,我还推得掉吗”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大哥,是在给他最后一个机会。 一个可以当面向他“解释”清楚一切的机会。 他若是不去,那便等于是,畏罪潜逃,不打自招! 届时,等待他的,将会是太子大哥,那更加雷霆万钧的……报复! “……备车。” 良久,李恪才从他的口中,艰难地,吐出了这两个字。 “大哥的宴,即便是‘鸿门宴’。” “我李恪,也必须亲自去赴。” 晋王府。 李治,在收到请柬时,其反应却与李恪截然不同。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惊慌。 只有一种,仿佛早已预料到一切的平静。 “……武顺。” 李治,将请柬放到一旁,淡淡地唤道。 “奴婢在。” 武顺,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你说,”李治,看着这个,越来越让他,感到深不可测的侍女,缓缓问道,“……我这位太子大哥,他都查到了些什么” 武顺,微微躬身,声音一如既往的平淡。 “奴婢,不知。” “奴婢,只知道。昨夜称心提着一个带血的布袋,进了东宫别业。” “……而,今日一早,弘福寺,便传出辩机大师,‘坐化’的消息。” 李治,听完沉默了。 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大哥他已经将所有的线索,都查清楚了。 甚至可能比他自己想象的,还要清楚。 “……那,依你之见,”李治的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这场‘鸿门宴’,我该去吗” “殿下,您不是早已,有了答案吗” 武顺抬起头,那双美丽的眸子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吴王,是‘局中人’。他,不得不去。” “而您,殿下……” 武顺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您,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在背后看着他们兄弟相残的……‘局外人’啊。” “一个‘局外人’,又何须去赴那‘局中人’的宴呢” 李治,笑了。 他知道,武顺说的是对的。 他与吴王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 他从始至终,都没有亲自下过场! 所有的“脏活”,都是由长孙无忌,和那些被他利用的“棋子”,去做的! 太子,即便查到了所有真相,他也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可以指证自己! 所以,他完全可以,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你说的对。” 李治,点了点头。 “去,替本王,回了太子大哥。” “就说,我近日偶感风寒,卧病在床,实在是无福消受大哥的‘美意’了。” “另外,再将我库房里,那最名贵的,一株‘千年人参’,给大哥送去。” “……就说,是,我,这个做弟弟的,一片,‘诚意’。” 好一个,李治! 好一招,金蝉脱壳,置身事外! 他不仅完美地,避开了这场充满了杀机的“鸿门宴”。 更是反过来,用一株“人参”去向太子暗示—— “大哥,我知道,你查到了什么。我也知道,你想做什么。但是你没有证据。所以,此事到此为止。我们,兄弟之间,还是要‘和和气气’啊。” …… 当夜,东宫别业。 一场极其诡异的“兄弟”家宴,开始了。 宴席之上,只有两个人。 太子,李承乾。 和吴王李恪。 李承乾,没有再提任何关于“画卷”关于“辩机”的话题。 他如同一个真正的兄长一般,与李恪,推杯换盏,谈论着,风花雪月和格物院里,那些新奇的玩意儿。 气氛温和,而又亲切。 仿佛之前所有的阴谋与算计,都从未发生过一般。 然而,李恪却如坐针毡。 他知道,大哥越是如此,便越是证明,其心中那早已无法化解的杀意。 终于,在酒过三巡之后,李恪再也承受不住,这令人窒息的压力! 他,“噗通”一声离席跪倒在地! “大哥!臣弟……臣弟,有罪!求大哥责罚!” 李承乾,看着他那充满了“愧疚”与“恐惧”的脸。 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三弟。” “你,何罪之有啊” “臣弟……”李恪的声音,都在颤抖,“……臣弟,不该轻信长孙无忌之谗言!不该,利令智昏,参与到构陷大哥与高阳的阴谋之中!臣弟,罪该万死!” “哦是吗” 李承乾的脸上,露出了一个让李恪,看不懂的笑容。 “可是,孤怎么听说。此事从头到尾,都只是一场,由弘福寺妖僧辩机,所引发的……误会呢” “而你,吴王恪,则是那个拨乱反正,最终,查明真相的……功臣啊。” “孤不仅不该怪你。反而还应该谢谢你呢。” 什么! 李恪,听着太子这番,完全,颠倒黑白的话,彻底,呆住了! 他,不明白,大哥,到底,想做什么。 而李承乾,则缓缓地,站起身。 他,走到李恪的面前,将他扶了起来。 然后,凑到他的耳边,用一种只有他们兄弟二人,才能听到的声音,缓缓说道: “三弟,你,记住了。” “从今天起,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没有做过。” “你依旧是那个,公正无私,一心为公的……贤王。” “而那个真正在背后,策划了这一切,试图离间我们兄弟感情,动摇我大唐国本的……元凶。” 李承乾的眼中,爆发出,滔天的,彻骨的杀意! “——是,国舅,长孙无忌!” “——和那个一直躲在背后,自以为是的……晋王,李治!” “孤,现在给你最后一个机会。” “一个可以让你彻底洗刷掉,你身上,所有‘污点’的机会。” “可以让你重新赢得父皇,和孤的信任的机会。” “明日,朝堂之上。” “孤,需要你,吴王恪,亲自站出来。”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去指证他们二人,那构陷储君,意图谋逆的……” “滔天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