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哥的好事
听风执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来是这样,那倒是个有福气的。”中年妇人笑着说道。 “可不,多少人都羡慕的不行。”柳掌柜有些感叹。 “对了,这么多年没有见你回来了,这次倒是回来了。”掌柜的也有些好奇。 “嗳,回来看一下婆母,现在快不行了,都在准备后事了,等处理完这边的事,再回京城。”妇人有些伤感道。 “人生无常,节哀。”柳掌柜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简单宽慰两句。 “哎,迟早会有这么一遭,她身子不好,这么多年来一直喝药,可是药三分毒,现在她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了。”妇人轻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 然后又不经意的转移话题,道:“不说这个了,你不是说那位是萧家收养的孤女吗给我具体说说呗。” 柳掌柜看她一脸好奇,就继续说了:“那位是十年前收养的,听说父母都去世了,萧家看她一个孤女,实在可怜,就收养了。” 妇人点点头,说道:“那萧家倒是挺有情义的。” “那可不,萧家虽是江州首富,可对老百姓那是极好的,他们开的药铺,即便是没有钱的穷人,他们照样会开药。 时不时的会到处去布膳施粥,修桥修路等等,提起他们,老百姓们都是赞不绝口,我也是佩服的很。” 柳掌柜那表情是一脸的佩服骄傲。 妇人听完,眸色闪动,刚才她可是看见了,那萧家领养的孤女身上的玉佩可和十年前大小姐的那个一模一样。 如果大小姐没有弄丢,那现在也是十岁的年纪了。 不行,她得给夫人去信说明一下,若真是大小姐,那就太好了。 翌日,萧鹤和萧时序回归,萧府又热闹了几分。 萧辞盈和念姝坐在萧母的芙蓉苑内吃着点心,说着话。 “娘,听说我们要有大嫂了”念姝眨着眼睛,好奇的问道。 “是,听说这次你大哥出去办事的时候碰到的。”萧母浅笑着开口。 “那太好了,有了大嫂,到时候我们府里又更热闹了。”念姝笑嘻嘻的道。 “娘,那未来大嫂是何许人也”萧辞盈也忍不住问道。 竟让大哥一眼相中了,要知道,爹娘可给大哥做了许多介绍,结果没有一人入大哥的眼。 大哥现在也二十了,放别人家,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现在要成婚了,也挺好的,到时候可以给她生小侄子玩。 想想,萧辞盈就挺开心的。 “听说也是我们江州的,具体的你们自己去问你大哥去。”萧母好笑的看着两个女儿那八卦的神情。 “不要。”两人齐齐摇头,异口同声的道。 “大哥是个闷葫芦,肯定不会说的。”萧辞盈撇嘴。 “对,大哥肯定会说,到时候就知晓了。”念姝也认同的点点头。 正说着话,萧时序和萧让尘从外面进来了。 人还没有进来,就听见了萧让尘的声音,“娘,你们咋笑那么开心,在门口就听见了,可是有什么好事” “大哥的好事。”萧辞盈努努嘴,看向大哥,笑得一脸揶揄。 “啥好事,我怎么不知道”萧让尘追问道。 “问大哥去。”萧辞盈不理他。 萧让尘看向萧时序:“大哥...”话没有说完。 就被萧母打断了,“好了好了,事还没有一撇呢,可不准往外说,可别坏了人姑娘的名声。” “咳咳,娘,我今日来,就是想和娘说一下这个事情的。”萧时序严肃着一张脸。 继续说道:“我心悦李家姑娘,我想向她提亲。” 萧时序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旦决定了的事,他就会立马执行。 “你确定了吗”萧母还是提醒了一下。 “非常确定。”萧时序肯定的点点头。 “那行,到时候我先找媒人上门去女方家问问,若是你们彼此合意,就早些订下婚事。”萧母也爽快的应道。 大儿子好不容易要成家了,她也可以放些心了。 萧让尘瞪眼,等娘和大哥他们说完,立马跳起来,一连串的发问:“啥时候的事啊,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还有,大嫂是谁呀,我认识不...” “小尘。”萧时序打断他的话,有些无奈,到底还是解释了一下,“是李家私塾,李夫子的女儿。” “李老头家的!”萧让尘更激动了,李夫子是一个秀才,小时候他们三个都上过李夫子的课程。 那时候他天天逃学,李夫子就告诉他爹娘,然后他就会挨打。 再后来,他们一家搬去了乡下,在乡下建了个学堂,在村里教书。 后面就再没有回来过了,没想到兜兜转转,他女儿现在要成为他大嫂了。 萧让尘苦着脸,那以后不得经常见面什么的,他小时候还经常作弄李夫子。 也不知道李夫子还记不记得了。 萧母等人可没有管突然安静下来的萧让尘,他们已经在商量着找哪个媒婆了。 最后决定,请了江州有名的周媒婆。 事情定下后,萧时序也松了口气,第二日媒婆就上门了。 李家,李家离萧府,有些距离,坐马车都得两天。 待媒婆走后,李秀才看着自己的女儿,眼神复杂,说道:“你可想清楚了,那萧家可和我们不是一样。” “爹,女儿想的很清楚,且女儿也中意萧家大公子。”李芙清坚定的说道。 “哎,你呀,罢了罢了,女大不中留了。”李秀才无奈,可也清楚自家女儿那倔脾气。 那萧家大公子,他也算了解些,人品是没有什么问题,可做父母的总是会担心儿女。 萧家那样的富贵家庭,他就怕女儿会遭人嫌弃。 到时候受了委屈,他也帮不上忙,但愿那萧家的人都好相处吧。 他就这一个女儿,老伴又去的早,这么些年。他也没有再找过,就这么一个人把女儿拉扯着长大。 若是受委屈了,就让女儿回来吧,他还是养得起的,这么些年,也存了些家底。 暗自盘算好后,开始去准备女儿成婚的事宜了。 媒婆上门后,两家没有什么意见,婚事自然也定了下来,就在两个月后,十月初一是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