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琼林宴
玉米扒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家宴就设在后花园的水榭中。都是一家人,彼此之间也都相熟。一切都格外随意。 不过今天毕竟是孩子们的好日子,几位家长难免要喝上一杯。 没有山珍海味,却是按着家乡的风味置办:松鼠鳜鱼、腌笃鲜、清炒虾仁……皆是张时安少时喜爱的菜式。 刘玉兰亲自下厨,监看着火候,仿佛要将儿子这些年读书亏欠的滋补,在这一顿饭里尽数弥补。 烛光下,众人围坐,杯盏交错。 张三木几杯御赐的琼林酒下肚,话也多了起来,说起张时安幼时在河边用树枝沙地练字,夏日里蚊虫叮咬满腿包也不肯回屋的旧事。 陈父、徐父也纷纷说起自家小子与张时安一同求学时的趣事糗事,水榭中笑声不断。 张时安看着父母脸上真切而骄傲的笑容,看着两位好友及其家人眼中毫无保留的支持与信任,心中暖流涌动。 这片刻的温馨,将他从日间那波谲云诡的朝堂、万众瞩目的风光中拉回地面,给了他前所未有的踏实力量。 他深知,从今往后,他不再仅仅是为自己而奋斗,他的肩上,承载着三个家族的期望,以及那位九龙宝座上之人,深不可测的期许。 三日后,皇家苑囿,琼林宴开。 新科进士们身着崭新的公服,按名次序列而坐。 宴设曲江之畔,亭台楼阁点缀其间,丝竹管弦之声袅袅,宫娥彩女穿梭如蝶。 然而,在这片歌舞升平之下,是无数道或明或暗、审视打量的目光。 张时安作为状元,位置仅在主位的皇帝和诸位重臣之下。 他敏锐地感受到,不少目光正聚焦在自己身上——有好奇,有赞赏,亦有毫不掩饰的忌惮与冷冽。 宴至中巡,按照惯例,状元需当众进呈一篇策论,以示才学。 张时安从容出列,手捧一卷奏疏,朗声道:“臣,新科状元张时安,谨呈《海事疏》一篇,恭请陛下御览。” 内侍接过,呈于御前。 皇帝展开,略一扫视,眼中便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随即递给身旁的司礼太监:“念。” 太监尖细的声音响彻御苑:“……故步自封,则海疆永无宁日;因势利导,则波涛可成通途。 臣愚见,当效永乐遗风,于闽、浙、粤三地,择良港设市舶司,规范海贸,抽取税赋,以充国用……更可筹建‘海事衙’。 专司督造战船,训练水师,行‘以海养战,以战护商’之策……如此,则倭寇可靖,国用可足,皇威可扬于万里波涛之上!” 疏文观点鲜明,气势磅礴,不仅重申了“开海”之利,更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和军事构想。不少倾向实务的官员听得频频颔首。 张时安故意选在这个时候上这个奏折,因为一旦他进了翰林院,想要再重提这事就难了。 然而,文章刚落,都御史杨涟便霍然起身,面沉如水:“陛下!老臣以为,此文狂悖!” 霎时间,满场寂静,丝竹之声亦戛然而止。 杨涟须发皆张,指着张时安:“张状元!你口口声声‘开海’‘通商’,可知前明倭患之烈,皆因海禁松弛而起 招募水师,建造海船,耗费几何如今国库空虚,北方边患未靖,岂容你再兴此劳民伤财之事 尔一介书生,不过读了几本杂书,便敢妄议国策,动摇国本,其心可诛!” 他这一发难,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立刻激起涟漪。数名守旧派官员纷纷出言附和。 “杨大人所言极是!海禁乃祖制,岂容轻变” “市舶司一开,奸商与倭寇勾结更易,岂非引狼入室” “张状元年轻气盛,想法虽好,却不切实际啊!” 矛头瞬间集中到张时安身上。陈明哲和徐子睿在席下面露焦急,却人微言轻,无法置喙。 其他的新科进士也从这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感到了不安,紧紧攥住了衣袖。 不明白一个新科状元郎怎么就敢跟老资历的官员硬刚,难道以后是不在朝堂上混了吗 还是这状元郎格外头铁。 张时安面对诘难,神色不变,正欲开口反驳,一个清朗沉稳的声音却先他一步响起: “杨公此言,未免过于苛责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三皇子手持玉杯,缓步从席间走出。 他今日穿着一袭月白蟒袍,更显得长身玉立,风姿不凡。 他先向御座方向微一躬身,随即转向杨涟,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张状元的《海事疏》,孤细细听过。其所言‘以海养战,以战护商’,绝非空谈。 东南海商私贸盛行,朝廷禁而不绝,每年流失税银何止百万 若设市舶司规范管理,则此百万之利可归国库,何来‘劳民伤财’之说此乃开源,而非耗损。” 他目光扫过方才附和的官员,继续道:“至于倭患,堵不如疏。唯有朝廷掌握强大的水师,拥有规制海贸之权,方能斩断奸商与倭寇的利益勾连,从根本上靖清海疆。 张状元此策,正是老成谋国之见,何来‘妄议国策,动摇国本’” 三皇子这番话,有理有据,立场鲜明,直接将张时安划入了自己的阵营。 他称张时安为“张状元”,言语间回护之意昭然若揭。 场中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所有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已不仅仅是对一篇策论的争论,更是新旧理念、乃至未来朝堂格局的一次预演和交锋。 这位圣眷正隆的新科状元,毫无疑问,已是三皇子麾下最耀眼的新锐。 皇帝高踞御座之上,将一切尽收眼底,他抚须不语,目光在张时安和三皇子身上停留片刻,深邃难测。 最终,皇帝缓缓开口,一锤定音:“海事之议,关乎国计,容后再议。 不过,张爱卿能不为旧说所囿,直抒己见,其心可嘉。 即日起,授翰林院修撰,望尔勤勉任事,不负朕望。” “臣,谢陛下隆恩!”张时安深深叩拜。 琼林宴在一种看似恢复和谐,实则暗流涌动的气氛中继续。 然而,经此一役,所有人都明白,一颗属于三皇子派系的政治新星,已在这煌煌天威之下,正式升起。 他的脚下,是至高的荣宠,也是无尽的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