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精舍佛城、祭祀信仰!
瞎子爱甩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群臣振奋,征服天竺之心炽热无比。 经历了这么多的灭国之战,他们已经无比清楚,大唐,或者说是李元吉手中的力量真的能够支撑起这样的战争。 哪怕是多线开战,似乎也毫无压力。 兵马,兵马不缺。 粮草,粮草不缺。 甚至就连进兵速度都前所未见,日行数百里都不止,那是真正的兵贵神速。 如此三者齐备,三管齐下,谁人能敌! 观念一变,态度顿时也就跟着变了,曾经的稳妥派、保守派顿时就变成了激进派。 没有人是傻子。 大唐打下的疆域越多,越广,那么他们这些现在在位的人获得的好处也就越多。 “哈哈哈!”李元吉感受到下方群臣炽热的眼神,以及迫切的渴望,当即就大笑了起来: “吐蕃虽然已经不成气候,但疆域广阔,仍旧需要大军彻底的占领,如此方才能够彻底震慑吐蕃民心。” “至于官员,吐蕃环境特殊,一般人去了之后,难以适应当地水土,必定客死他乡,因此就暂时不派遣官员前往,朕已经让鸾鸟卫大将军郑远暂时管理。” “后续一应官吏,三省不用过问,朕自然会派遣合适的人前往。” 此话一出,群臣虽然感觉到了惊讶,但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他们都已经习惯了李元吉这样乾坤独断。 至少,到目前为止,李元吉从未错过。 “陛下,吐蕃之地如何治理吐蕃之民,又该如何处置”侍中萧瑀沉吟一番,旋即请示道。 李元吉闻言,顿时对着大殿里面的乐师和舞姬们挥了挥手,后者当即潮水一样退出了大殿。 砰的一声,太极殿的大门也被紧紧的关了起来,整个太极殿内除了系统士卒和村民之外,就只剩下了朝廷官员。 “吐蕃之地贫寒,能够耕种的土地不多,适合放牧的土地却不少。” “但现如今,大唐已经拥有了广袤的北方草原,更是拥有了澳洲之地,吐蕃的那些牧场就变得可有可无。” “况且高原之上,气候多变,耕种不易,饮水灌溉都是一个大问题,建造起来也是一个大工程。” 李元吉语气缓慢的说着,当然这些问题,对于系统村民而言都不是问题。 但他并不打算将系统村民投入进去。 这世上又不是没有其他的领土,何必将人力物力都投入到高原之上。 高原之地。 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安排。 群臣尽皆神色认真的听着李元吉的话语,闻言全都认同的点了点头。 他们虽然没有去过吐蕃,但却不是不了解吐蕃,甚至这里面有些人可能比李元吉都了解吐蕃。 “吐蕃之地广阔,且地广人稀,民不如我大唐百姓知礼守矩,确实不宜设置郡县。” “说的没错。” “吐蕃之民虔信佛法,对于吐蕃贵戚有种本能的畏惧和服从,若想真正的安定吐蕃民心,所有的吐蕃贵戚一个都不能留。” “吐蕃贵戚视民如牲畜,只要让吐蕃之民过上我大唐百姓一般无二的日子,吐蕃民心必定归附。” “只要灭了诸多吐蕃佛寺,吐蕃百姓民心,一样可臣服大唐。” “如此不妥,恐怕会引起吐蕃百姓反叛。” “大军在手,还会怕一帮乱民” “他们不同于士卒,此刻吐蕃已经在手,若是再行杀戮,恐会遭遇天妒。” 此言一出,群臣顿时束口,对于未知的事物,人总是会下意识的保持敬畏。 但是,上首的李元吉却是无所顾忌,若是敢乱,那就杀。 只是,他心中十分清楚,吐蕃贵戚不是将吐蕃人当牲畜那么简单,是纯粹就不将底层吐蕃人当人。 只要能够让吐蕃人过上和大唐百姓一样稳定、安定的生活,这些人会跟大唐百姓一样,对于大唐无比的拥戴。 到时候别说什么吐蕃上师,哪怕是菩萨下凡,也拗不过吐蕃人心。 李元吉脑海里面思绪翻飞,但是口中的话语却并没有停下,反而接着方才一名臣子提出的话语,接着说道: “朕记得之前有官员上奏要朕灭佛” 此言一出,大殿里面顿时诡异的安静了下来,气氛都有些紧张了起来。 大唐的佛门不仅仅关乎佛法,更是牵连到了诸多的世家,牵涉到了很多人,许多地方的利益。 说一句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为过。 “佛门之地,普度众生的有,但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也不少。” “自隋末乱世开始,佛门便吸纳人口,扩张私产,逃避赋税。” “朕之前就说过要彻查这些地方,现在腾出手来,正好也是个机会。” 听到这话,群臣一颗心齐刷刷的提了起来,他们可太了解李元吉办事的手段了。 一个字。 杀! 只要让李元吉不喜,那必定会迎来一场血雨腥风。 可让他们惊讶的是,李元吉这一次却并没有立刻开始喊打喊杀,反而说道: “天下佛寺过千,道观亦是过千。寺庙吸纳的壮年劳力不知道凡几。” “明日,三省明发上逾,要求天下佛寺清查人口,清点在籍僧侣道士。” “之前的那些作奸犯科的世家子弟,以为凭借一张度牒就可以免去一身罪孽,那是休想。” “吐蕃已经打下来了,吐蕃之民虔信佛法,大唐百姓亦有不少。” “吐蕃之地,朕不打算花费精力、人力、物力,但修建一座世上无双的佛寺却是不难。” 听到这话,太极殿里面所有朝廷官员都愣了。 “陛下的意思是”王扬问道。 “朕打算在逻些城旧址上,修建一座规模空前的城池,名为精舍城,这座城池不容纳别的,就只容纳佛法,只容纳佛门信众子弟。”李元吉沉声说道: “朕已经下令修建一条从蜀地直通逻些城的道路,十日之内必定修建完毕,届时将有一条天路直通精舍城。” “天下所有在籍僧侣,一律前往那座城池,全部都在那里潜心钻研佛法,侍候诸天神佛。那些想要出家为僧之人,也一并前去那里。” “自此令开始,百姓在家供奉神佛,一律不追究,但若是有人想要在大唐十道之地修建佛寺道观,一律按谋反论处,此罪不赦。” 他不灭佛,灭道,是因为他知晓,这种事情是灭不了的。 越是手段激烈的处置,后续反弹的越是凶猛。 堵不如疏。 之前他不做,一是觉得时机不到,二大唐内部还未梳理完毕。 现如今,所有的一切条件都已经具备,那自然就要处理那些藏污纳垢之地,慢慢的改造信仰文化,继而潜移默化的恢复先秦之前的祭祀、信仰。 华夏之地,华夏之民,只供天地,只敬先祖,不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