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封赏国公、钱币筹备!
瞎子爱甩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政治就是妥协,手段就是拉扯和试探,不停的探究对方的底线。 李元吉的脑海里面闪过这么一段话,眼底不由的浮现出丝丝的异色。 朝臣臣服于他,忠诚于他,不代表就能够完全跟他的利益一致,不代表就不会一直无底线的妥协。 他们终究是有自己想法和利益的,活生生的,人。 不过。 李元吉仅仅只是一瞬间,就想清楚了,这帮人绝对是没有胆子来试探他。 应当只是单纯的想要纠错。 毕竟。 生死乃是大事。 他当初只是一句话,看起来简单,但是未尝不会好心办坏事。 想到这些,李元吉深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心里面的诸多想法,沉声问道:“你的具体依据” 李靖当即说道:“此事当地县衙亦有详细奏报,臣会同三法司之人亦是实地走访、探查,更是亲自前往事发地仔细勘查过一遍。” “综合所有的一切证据,都表明当初事发完全乃是意外,完全乃二人嬉戏推搡所至。王二牛不知事主已经意外身故,只是仍旧以为事主与他嬉戏,故未能及时察觉,后待其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为时已晚。” “其罪当罚,但其情可悯。故臣斗胆请陛下法外开恩,免除王二牛死罪,应当判其流三千里。” 此言一出。 朝堂上再次安静了下来,群臣尽皆低眉俯首,但是一双双眼眸却无不将注意力放在了李元吉身上。 安静。 沉默。 李元吉静静的思索着李靖的话语,他心里明白,李靖等人没有说谎。 他如今感知惊人,是不是说谎,瞬间就能察觉到。 不过。 他担心是前脚刚说完杀人者死,后脚就特赦了一个。 虽然情况确实不一样,但是百姓们未必会愿意相信,相反若是有流言蜚语传播,朝廷的威信就会受到损害。 但是。 朝廷的威信真就这么容易受到损害 那他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岂不是白做了 更何况。 若是真的有人想要利用这件事做文章,那就正好如了他的意。 皇后怀有身孕,他实在不想为了孩子多造杀孽,不过若是有人故意往刀口上撞,那也就怪不得他大开杀戒了。 想到这里,李元吉再次深吸了一口气,将脑海里面所有的想法都压了下去,开口说道: “就照三法司会审结果办理。” 说到这里,李元吉顿了顿,目光看向了李靖,对着众臣说道: “刑部尚书李靖,勤于政事,敢于直谏,灵州抵御突厥多年,功高劳苦,加封代国公,赐食邑八百户。” 李靖之前镇守灵州,扼守住了突厥人从灵州方向南下大唐的企图。 若非是李靖坐镇灵州,大唐可没有这么久的安生日子。 之前他忙着发展,这些事情都给忘了,加上之前裁撤府兵的事情,根本就记不起来。 今日看见了李靖才想了起来。 虽然李靖卸任灵州道行军总管之后,转任了刑部尚书,不过李元吉感觉这不足以慰劳李靖多年军马劳顿之苦。 因此,他直接就给了李靖额外的封赏。 此话一落。 满朝皆惊。 群臣尽皆抬头,张大了嘴巴地望着李元吉,眼神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情绪。 震惊、不敢置信、震撼等等。 便是李靖自己也没有想到,李元吉竟然会突然就加封他为国公,还赏赐了食邑八百户。 这! 除了大唐的那几个亲王之外,可没有几个人能够获得如此厚爱了。 更何况,他本身跟李元吉可不熟悉。 可是。 “陛下……”饶是他经历颇为丰富,半生的蹉跎更是磨平了棱角,可也被李元吉这突如其来的一手给震惊、震撼到了。 当初李渊在位,他以二十万兵马大破萧铣六十万大军,灭国之功都未从李渊手中获得这么丰厚的赏赐。 李元吉不等他说完,直接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语,说道:“行了。谢恩的话语不用说了。这个国公,你当的起,也该你当。” 李靖心头一热,眼睛有些发红,到老之时,功名与他几乎与尘土无益,但唯独李元吉的这份器重,让他心头滚烫。 以今时今日,李元吉手中的实力和势力,根本就不用做千金买马骨的事情。 换而言之。 这一切都是如同李元吉所言那般,完全就是看在他过往的劳苦功高的份上,奖励给他。 这是对他的认可,对他过往功绩的认可。 这如何不让李靖从心里面感动。 “臣,谢陛下厚恩!”李靖重重的对着李元吉一拜,再次起身,整个人脸上却也多了往日没有的笑容。 周围的人碍于朝堂,碍于上首的李元吉,虽然不能立刻道贺,但却齐齐用羡慕的眼神看向了他。 国公。 代国公。 食邑八百户。 这些东西,无不让其余人羡慕的心头发烫,恨不得自己也能够获得这般厚赏。 不过。 他们对于李靖却没有多少嫉妒之情,毕竟李靖平时为人低调之外,功劳也是实打实的大。 当然。 这更让群臣心头发热的是,李元吉是真的说到做到,只要有功于朝,那就必定厚赏。 一瞬间。 所有人再次感觉自己的心头就像是注入了一记强心针,一扫之前世家破碎,底蕴一空的惶恐,重新都变得振奋了起来。 没有了身后世家的支持也没有什么,只要忠于王事,勤于国事,有朝一日一样能够飞黄腾达,青史留名。 心态一变,整个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就变得火热,变得更加活跃了起来。 李元吉清楚的感受到了一切,嘴角不由的上翘。 左手胡萝卜,右手大棒。 恩威并施才是王道。 他今日也不完全是临时起意封赏李靖,也是感受到了最近折腾世家,折腾的朝堂众人心思有些涣散。 所以才打算给这帮人提一个醒,让他们清楚,谁才是这大唐真正的主人。 如今看起来,效果还算不错,能够混到太极殿的人,都不是蠢笨之人。 想到这些,李元吉的心情也莫名的高兴了一些,都是聪明人,找准了各自的位置,那么往后许许多多的事情也就更加的容易了。 随即,李元吉的目光就看向了下方,提起了另外一件交代已久,事关国家命脉的事情。 “民部尚书,朕之前交代的钱币改革一事,准备的如何了” 钱币改革一事情,之前就已经交托给王扬,让他传令下去,民户上下酌情制备。 截止到今日,时间已经过去近半个月的时间,民部就算是再慢,也该拿出一个章程了。 若是其仍旧拿不出具体的章程,那就别怪他发火了。 毕竟。 钱币乃是一个国家经济流通的命脉,也是一个正常的国家,活力的另类体现。 这件事事关重大,他绝对不允许有人懈怠拖延。 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目光就齐刷刷的看向了民部尚书唐俭。 唐俭却是不慌不忙的走出人群,慢条斯理的对着上首的李元吉一礼,沉声说道:“启奏陛下,铸币一事,民部已经完成 了最初的准备,陛下需要的钱币样本,经过民部上下商议、筹备、合计,已经铸造出了样本,正待请陛下御览。” 说话间,唐俭就从自己宽大的袖子口里取出了一个锦绣小袋,双手呈递上,交给了边上的侍从。 李元吉的眼眸一眯,目光从唐俭的脸上扫过,对方一脸的坦然、恭敬,没有其他的情绪。 他丝毫不惊讶民部尚书,连同之前的刑部尚书换人的事情。 朝廷自然有朝廷的规章和制度,人事的升迁都有一定的规矩,这些事情自然不用对他这个皇帝来禀报。 毕竟,朝廷是对整个天下负责,不是为了一个皇帝负责。 不过。 李元吉眯眼的缘由则是,唐俭这个人他之前就有所耳闻,此人十分贪财。 贪财也不是多大的问题,不少人都贪财,但是处于民部尚书,又是一个贪财的人,就很可能出现问题了。 思索间,侍从已经将那一个锦绣小袋子呈递到了李元吉的面前。 李元吉压下了心头的思绪,伸手接过那个小袋子,随意的掂了掂,感觉颇为的沉淀,耳边更是听到了一阵清脆的碰撞声。 “民部这一次的动作倒是挺快。”他不冷不淡的说了一句,打开了袋子将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 顿时间。 一枚枚金银钱币就翻倒了出来。 金的耀眼,银的耀目,铜的迷人。 顿时间,李元吉的注意力就彻底的被吸引了过去,眼底浮现出了惊讶之色。 “这是” “陛下,这就是民部按照陛下的意思铸造的新钱币。”唐俭略有得意的话语从下方传来: “陛下的圣旨一到,民部上下极为的重视,查阅了前朝铸币之文案等,又实地走访了当年参与铸币的工匠,更是从市面上收购了一批仿铸钱币,综合现有的条件,矫健脑汁的钻研了三日三夜,拿出了上百个方案,最终终于确定了目前陛下手中的钱币。” 唐俭的话语一出,朝臣尽皆都侧目以对,所有人都对着其投去了惊诧的目光。 一席话。 既说明了民部上下的辛苦,也不忘了叙说铸币的复杂,甚至都没有忘记表述民部的苦劳,总结起来更是说了铸币的不容易。 若是换了之前,李元吉根本就不会明白这些老油条话语里面的意思。 不过现在的李元吉在他开口的那一瞬间,就已经从他那高亢、高昂的情绪中察觉到了一切,嘴角不由的上翘了起来,笑着说了一句:“辛苦了。” 他懒得理会唐俭的小心思,也懒得计较,这件事他只是开了口,民部上下却是是花了心思,甚至跑断了腿。 唐俭能够为民部上下争取利益,可见也是一个合格的民部尚书,仅仅只是从这一点来看,他就是一个合格的民部尚书。 若是连手底下人的利益都满足不了,如何能够驱动人心去做事。 李元吉做了皇帝这么久,隔岸观火一般洞悉整个朝廷的运转,越来越得心应手,对于各种问题也都能够从容的处置。 实力摆在这里,他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暴躁的,凶戾的,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来处理问题的皇帝了。 一个不容易被人看穿想法,看穿手段的皇帝才是合格的皇帝。 两个月的时间,朝廷、大唐在适应他这个皇帝,他一样也在适应这个朝廷,适应这个天下。 思索间,李元吉的目光已经看向了手掌中的钱币。 金币一枚,银币两枚,铜币三枚。 每一枚都铸造的精美异常,连边缘上的毛刺都已经打磨、抛光,光芒之下边缘处更是有着一丝丝的亮光如同流水一般滑过。 李元吉另一只手捏起那一枚金币,仔细的看了起来,望着金币中间的人头像,眉头不禁一挑。 有意思! “陛下,按照您的意思,民部将钱币分为了三类,金币、银币、铜币。” “金币一律使用纯粹的黄金铸造,一枚金币净重两钱,等于三十二枚银币,等于五百一十二枚铜钱。” 李元吉听到这个换算单位,眉头不禁挑了挑,但是旋即就明白了过来。 这个时候一斤等于十六两,民部采用的换算比率是综合了民间的换算比率考虑,尽最大可能的考虑了民间的贸易需求。 毕竟。 一斤等于十六两,不仅仅只是钱币的换算比率,更是诸多实物贸易,乃至于其他行业的比例。 这并不等于后世的十进制。 后世的十进制若是放在现在铺展开来,注定会造成天下贸易,以及百姓生活的混乱。 两不禁只是钱的单位,也是重量单位。 仅仅只是这一点,就足以看出了民部的用心。 李元吉抛了抛手里的钱币,笑着夸赞了一句:“用心了。” “一切都是陛下指导有方,民部上下只是尽了微末之力。”唐俭话语说的十分的客气,也是十分的漂亮。 大殿之上不少官员脸上露出了不屑和无奈之色,但是李元吉心里面却十分的受用。 人终究都是喜欢听好听的话,赞扬的话,没有人真的喜欢听不中听的话。 那是违逆人性的事情。 李元吉此刻还是完整的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他这一类的话语听的足够多了,多少有了一点免疫力,闻言也只是笑了笑,感觉唐俭这个人颇为的有意思。 随即,他就拿起了那枚金币,放在牙齿上咬了一下,顿时就感觉到了一股明显的顿挫和下限的感觉。 下一秒。 他将金币拿到眼前查看,清楚的看见了上面下限的牙印,当即就满意地笑了出来: “好!” 金币事关重大,关乎着银币和铜币的稳定,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这个测试方法,也是多数人最直接的测试方法,能够一眼看出黄金的下限,更是能够看见牙印内侧的黄金颜色。 仅仅只是这一点就已经能够满足百姓们对于金币信任。 这就方便了接下来的推广。 想到这些,李元吉深吸了一口气,组织了一下话语,接着吩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