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远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扬州八怪"之首的奇葩日常 : 乾隆年间的扬州城,有个顶着鸡窝头、趿拉破布鞋的怪咖叫郑板桥。 这位老哥白天在县衙拍惊堂木审案子,晚上蹲桥洞底下画竹子,最离谱的是他给自家毛驴办了个"带薪休假"——每月初一十五不干活,美其名曰"驴权运动先驱"。 某日师爷捧着账本哭诉:"大人,咱们衙门穷得老鼠都搬家了!" 郑板桥翘着二郎腿啃烧饼:"急啥明天把库房里的破竹席卖了,就说是本官亲笔题字的限量款!" 结果扬州富商们抢破头,愣是把三文钱的破席子炒到五十两银子。 螃蟹宴上的生死局: 这年秋分,山东来了个暴发户知府王仁贵。 此人头顶锃光瓦亮,肚皮能当战鼓敲,刚上任就大摆"全蟹宴"。 郑板桥穿着补丁官服到场时,差点被门卫当成要饭的赶出去。 "听闻郑大人擅画竹,不如给本官画个蟹"王知府眯着绿豆眼使坏。 郑板桥抓起酒壶"吨吨吨"灌下半斤,挥毫泼墨间,四只螃蟹张牙舞爪跃然纸上: - 第一只钳子夹着"贪"字 - 第二只背着"腐"字壳 - 第三只吐着"假"字泡泡 - 第四只干脆肚皮朝天写"该杀" 王知府脸绿得像腌黄瓜,突然拍桌:"听说你会吟诗就以蟹为题!" 郑板桥张口就来: > "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 > 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 全场鸦雀无声,某位喝高的盐商突然鼓掌:"好诗!把螃蟹的鲜甜写得真带劲!" 王知府气得头顶冒烟,当晚就派人往郑板桥院里扔了三百只活螃蟹。 纪大烟袋的神助攻 : 这事传到京城,正在修《四库全书》的纪晓岚乐得烟袋都掉了:"这么好玩的事儿不带我"连夜写了幅"真老乌龟"的大红幛子,盖着"皇上御赐"的假章快马送去。 王知府生日当天,纪晓岚的"贺礼"惊艳全场: - 真:夸您老当益壮 - 老:赞您德高望重 - 乌:喻您明察秋毫 - 龟:祝您长寿千年 等王知府回过味来,纪晓岚早溜去郑板桥家吃蟹黄包了。 俩人在书房笑得打滚,郑板桥掏出新作《官场现形图》: - 官员甲在秤砣下写"公平" - 官员乙给银锭穿"廉洁"外套 - 官员丙正把"民意"塞进碎纸机 纪晓岚补刀:"该配上我的新诗《咏官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驴车大逃亡 : 王知府联合盐商搞了个"文字狱"罪名,带着三百官兵夜围县衙。 郑板桥不慌不忙给毛驴套车,车上堆满: - 三十斤咸鱼(说是东海龙王贡品) - 五十个蜂窝(宣称"御用蜂蜜") - 自己画的《百丑图》(标注"乾隆私藏") 官兵们面面相觑不敢动,郑板桥趁机驾驴车冲出重围。半路遇见纪晓岚的马车,两个老顽童居然在官道摆起烧烤摊,举着蟹腿吟诗作对。 来自皇帝的奇葩判决 : 乾隆收到弹劾奏章时,正吃着郑板桥寄来的"骂官蟹黄酥"。 酥皮上刻着微型《戒贪赋》,馅料里藏着《反腐策》。 皇帝笑得喷出龙井茶:"人才啊!传旨——" - 王知府调任哈密捡棉花 - 郑板纪晓岚官升半级(但工资照旧) - 涉事盐商罚捐三百石螃蟹 郑板桥在接旨现场又整活,给宣旨太监送了幅《小鸡啄米图》,题字"粒粒皆辛苦"。太 监回宫献宝,乾隆看了半天恍然大悟:"这啄的是贪官米缸啊!" 后记:文化梗王的遗产 如今扬州东关街还流传着"板桥蟹"传说: - 蟹壳刻字服务(可定制骂人暗语) - "纪氏骂官茶"(喝完不打嗝就退钱) - 毛驴拉车体验(配备智能骂贪官语音包) 某年央视鉴宝节目,有人拿出郑板桥的《戏蟹图》,专家发现夹层里藏着纪晓岚的手稿: > "贪官如蟹横行, > 文人有笔如刀。 > 且看百年之后, > 谁是盘中佳肴" 全场掌声雷动,唯有王知府的后人当场晕厥——他们家祖坟至今还被画满卡通螃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