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商八月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魏源见林昭久久不语,还以为这孩子被吓傻了。 语气不由得放缓了些,那股子尖锐的戾气也收敛了起来。 “昭儿,你莫怕。” 他走到林昭身边,宽大的手掌轻轻放在他小小的肩膀上。 “为师不是要你自暴自弃,而是要你……藏拙。” “从现在起,你要忘掉你县试时写的那篇策论,忘掉那些惊世骇俗的见解。” 魏源的声音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沧桑。 “你要做的,是把自己伪装成一块璞玉。” 他伸出手指,开始给林昭剖析这里面的门道。 “第一,文笔求拙,不求巧。” “你的文章,可以见解深刻,但笔法必须朴实无华。” “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寻常典故,少用生僻之言。” 魏源的眼神变得无比认真。 “要让高士安一看,就觉得这是个根基扎实,但火候尚浅的后生。” “而不是一个工于心计的小滑头。” “第二,观点求稳,不求奇。” “破题立意,务必中庸平和。凡事都要往圣人教诲上靠,往朝廷恩德上引。” 魏源的拳头在袖中紧握。 “哪怕是针砭时弊,也要点到即止。” “最后必须落到'此皆吏治之不勤,非圣上之过也'这种陈词滥调上。” 他的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无奈。 “要让他觉得,你是个懂规矩、守本分的读书人。” “而不是我魏源这种想掀桌子的酷吏。” 魏源顿了顿,最后给出了一个明确到极点的目标。 “这次府试,你的目标,不是案首,也不是前三。” “为师要你,考在五名开外,十名以内。” 这个名次,精妙到了极点。 既能稳稳地通过府试,拿到童生的功名。 又绝不会因为名次太高而引起高士安的警惕和审视。 就像一颗投入水潭的小石子,能看见,却激不起半点波澜。 林昭彻底明白了。 这比让他考案首,难上十倍! …… 书房内,寂静如坟。 林昭独自一人坐在书案前,面前摊开的,是一摞厚厚的文集。 《高氏文抄》、《江州政要》、《士安先生奏议集》…… 这些,都是高士安的手笔。 从他初入翰林院时的青涩文章,到后来做江州知府时的老练奏疏。 魏源一篇不落,全都搜罗了来。 林昭拿起那篇《论治河之要》。 这是高士安二十八岁时在翰林院写的文章。 文章开篇,便是一句引经据典。 “《尚书》云:'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夫治水之道,古有成法,不可轻易更张。” 林昭的鉴微悄然发动。 在他的感知中,这行字迹透着一股子刻意的端正。 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在对他说:“看,我是个规规矩矩的好学生,我的每个观点都有经典作证。” 这不是天然的书法习惯。 这是刻意的表演。 林昭继续往下看。 “然今日河患频仍,非古法之不善,乃执事者未能深体圣意也。” 又是甩锅。 出了问题,不是圣人的法子有毛病,是下面的人理解错了。 林昭的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这套路,他在现代见过太多。 出了事故,领导没责任,都是执行层面出了偏差。 他翻到下一页。 “愚以为,治河之要,在于顺天理而合人情。天理者,水性就下,不可逆也;人情者,百姓安居,不可扰也。故治河当以疏导为主,筑堤为辅,万不可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这段话,乍一看很有道理。 既顺应了天理,又体恤了民情,简直是圣君贤相的标准答案。 但林昭的“鉴微”告诉他,这行字写得很用力。 笔锋里透着一种刻意的谨慎。 这个高士安,在写这些话的时候,心里想的不是治河。 而是自己的前程。 他怕说错话,怕得罪人。 所以每个字都要掂量三遍,每句话都要找个圣人做挡箭牌。 林昭又拿起另一篇文章,《议减漕运之策》。 这篇写于高士安三十五岁,已经是国子监司业的时候。 “漕运者,国之大计也。然连年水旱,民不聊生,而漕运如故,岂非竭泽而渔乎” 开头还算有点锋芒。 居然敢说“竭泽而渔”这种稍微尖锐一点的话。 但紧接着,笔锋一转。 “然国用不可废,军需不可缺。愚窃以为,当奏请圣上,暂减漕运十之一二,以缓民困。待来年丰收,再行恢复。此乃权宜之计,非长久之策也。” 林昭差点笑出声来。 减十之一二 这点减免,哪里是什么治本之策。 分明是想做好人又不敢得罪既得利益者的和稀泥。 而且最后还要加一句“非长久之策”。 生怕别人说他要动摇国本。 这个高士安,简直把官场的圆滑和怯懦,发挥到了极致。 林昭继续翻阅,越看心里越清楚。 这个人,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骨子里怕得要死。 怕皇帝,怕同僚,怕舆论。 怕一切可能威胁到自己位子的东西。 他所有的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说得天花乱坠,但绝不触及任何实质性的改革。 永远是“当以德化民”、“宜顺天应人”、“需循序渐进”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废话。 就像那些专门写汇报材料的秘书。 一千个字里,九百九十九个都是正确的废话。 只有一个字是干货,还得用放大镜才能找到。 林昭又拿起一份高士安的亲笔信。 这是写给同年的私人书信。 在“鉴微”的感知下,这封信的笔迹透着一种完全不同的气息。 没有了官方文件的端正刻板。 字里行间多了几分真实的情绪。 “兄台所言,朝中变法之议,愚亦有所闻。然变法一事,自古多有祸患。王莽新政,不过数年便国破身死;王安石熙宁新法,亦是激起民怨,终致大乱。” “愚以为,祖宗成法,历经数百年而不废,必有其深意。后世子孙,安敢轻易更张兄台与我,皆是此成法之受益者,安享俸禄。” “况且朝廷根基深厚,纵有小恙,亦无性命之忧。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行那刀尖上舞蹈之事万一根基动摇,你我皆是覆巢之卵啊!” 这才是高士安的真心话。 在他看来,任何改革都是危险的,任何变化都是可怕的。 他要的,就是稳稳当当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一直坐到退休。 至于百姓疾苦,国家兴衰。 那都是别人该操心的事。 一连两日,林昭几乎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桌上的烛火燃尽了一根又一根。 黄文轩几次三番来寻他,都被他以功课为由拒之门外。 他将那些文章翻来覆去地读,直到每一个字都烂熟于心。 第三日清晨,窗外传来第一声鸡鸣,林昭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合上了最后一本《奏议集》。 他闭上眼睛,脑子里已然构建出高士安一幅完整而精准的画像。 高士安,为人性格保守谨慎,极度厌恶风险。 把稳字当作人生信条,把不出错当作最大成功。 这种人,最讨厌的就是那些锋芒毕露的年轻人。 尤其是那些敢说真话、敢提真问题的年轻人。 在他眼里,这些人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 迟早要出大事。 而魏源这种“经世致用”的理念,在高士安看来,简直就是洪水猛兽。 现在,林昭终于明白老师的担忧了。 这场府试,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场考试。 更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政治博弈。 他要在两个成年人的恩怨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这比任何八股文都要难写。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变形金刚之闪电崛起

变形金刚之闪电崛起

绯红公子
在病魔面前,任何实力,财富,权利都是难么的脆弱。曾经的古武杀手秦川死于疾病缠身,在最后弥留那一刻,他向苍天发出了一声绝望的不甘心。兴许是苍天感受到他的求生意志,所以让他以另一个身份重生。我就是霸天虎闪电,一名三变赛博坦战士。这个重生的闪电,不在被脆弱肉体所带来的疾病困扰,看他如何在纷争的宇宙中崛起,开创霸天虎更强大的盛世。
其它 完结 190万字
镇海妖棺

镇海妖棺

甜姜微微辣
八岁那年,我得了一场怪病,八岁以前的记忆全部消失。十年后我回去给爷爷移坟时,得知自己只剩两年零八个月的阳寿了…当我终于寻回八岁以前的记忆,我才忽然明白,那些蜂拥向我的森森白骨,嘶吼的并非复活,复活,而是,复国,复国……(不后宫,不套路,不无敌,不系统,不无脑,不爽文,介意者慎入。)
其它 连载 53万字
永生之无限进化

永生之无限进化

李彼岸
从获得不死之身开始,李青就开始踏上了另一条人生轨迹。而这,仅仅只是开胃小菜罢了。而且谁规定了,金手指只能有一个?每经历一个新世界,李青就获得一项能力。预知、推..
其它 连载 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