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意外之喜,双响炮
仲商八月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死寂。 整个望江楼三层,死一般的寂静。 针落可闻。 黄文轩的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他做梦都没想到,那个平日里还算斯文的陈子昂,居然敢说出这番大逆不道的话。 这他娘的,是真疯了啊! 然而,预想中李宏的雷霆之怒并没有到来。 李宏脸上的慵懒和鄙夷,竟然缓缓褪去了。 他看着状若疯魔的陈子昂,那双一直半眯着的眼睛,第一次完全睁开,露出一种审视的、玩味的,甚至带着一丝欣赏的光芒。 他突然笑了。 是一种觉得事情变得好玩起来的玩味笑容。 “有趣。” 李宏端起桌上已经凉了的茶,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陈子昂。 “真是有趣。” 陈子昂被这句话彻底点燃了。 “好!有趣!” 他猛地转身,大步流星地冲到一张空着的案几前,抓过笔架上的狼毫,蘸饱了墨。 手指都在颤抖,但握笔却异常稳定。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他猛地收笔,将狼毫狠狠掷在地上。 啪! 一篇洋洋洒洒的千字文,就这么诞生了。 文章被众人传阅,惊叹之声此起彼伏。 “这……这真是陈子昂写的” “字字泣血,句句锥心!” “此文虽辞藻稍显粗粝,但那股子不平之气,简直要破纸而出!” 林昭也看到了那篇文章。 以他挑剔的眼光来看,结构松散,论证偏颇,但通篇都充斥着一股沛然莫能御之的真气。 这是被逼到绝境后,迸发出的生命火花。 陈子昂喘着粗气,猩红的眼睛死死盯住那个自始至终都稳坐泰山的李宏。 “李公子!” 他嘶哑着嗓子喊道。 “我这只雏鸡,已经叫完了!你呢” “你这只天上的凤凰,除了会品评我等的叫声,还会不会自己开一开金口” 这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李宏。 李宏脸上那慵懒的表情终于彻底消失了。 他缓缓站起身,那身月白色的云锦长袍在灯火下流光溢彩。 信步走到窗边,望着楼外漆黑的江面。 “笔来。” 立刻有下人奉上笔墨纸砚。 李宏接过笔,提笔,落墨。 没有丝毫停顿,没有半点思考。 他的动作与陈子昂的狂乱截然不同,是一种行云流水般的优雅与从容。 仿佛在写一封普通的家书。 片刻之后,他收笔,将那张薄薄的纸递给身旁的下人。 “念。” 下人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 “……叹荆州之盛,商贾云集,帆樯如林。然,漕运之利,七分入私囊,三分归国库,民夫之骨,堆砌成通途……” “观其税赋,名目繁多,如牛毛,如蛛网。蚕丝一缕,经层层盘剥,至织女手中,仅余苦涩……” 一篇不足三百字的短赋,没有一个生僻字,却字字锋利如刀! 漕运! 税收! 这是荆州府的命脉,也是最不能碰的禁忌! 满堂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篇短赋的内容吓得魂飞魄散。 这是在指着荆州所有官员的鼻子骂啊! 黄文轩的下巴都快掉到了地上。 他觉得陈子昂是疯子,那这个李宏,就是疯子里的王! 然而,林昭却完全没有听那些内容。 在那下人念出第一个字时,他的瞳孔就猛地一缩! 这文风! 这行文的逻辑! 这锋芒毕露、不知收敛、怀着经世济民之心却又锐利到足以自伤的风格! 他太熟悉了! 这和他恩师魏源的奏疏,简直有七分相似! 林昭的心脏,在那一刻仿佛漏跳了一拍。 他猛地抬头,死死盯住窗边那个衣着华贵、神情淡漠的少年。 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 一个是被贬至穷乡僻壤的县令。 一个是京城侍郎的亲侄。 两个身份天差地别的人,笔下竟藏着同一种灵魂! 电光石火之间,一个计划在他脑海中瞬间成型! 完美! 简直是天赐良机! 陈子昂的文章,是怨。 李宏的文章,是刺。 一个是怀才不遇的怨气冲天,一个是居高临下的指点江山。 两种风格,都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剑,寒光闪闪,杀气腾腾。 而府试主考官高士安,最怕的就是这种剑! 他要的是稳,是听话,是四平八稳的钝器! 这两个人,今晚在望江楼上,等于是在自己脑门上刻下了刺头两个大字。 还生怕别人看不见,用金粉描了一遍! 他们,就是送上门的活靶子! 还是双响炮! 就在林昭心思百转之际,那边的陈子昂,已经被李宏那篇短赋打击得体无完肤。 羞辱,愤怒,不甘…… 种种情绪在他胸中翻腾,几乎要将他撕裂。 他需要一个发泄口,一个能让他挽回一丝颜面的台阶。 他的目光,像一条寻找猎物的疯狗,在满场扫视。 最后,定格在了角落里那个自始至终都一言不发,穿着一身破旧青衫的林昭身上。 他猛地一指林昭。 “还有你!” “李公子是天上的凤凰,已经鸣叫过了!” “我陈子昂是井底的雏鸡,也已经啼过了!” 他一步步逼近林昭,声音充满了破罐子破摔的疯狂。 “现在,就剩下你了!” “越城县的林案首!” “你这个从乡下泥地里爬出来的东西,是准备一直当个缩头乌龟,还是也让我们开开眼,听一听你的声音!” 唰!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了林昭身上。 这一次,他们想看看,这出“雏鸡互啄”的闹剧,将如何收场。 林昭缓缓站起身。 在那一瞬间,整个望江楼三楼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陈子昂瞪着血红的眼睛。 李宏带着玩味的审视。 黄文轩紧张得手心冒汗。 其他人则是一副等着看好戏的表情。 林昭走向案桌,拿起毛笔。 黄文轩死死咬着嘴唇,心中默念着“相信昭弟,相信昭弟”。 但看着那个瘦小的背影,他的心还是悬到了嗓子眼。 陈子昂和李宏刚才的文章,一个怨气冲天,一个锋芒毕露,都是惊才绝艳之作。 林昭一个六岁的孩子,拿什么去比 林昭提笔,蘸墨。 他开始写了。 第一个字落下,笔画工整,毫无特色。 第二个字,第三个字…… 每一个字都中规中矩,就像刚开蒙的学童练字帖。 陈子昂眯起眼睛,嘴角浮现一丝冷笑。 李宏端起茶杯,神情更加懒散。 围观的学子们开始窃窃私语。 “就这” “我还以为县试案首有什么本事呢……” “看这字,我八岁时写的都比他好。” 黄文轩的脸越来越白。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 林昭依然在写,但那文章的内容,却让在场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荆州之繁华,实乃圣上英明所致……” “……百姓安居乐业,皆因高大人治理有方……” “……商贾云集,帆樯如林,此盛世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通篇歌功颂德,没有一句批评,没有一丝锋芒。 辞藻平庸,逻辑简单得像小学生作文。 陈子昂愣住了。 李宏也愣住了。 满场的学子们先是诧异,随即爆发出更加放肆的哄笑声。 “哈哈哈!这就是越城县的案首” “写得还不如府学里刚入学的学童!” “魏大人收这样的弟子,眼光也太差了吧!” 黄文轩整个人都傻了。 他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要碎了。 这还是那个在黄家书房里侃侃而谈,一针见血分析考官心理的昭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