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把你们的脸全都打肿!
仲商八月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白鹿书院正堂内,书香缭绕。 五十多名考生端坐案前,个个神情凝重。 林昭坐在最前排,身边是黄文轩。 这位置是书院故意安排的。 让所有人都能看清这个六岁的关系户。 主考官是书院的教习先生,须发皆白,双眼锐利。 他环视一圈,目光在林昭身上停顿片刻,眼中闪过轻蔑。 “今日终试第一场,经义辨策。” 教习先生声音洪亮,在大堂内回荡。 “题目出自《孟子离娄》:徒法不能以自行。诸位需就此句作策论一篇,论述法令与执法者品德之关系。限时一个时辰。” 话音落地。 黄文轩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昭弟居然真的押中了! 他强忍住内心狂喜,偷偷瞥向身边的林昭。 小表弟依旧天真无邪,仿佛一切都是巧合。 可黄文轩心里门儿清,这哪里是巧合,分明是昭弟早就算准了! 其他考生稍一思索,便开始下笔,黄文轩也赶紧收拾心情,提笔开写。 有了昭弟的指点,他心中早有腹稿,下笔如有神助。 而林昭没有急着动笔,他的鉴微能力悄然运转,感知着主考官的情绪变化。 教习先生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复杂至极。 他对这些凭令牌入学的关系户本就心有不满。 特别是林昭这个六岁的孩童,更让他觉得荒谬。 但随着鉴微的深入探察,林昭发现了关键信息。 这位教习先生曾在地方为官,深知官场黑暗。 他最痛恨那些只会空谈义理,却不知民间疾苦的书呆子。 在他心中,真正的策论应该有血有肉,有实例有深度。 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堆砌圣贤之言。 林昭嘴角微微上扬。 心中已有定计。 他提起笔,开始写下第一行字: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然徒有良法而无良吏,则法令形同虚设,百姓苦不堪言。” 开篇立论,简洁有力。 接着,林昭笔锋一转,写起了具体案例。 “昔年荆州有贪官污吏,勾结盐商,盗取官盐。朝廷法令森严,私盐当斩,然执法者自身不正,反成盗贼帮凶。若非有正直之官奋起查办,此案不知要害多少无辜百姓。” 林昭写的正是不久前在丰口县发生的盐案。 他亲身经历,自然写得有血有肉。 “由此可见,法令再严,若执法者品德败坏,则法不行,民不安。孟子有言:徒法不能以自行,正是此意。” “是以明君用人,必选品德高洁、心系百姓之士。如此,则法令得以推行,民生得以改善,天下太平矣。” 整篇策论一气呵成,立意高远,案例详实。 林昭没有刻意卖弄文采,但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他放下笔,看了看四周。 其他考生还在埋头苦写。 那个被传言为豫州院试案首的裴云程,虽然下笔如飞,但神情却越来越凝重。 大半个时辰后,林昭已经完成了整篇策论。 一旁的黄文轩也写得差不多了。 他按照林昭的指点,重点论述了“读书明理,做官安民”的道理。 虽然文采不如林昭,但胜在立意正确,条理清晰。 又过了一刻钟,教习先生敲响木鱼: “时间到,停笔收卷!” 收卷的小厮走到林昭面前,看到那张稚嫩的小脸,眼中闪过讥讽。 一个六岁的关系户,能写出什么好文章 他随手将林昭的策论放在最下面,显然没把它当回事。 教习先生开始阅卷。 他先看的是那些名气较大的考生。 裴云程的文章文辞华美,引经据典颇多。 但教习先生看着看着,眉头皱了起来。 “言之无物,华而不实。” 他在心中暗暗摇头。 这种只会背书的书呆子,正是他最看不上的。 一连看了十几篇,教习先生越看越失望。 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写出来的策论没有一篇让他眼前一亮的。 直到他拿起最后一篇。 也就是被放在最下面的那张策论。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第一行字就让教习先生精神一震! 这开篇立论,简洁有力,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昔年荆州有贪官污吏……” 看到这里,教习先生的眼睛亮了。 具体的案例! 这孩子居然能举出具体的案例! 他继续往下看,越看越惊喜。 “这……这是哪个考生写的” 小厮连忙翻看名册: “回先生,这是……林昭所写。” “林昭” 教习先生愣了一下,随即想起了什么。 “就是那个六岁的……” 这篇让他赞不绝口的策论,竟然出自一个六岁孩童之手 “不可能……” 教习先生下意识地摇头。 但策论就摆在那里,白纸黑字,做不得假。 他又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内心的震撼翻涌。 这个六岁的孩童,不仅文采出众,更难得的是见识超群。 他对时政的理解,对民情的把握,甚至超过了在场的大多数考生。 “天才……” 教习先生喃喃自语。 如果说之前他对这个关系户还有些轻视,那么现在,他心中只有深深的敬佩。 这哪里是什么走后门的废物。 分明是百年难遇的神童! 第二场,武试。 骑射场上,弓弦声接连响起。 裴云程策马而来,身姿挺拔,手中长弓拉得满圆。 箭矢破空而出,正中靶心。 引得围观学子齐声喝彩。 “不愧是裴家公子!” “这箭术,简直神了!” 几个豫州本地的考生更是拍手叫绝,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接下来几个考生也都表现不俗。 毕竟能考到这里的,哪个不是从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世家公子。 很快,轮到了黄文轩。 “黄文轩,荆州府童生。” 报名的小厮声音响亮,在场的考生都听得清楚。 荆州府 那不是穷乡僻壤吗 几个豫州的考生交头接耳,眼中满是轻蔑。 “荆州那地方,能出什么好箭手” “估计连弓都没摸过几次。” 裴云程倒是没有出言嘲讽。 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眼中带着审视。 黄文轩牵着马走到起射点,心中其实有些紧张。 虽然之前也经常练习,但这种场合还是第一次遇到。 就在这时,他想起了林昭昨晚的话: “表哥,你要记住,你是要当大将军的人。大将军在万军阵前,岂会因为几个小毛孩的议论就乱了分寸” 想到这里,黄文轩深吸一口气。 整个人的气质瞬间发生了变化。 他翻身上马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策马奔驰时,人马合一。 “咦” 几个原本准备看笑话的考生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这骑术,不简单啊! 黄文轩拉弓搭箭,动作一气呵成。 弓如满月,箭如流星。 “嗖!” 箭矢破空而出,正中靶心! 全场一片寂静。 随即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 “好箭法!” “这荆州府的考生,有两下子啊!” 就连裴云程也忍不住点了点头,眼中闪过赞赏。 但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黄文轩射完箭后的表现。 他没有丝毫骄矜之色,平静地收弓下马。 向考官深深一揖: “学生黄文轩,献丑了。” 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那种胜不骄败不馁的风范,让在场的考官都频频点头。 林昭心中满意得很。 表哥这段时间的成长,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从一个只知道舞刀弄枪的愣头青,变成了现在这副沉稳大气的模样。 文试武试两场考核结束后,几位考官聚在一起商议。 “这个黄文轩,不错。” 武教头率先开口。 “确实,箭术精湛不说,那份气度更是难得。” 另一位考官附和道。 “还有那个林昭写的策论。” 教习先生拿着那张策论,眼中满是赞赏。 “简直是神来之笔。” 几位考官面面相觑。 原本以为是两个走后门的废物,没想到竟然都有真才实学。 “看来咱们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了。” “是啊,这两个典鹿生,确实配得上这个名号。” 而在考生那边,风向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原本对林昭和黄文轩满怀敌意的考生们,现在看向他们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复杂。 虽嫉妒依然存在,但也不得不承认,人家确实有实力。 裴云程走到黄文轩面前,拱手一礼: “黄兄箭术精湛,在下佩服。” 黄文轩连忙回礼: “裴兄过誉了,在下不过是野路子出身,哪里比得上裴兄的名门正统。” “野路子” 裴云程摇头。 “黄兄这箭术,可不是什么野路子能练出来的。”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好奇: “不知黄兄师从何人” 黄文轩想了想,老实回答: “家中长辈教导,算不得什么名师。” 裴云程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但心中对这个荆州来的考生,已经高看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