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山长的茶
仲商八月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知客先生这话一出口,观云小筑内热闹的气氛瞬间冻结。 黄文轩和齐洲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浓浓的担忧。 前脚刚在经义大堂把裴云程的脸踩进泥里,后脚山长就单独召见林昭,这怎么看都像是秋后算账。 “阿昭,这……要不我跟你一起去”黄文轩一步上前,攥了攥拳头,已做好了跟山长理论的准备。 齐洲也啪地合上折扇,没了平日的散漫,眉头紧锁。 “山长该不会是要罚你吧这事可大可小。不行,我得赶紧想办法联系我姑父,他跟山长好歹有几分香火情……” “不必。” 林昭却异常镇定,他冲两位兄长安抚地笑了笑,鉴微之力下,他能感知到知客先生的情绪中并无恶意,反而带着一丝说不清的敬畏。 “山长若真要责罚,在经义大堂便可当众宣布,何必多此一举两位兄长放宽心,我去去就回。” 说罢,他理了理还有些褶皱的院服,便跟着知客先生从容离去。 一路上,林昭心思电转。 今日之事,山长不可能不知道,刘教习最后那番话,恐怕就有山长的影子在里面。 这次召见,是敲打是考验还是……一个更大的机遇 问心亭,建在白鹿书院的最高处,可将整座书院尽收眼底。 亭子不大,四根朱漆圆柱撑起飞檐,古朴雅致。亭中一张青石桌,一套茶具,正有袅袅热气升腾。 山长苏渊,一袭朴素青衫,须发皆白,面容清癯,正独自在亭中摆弄着茶器,眼神清澈得如同山间清泉。 “来了”苏渊并未抬头,手上的动作行云流水,“坐,不必多礼。” 林昭依言在石凳上坐下。 苏渊抬眼,打量着这个六岁的孩子,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今日在经义堂,威风耍得可还尽兴” 这话听着像责备,但林昭却听不出半分怒意。他垂下眼帘,语气恭敬。 “学生惭愧。言辞无状,冲撞了同窗,有失书院体统。” “哦”苏渊挑了挑眉,将一杯刚沏好的茶推至林昭面前,“那你与老夫说说,你错在何处” 林昭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起茶杯,凑到鼻尖轻嗅,随后浅浅尝了一口。 一股清冽的暖流滑入喉中,驱散了山顶的凉意。 “好茶。”他由衷地赞了一声。 苏渊目中掠过一丝讶色,随即笑了:“你这小娃娃,也懂茶” 林昭点点头:“这茶入口清润,不带一丝寻常茶水的苦涩,咽下后喉间反倒有股淡淡的甜意。恩师曾说,好茶能涤荡心尘,想来便是此物了。” “贫不贫志,贱不贱行……魏秉中倒真是用心教你了。”苏渊赞许地点点头,随即目光一凝,仿佛要看穿这个孩子的灵魂。 “现在,回答老夫刚才的问题。今日之事,你当真觉得自己错了” 林昭放下茶杯,迎上山长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 “回山长,若论礼数,学生有错,错在锋芒太露,不留余地。但若论本心,学生字字句句,无愧于心。” “好一个无愧于心!”苏渊的兴致被彻底勾了起来,“说下去。” 林昭沉声道:“学生生于寒门,见过真正的贫苦是何模样。读书,若只为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博取功名,却对窗外的风雨、脚下的泥泞视而不见,这样的学问,不要也罢!” 苏渊眼中精光陡然一盛:“那你读书,所为何求” “为安民!”林昭回答得没有丝毫犹豫。 “安民”苏渊失笑,“六岁稚童,也敢妄谈安民” 林昭不卑不亢,挺直了小小的身板:“学生是年幼,可饥饿的滋味学生尝过。寒冬的滋味学生尝过。苛政猛于虎的滋味,学生也亲眼见过。若有朝一日,学生能学有所成,官居其位,必竭尽所能,为这天下的百姓求一份温饱,求一份安宁!” 亭中一时寂静,苏渊端着茶杯目光如炬,久久地凝视着林昭。 “今日之辩,你赢了道理,却也竖了死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你不会不懂吧” 林昭平静地回答:“学生明白。可一棵树若因怕风,便永远只能是棵小树苗,那它和地上的野草又有什么分别风既然迟早要来,躲是没用的,不如迎着风,看看自己究竟能长多高,能有多硬。” 苏渊久久不语,手指在石桌上轻轻叩击,亭中只剩下清脆的叩击声。 他看着林昭,仿佛透过这个六岁的孩子,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同样意气风发的身影。 “魏秉中……他自己没走完的路,却教出了一个比他更有胆魄的学生。”苏渊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眼神变得复杂而坚定。 “也罢!老夫守着这些东西几十年,也该让它们见见光了。既然你有此心,老夫便在你身上,再赌一局!” 他神情肃然,从宽大的袖中缓缓取出一物。 那是一块令牌,非金非玉,通体漆黑,入手冰凉沉重。 令牌上雕刻着繁复的云纹,在夕阳的余晖下,仿佛有幽光在纹路间流转。 林昭的鉴微之力触及令牌,只感到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书院藏书楼顶层的通行令。”苏渊将令牌放在林昭面前。 “那里有些书,寻常人看不得,也看不懂。或许,能解你心中一些惑,也能让你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林昭双手接过令牌,那重量不仅在手上,更在心上。 “但你须记住,”苏渊的声音陡然低沉下来,带着一丝告诫。 “知道的越多,看见的黑暗便越深。这条路,没有回头路可走。” 林昭抬头,迎上山长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眸。他从中看到了警示,也看到了一丝深藏的期许。 “学生,明白。”他郑重地将令牌贴身收好。 夕阳的最后一抹光辉沉入西山,暮色笼罩了问心亭。 一老一少的身影在渐浓的夜色里,宛如两个时代的交叠,开启了一段无人知晓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