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火了
icp住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间退回半小时前…… “刘老师有男朋友嘛”江晓玩味的看着刘一一,他心里是有猜测的,从第一次进入这个宿舍,江晓没有看到任何男士相关的物品。 刘一一扭头看向江晓,那双美眸与之对视。 不得不说,还真有点严厉的压迫感,当然那是对其他正常学生来说,江晓丝毫不怂,用戏谑的眼神加以回应。 “这些不是你一个学生该问的。”刘一一语气缓慢道。 “没错,这是学生不该问的,但是刘老师,你是不是忘了,我还有一个身份” “什么身份” “你的合作伙伴,我当然要了解我合作伙伴的基本情况,要考虑你的工作时间,要考虑你的私生活是否会影响项目。”江晓一本正经的胡扯。 “合作伙伴” “对呀,据我所知,指导老师是有评分的吧,刘老师说第一次做辅导员,应该是刚刚入职不久吧” 刘一一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所以呢” “所以,如果这个项目能成功做大,对刘老师在学校的地位应该帮助不小吧那么为了这个目标,我做一些基本了解不过分吧” “成功做大呵呵,江同学,你觉得一个公众号,能做多大新媒体专业虽说开始没几年,但是创业项目还是有一些的,结果可都不怎么样” 江晓心道,别人是别人,你江哥哥是你江哥哥,能一样 “一个公众号你不会觉得这就是终点了吧而且刘老师你不要小瞧了它哦!到时候可能会吓你一跳!” 刘一一微微一愣,看着眼前这个小男孩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江晓说的不错,刚刚入职的她现在可能还在考察期,如果做出来的成绩很差,虽然不会被辞退,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就是她的结局。 但是如果有出彩的成绩,那么在学院,甚至学校的话语权都会大大增加。 别看她外表温顺,谦逊。但是好胜心却不弱于任何人,不然在入职的时候也不会接下辅导员这个工作。 “没有!”刘一一回答了江晓的那个问题,这一局江晓胜,接着胜利者潇洒离开。只剩下失败者在沙发上反省一个问题。 到底谁才是老师…… …… 回到寝室,江晓就开始忙着管理后台,还有回复私信。 软广是周四晚上8点发布的,这是江晓和欧莱雅那边商量的时间,文章发布当晚,欧莱雅店铺流量就有了一个小高峰,流量增长现象一直持续了3天,直到周天才渐渐恢复正常。 变美日记的第一次软广效果还不错,欧莱雅电商经理也十分满意,很爽快的付了推广费,3000,并表示下次有机会继续合作。 而江晓这边也趁着这次推广,建立了自己的私域。其实就是申请了一个新号,开始建群。张妍作为作者当然是第一时间进了群,一直潜伏在几个群里,收集着粉丝的反馈。 通过30瓶小样,江晓还收获了近2000多的粉丝,此时变美日记粉丝量已经接近4万,私域也有近3000多人,8个群……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么四五百个女人在一个群里会是什么情况 江晓只觉得头都要炸。 “姐妹们,问一下,我脸上的妆为什么总容易花”,图片。 “外面太热了,你们都用什么防晒霜啊,我都黑了两圈了。” “安耐晒啊,姐妹,这个不错。”一张腿照.jpg。 …… 江晓本能的点开腿照,被路过的程子昂看见了。 “卧槽,老三,这是谁” “粉丝。” “粉丝我看看……” 然后就是一连串的“卧槽,卧槽,我了娘亲……” 李政和沈伟超也顶不住诱惑,加入了卧槽的行列。 “三哥,三哥,拉我进去,拉我进去,快!”程子昂举着手机求着江晓,不同意的话他就要跪下了。 李政和沈伟超很直接,一个控制江晓,一个抢手机…… “他妈的,你们新申请个号,换成女的!”这是江晓最后的努力。 夜里,306内,时不时传来嘿嘿嘿的怪异笑声…… 刘一一的效率很高,周二,江晓就见到了她挑选的一位兼职。 徐芷静,大二文学院,语言文化系。 女孩长的都不错,只是打扮比较朴素,性格也不错,没有大多数贫困生的内向。 带着女孩跟随刘一一,三人一起去了西区孵化楼。 207,这就是学校给江晓批的创业扶持基地。还不错,桌椅都齐全。 “这里以后就是咱们的办公室了,我这几天会去办理相关手续。我先给你介绍一下咱们的项目。” 江晓让女孩坐下,然后找来一块小白板,在黑板上写下了微信公众号几个字。 “这是上个月微信发布的一个新玩意,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微信生态下的博客,不用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有好有坏……” 江晓给这个女孩讲着自己对微信公众号的理解,刘一一也听得格外认真。 与此同时,微博平台上一个话题正在被激烈的讨论。 #有心者不用教,无心者教不会 起因是一个微博上有着几万粉丝的小网红,在朋友圈看的到这篇文章后,将它转载到了微博上。 小网红的赛道与江晓的新时代女性选择的人群重合度比较高,主攻女性职场。 文章一经转载,评论区就炸了。 “太透彻了,有些人你就是把心掏给他也没用,省省力气吧,转了!” “职场/感情里都很适用,对牛弹琴的人就该早点看清!” “醍醐灌顶啊,早点明白这道理少受80%的伤!新时代女性这是哪个大v” 江晓作为深耕自媒体多年的主播,自然在每篇文章最后都有:‘转载需标明出处’的申明。 一篇文章能火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争议,有认可的自然会有反对的。 “太绝对了太冷血了吧,谁天生就会不教怎么成长”这条评论也收到了很多人认可,被迅速顶到了前排。 “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被辜负了反而怪自己识人不清” “博主是不是被伤的太深了这话太偏激了!” 还有看热闹的…… “这是感情还是职场啊博主请说出你的故事。” “我觉得要看具体情况吧” “咳咳,别歪楼,分析的内容才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评论区渐渐出现了对峙甚至激烈的开始了人身攻击。 “你活该被骗” “你就是那个不想学的吧你这样的一辈子找不到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