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马超”到京
葱半钱蒜二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京师 “我等有陛下亲旨,为何不能进城” 援辽总兵陈策站在城门口,语气激昂。 面前的官员却冷声回应: “调兵之令,必须经由兵部核准。你们不守辽东,反来京师,擅离职守,意欲何为” 说话之人是一名御史言官。他今日特地在此等候,只为拦住浙兵与川兵。 昨夜,吏部尚书周嘉谟亲自找上门,让他今日设法阻止他们进城,并激怒他们,好给他们扣上谋反的罪名。事成之后,保他升迁。 言官向来好挑事,今日他觉得自己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无论如何都不肯放行。 陈策却不敢轻举妄动。自土木堡之变以来,大明重文轻武已成定局。如今,文臣地位之高,早已根深蒂固,几乎无人敢违逆。 当年戚继光为了获得兵权,不得不自称是张居正的门下仆从。否则,连领兵的机会都没有。更甚者,一个堂堂的守备千户,见到县令、御史这样的低级文官,也必须行大礼,否则就会被处处掣肘。 陈策拿出圣旨,说明他们是奉皇帝命令入京的。可那位言官根本不予理会,只说调动军队必须由兵部发出命令。 这让陈策陷入两难。他年事已高,不愿与这些道貌岸然之人起冲突,但皇帝的旨意又不能不执行。 他再三解释,对方却不为所动,甚至出言羞辱。陈策只能一忍再忍。 一旁的马祥麟看不下去,上前一脚将那御史踢翻在地,怒斥道: “你这狗官,是不识字,还是不认得圣旨” 御史狼狈爬起,见眼前这位壮汉怒目而视,顿时心头一凉。 他对着守门的士兵大吼: “你们这群废物,还站着干什么还不把这反贼拿下没看到他们要造反了吗” 守门士兵正要上前,马祥麟已拔出腰间佩刀。后面的白杆兵见少将军动手,纷纷亮出武器,随时准备一战。 那几个士兵被白杆兵的气势震慑,不敢靠近,连连后退。 御史没想到,这群来自边地的士兵竟敢在京城门前亮刀。 他气急败坏地对身旁同僚喊道: “反了、反了!竟敢在天子脚下造次,快去禀报各位大人,这群客军造反了!” “慢着。”陈策终于开口,“这人不懂礼数,冲撞了大人,老夫代他赔礼,还请大人宽恕。” 事已至此,他只能设法平息,否则真被扣上造反的帽子,谁都难逃死罪。 御史见状,又恢复了些底气,指着陈策骂道: “本官先弹劾你管束不严!你竟敢把反贼带进京城!我要你满门抄斩!” 陈策再次躬身,眼神却坚定地说道: “大人息怒,依老夫之见,不如大事化小。我等有陛下亲笔旨意,恐怕大人还没那能耐,灭我九族。” 御史心中有数,自己不过是他人手中的棋子,哪有那般能量只是今日丢了颜面,若不挽回,日后在京师也无立足之地。 他冷哼一声,说道: “想要本官消气,也不是不行。让这匹夫跪下,给本官磕三个头,这事就算过去。” 在他看来,能给个台阶已是恩赐,回去也能吹嘘一番。 马祥麟闻言,冷冷回道: “想让我跪你你算什么东西” 那名御史气得脸色铁青,声音都变了调。陈策也数落了几句马祥麟,几人僵持在城门下,谁也不肯让步。 他们谁都没注意到,身后的人群里,一名锦衣卫早已打马飞奔,直奔北镇抚司而去。 “你亲眼看到的” 许显纯皱眉问道。 “回大人,属下所言句句属实,他们现在还在城门口纠缠。” “好,你现在跟我进宫,向陛下禀报,记住,一个字也不能漏。” 乾清宫内。 “陛下,事情就是这样。”许显纯躬身禀报。 朱由校脸色阴沉,心中怒火中烧。他原以为那些人早就被震慑住了,没想到竟还有胆大的御史敢插手军务,甚至引发如此大的冲突。这不是在试探朕的底线吗 “许显纯,拿朕的手谕,立刻去城门口,把浙兵和川兵安排好,那几个闹事的御史,统统关入诏狱。查清楚背后是谁在指使,再有人阻拦,就地正法。” 许显纯知道皇帝动了真怒。 “臣遵旨。” 朱由校又补充一句: “以魏忠贤的名义去。” 许显纯虽有不解,但只管照办,躬身后便匆匆离去。 朱由校这次是真的起了杀心。看来不动真格的,那些文官是不会怕的。借这件事,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什么叫天子之怒。 “陛下旨意到!命援辽总兵陈策、副将戚金、副将秦邦屏即刻入宫面圣!” 话音落下,许显纯又对那两名御史冷冷说道: “厂公有令,将你二人打入诏狱,待厂公亲自审问。” 两人惊怒交加,大骂出声: “魏阉,你竟敢矫诏乱政!朝中同僚不会放过你的!” 话还没说完,嘴巴就被堵上了。 许显纯只是淡淡看了他们一眼,又对陈策等人说道: “几位,随我入宫吧,陛下已等候多时。” …… “臣等叩见陛下。” 朱由校看着跪下的几人,亲自上前将他们扶起。 “今日之事是朕疏忽,几位爱卿不必介怀。” “臣等不敢。” 朱由校望向一侧站着的一位精神抖擞的年轻将领,开口问道: “你就是秦良玉之子马祥麟” 马祥麟立刻跪下答道: “回陛下,正示威臣。” 他心里七上八下,皇帝第一个就点了他的名,是不是要追究刚才的事 “以后不必动不动就下跪,记住了” 朱由校笑着将他扶起。他心中其实很欢喜。 眼前这位,可是日后在川中威震一方的猛将。当年他随母亲秦良玉征讨四方,清军、张献忠、王自用、罗汝才,哪一伙不是被他打得落花流水母子二人在时,贼寇都不敢觊觎四川。他善骑战,喜冲锋陷阵,斩将夺旗,人称“小马超”。 “从今日起,你就留在朕身边,做朕的贴身护卫。” 马祥麟听后立刻叩首谢恩。 朱由校目光转向其他人,这些可都是浑河血战中挺过来的忠臣与猛将。 “王伴伴,安排些酒菜上来,朕要和几位将军喝几杯!” 陈策等人没想到初次面圣就能得此殊荣,一时之间都惶恐不安。 “大家不必拘礼,朕为人随和,待会儿还想听听几位老将军的宝贵意见。” “臣等定当倾囊以授!” 戚金如今已六十五岁,在那个年代,已是难得的高寿。朱由校前世对这位老将军就充满敬意。 值房内 吏部尚书周嘉谟、礼部尚书孙慎行、兵部尚书张鹤鸣正密谈应对魏忠贤之策。 “两位大人,如今刘福已被押入诏狱,魏忠贤极可能顺藤摸瓜,对我们再次出手。两位可有良策” 孙慎行满脸忧虑。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认定魏忠贤绝不会就此收手。早前与那方贼勾结时,就一口气害死了几十位同僚。 如今他又与客氏联手蒙蔽皇上,甚至假传圣旨将两位御史打入诏狱,可见其野心未止。 周嘉谟与张鹤鸣一时无计可施。尤其是张鹤鸣,原本就反对拦截浙兵与川兵入京一事。 “我早就说过,这事只会惹来报复,偏偏要一意孤行!” 张鹤鸣语气激动,几日前众人还一致决定不插手此事,结果昨晚周嘉谟却偷偷去了刘福家中。 周嘉谟无言以对,此事确实因他而起。 “事已至此,埋怨无益,还是快想办法吧。” 孙慎行思索片刻后开口: “眼下唯有让刘福无法开口,否则我等清流恐怕难逃魏阉毒手。” “恐怕难以办到。如今厂卫早已被魏忠贤牢牢掌控,诏狱更是由他心腹看守,怕是动不得。” “今晚,还是照旧召集众人再议。” …… “哈哈哈,放松点,诸位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怎么吃顿饭反倒拘谨起来了” 朱由校起身举杯: “来,先满饮此杯!” 陈策等人连忙起身跪拜谢恩,随后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瑞征,听说你祖上是伏波将军马援” 马祥麟恭敬答道: “回陛下,臣正是马援后人,三国时的马超亦是臣一族祖。当年正是先祖随马超入川定居。” “马伏波是大汉名将,马骠骑也是乱世英雄。瑞征,望你不负先祖威名。” 话音落下,他又望向戚金与秦邦屏。浙兵与川兵之间的旧怨,朱由校心中有数。这两支劲旅,是他必须倚重的中坚力量。 “朕清楚你们之间有不少矛盾,所以今天亲自出面调和,希望你们能放下恩怨,握手言和。戚老将军、秦将军,不知可否给朕这个面子” 戚金首先站出来说: “臣谨遵陛下旨意!” 秦邦屏也立刻回应: “臣也听从陛下安排!” 朱由校微微点头,语气平静地说: “既然两位将军都给朕面子,那朕也希望,今后不会再听到浙兵与川兵争斗的消息。若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朕也不会再袖手旁观。” “朕新设了一支军队,名为羽林军,相信诸位已经有所耳闻。朕打算将浙兵与川兵一并编入羽林军,若有建议,现在可以提出来。” 众人皆无异议。能被编入皇帝亲军,谁会反对 “王伴伴,拟旨……任命秦邦屏为泰山营参将,张保为虎贲营游击将军,秦翼明为泰山营游击将军,马祥麟担任中军官。” “陈将军与戚将军年岁已高,朕不忍心两位再上战场,不如加入参谋司,为朕出谋划策如何” 陈策年近七十,本就有退隐之意。戚金虽年纪相仿,却依旧心怀战意,渴望沙场杀敌。 “陛下,臣虽年老,但尚能披甲上阵!” 朱由校听后颇为动容,果然不愧是戚家军出身。 “戚老将军无需多言,朕知你忠心。但将军年事已高,若能在参谋司为朕答疑解惑,便是更大的贡献。正所谓,家中有老,如有一宝。” 戚金见皇帝态度坚决,只能领命。 朱由校望向门口,见许显纯似有要事禀报,便说道: “今日就到此为止,明日朕将亲自前往军营犒赏将士。王伴伴,你带他们去南海子,妥善安排将士们住处。” 待众人退下后,许显纯快步进来: “陛下,这是今日一名书生呈交的答卷,臣已过目,请陛下裁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