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新的开始,永恒之交001(序)
谭月风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间:2001年3月3日,早上。 地点:云江市三江区中鼎公园旁sci调查局。 今天是我们新系列的开始,也是我们探案第345天。 而今天,我们会遇到怎样的故事呢即将开始。 云江市双峰警察局特警队的周队,此刻正走进sci调查局,身边还跟着一位女警察。 “周队长,她是……”兰双英率先开口,目光落在那位女警察身上。 周队侧身介绍道:“她是张局在刑警学院的同学,姓郦,现在是我们的刑警队队长。” 郦队长看向众人,语气中带着赞许:“你们sci非常厉害,没想到成功破了这12个案子,很有意思。接下来,我会和大家一起见证办案过程。” 娜塔莎眼睛一亮,笑着开口:“这不就是我们当时的郦姐吗现在成了刑警队队长,恭喜啊!” 郦队长闻言笑了笑,解释道:“我这次来,是受他邀请。突然得知他当了局长,我就来接任这个队长了,没想到你也在这里。” 娜塔莎点头,语气认真:“无论怎样,你现在是队长了。但有一点,我们sci和以往还是一样的。” 正说着,又一个女人快步走进来,语气带着怒气:“郦雯,你要干什么呢” 郦队长脸色一沉,压低声音呵斥:“谁让你来sci的告诉你,别乱说话,更别举报我,你疯了吗我根本不认识你!” 那女人见状更加激动,瞬间大发雷霆,一边叫嚷着一边把手里的几张纸摔在桌上:“你不认识我这些你总该认吧!” 众人拿起那些纸翻看,上面的字迹潦草,内容零散,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几乎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那女人闻言,猛地从包里又掏出一张照片,狠狠甩在桌上:“合成的你自己看!” 照片上,郦队长的身影清晰可见,她身边还站着另一个人,两人似乎正并肩说着什么。 我拿起照片仔细端详片刻,抬眼看向那女人,语气平静却笃定:“行啊,你以为这样就能唬人这张照片分明是合成的,你看,郦队长和旁边这个人的光影角度都对不上,背景更是明显拼接的,两处的色调都不一样。” 那女人被戳穿后,脸涨得通红,猛地一拍桌子:“你胡说!这怎么可能是合成的明明就是真的!你们sci是不是跟她一伙的,故意帮她遮掩”她的声音尖利刺耳,带着毫不掩饰的愤怒,眼神死死盯着我,仿佛要喷出火来,“我告诉你们,别想蒙混过关!郦雯做过什么,她自己心里清楚!” 我皱着眉把两张照片并排放好,指了指边角:“行了,别闹了。你自己看,这两张照片左下角和右下角各有一个日期——一个是五年前,另一个是十年前。” 说着,我抬眼看向她,语气带着几分不耐:“把不同时间的照片拼在一起糊弄人,你疯了吗” 那女人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尖叫起来:“日期怎么了日期能说明什么!是她郦雯先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我不过是把证据摆出来而已!”她一边吼着,一边伸手就要去抢桌上的照片,“你们都是一伙的!故意挑刺想毁掉证据,我不会让你们得逞的!” 她的情绪彻底失控,手脚并用在原地打转,声音里带着哭腔,却依旧透着一股不肯罢休的蛮横。 郦队长深吸一口气,眉头拧得更紧,语气里满是压抑的烦躁:“我再说一遍,我根本不认识你。之前就算去过你说的地方,也从没见过你说的人。” 她盯着那女人,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无奈:“你到底在胡搅蛮缠什么从你进来就没说过一句像样的话,到现在我都觉得莫名其妙,简直无语。” 那个女的狠狠瞪着郦队长:“反正你迟早会受到报应。” 话音刚落,又一个记者走进来,扬了扬手里的照片说:“我手上呢,是那个伊主编在办公桌上的一个女的照片,背后写着:你在哪达拉瑞,这张女的照片还差另外一半。” 众人将照片与之前的线索对比,发现照片上原本缺失的另一半,对应的正是伊主编——原来伊主编和达瑞拉曾有过合照。 随后,那女的凑过来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却还是梗着脖子喊道:“不可能!这不可能……反正,事情肯定跟郦雯脱不了干系!”她眼神慌乱,语气却依旧带着一股执拗的认定,仿佛无论证据如何,都要把矛头指向郦队长。 我说:“行了,你不要说了好吗” 话音刚落,一名刑警快步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密封的箱子,沉声道:“我手上的是我们的张局长刚接到的一个恐吓箱。” 当我们打开这个恐吓箱,里面只有一张照片。 翻到照片背面,上面写着一行字:“张强,十年前的事件的真相是你做的”。 王思宁皱着眉,语气里满是疑惑:“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不管发生了什么,必须查清楚。” 当众人正盯着恐吓箱里的照片思索,我忽然在箱底又摸到了一张折叠的信纸。 展开后,上面的字迹凌厉,内容直指张局: 至张强(张局): 你以为现在当上局长就最厉害了十年前那件事,你心里清楚。告诉你,十年前的事件本就是你一手策划,而我的代号“永恒计划”,从现在起正式开始。 王思宁看着信上“永恒计划”四个字,眉头紧锁,语气里带着一丝凝重:“这么说,我们接下来就要和这个所谓的‘永恒计划’对上了” 我说:“当然,而且信里还附了一个地址:云江市上官路泰安村156号。” 话音刚落,我便起身:“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随后,我、王思宁、韩亮、杨海泽、寸寿生五人,迅速整装,朝着这个地址出发了。 我们五人抵达云江市上官路泰安村156号,站在门前对视一眼——这里会藏着什么线索 推开门,院子里静悄悄的,屋里空无一人。正疑惑时,我在院场的角落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箱子,尝试着一拉,箱子应声打开。 里面平放着一张泛黄的合照,翻到背面,上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字:“伊先生(主编)与家人”。 王思宁环顾四周,推测道:“这里应该是伊主编的家,说不定还有别的线索。” 我点点头,转身走进旁边一个小房间。在靠墙的柜子里,我发现了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后,里面放着一张女人的照片。翻到背面,上面写着两个字:“达瑞拉”。 韩亮眉头微蹙,看向众人:“我觉得,这个叫达瑞拉的人,现在在哪呢” 我沉思片刻,转而提出疑问:“目前还不清楚。不过,先想想另一件事——刚才那个女的,为什么要突然指责我们双峰警察局刑警队的郦队长” 韩亮顺着思路分析:“首先,那张照片明摆着是伊主编和达瑞拉的合照。其次,那个突然闯进来的女人,她怎么会知道这些内情我觉得,这里面肯定另有隐情。” 随后,我在柜子的夹层里又发现了两封信,信封上的寄信人都是“达东斯”,收信人则是“达瑞拉”。 第一封信 落款日期:1991年7月23日 (共10页,字里行间满是生活细节,记录着达东斯与达瑞拉的日常点滴) 瑞拉: 见字如面。 今天路过街角的花店,看到你最喜欢的白玫瑰开得正盛,买了一小束插在玻璃瓶里,摆在你常坐的窗边,好像你还在这儿一样。 上周你说想学织毛衣,我找隔壁李婶要了教程,她教了我最简单的平针,我试着织了个杯垫,丑得厉害,等你回来肯定要笑我。不过没关系,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学,你手巧,肯定一学就会。 前几天去码头接货,看到有卖新鲜的海鱼,想起你做的红烧鱼最好吃,就买了一条,结果自己炖得太咸,吃了两口就倒了,还是等你回来做给我吃吧。 对了,你上次说想去郊外的枫叶林,我问过了,下个月枫叶就红了,到时候我们请假去,带上相机,多拍几张照片。你总说我拍照技术差,这次我一定好好学,把你拍得漂漂亮亮的。 ……(中间7页均为类似的生活琐事,提及两人相处的细节、共同的计划,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时间不早了,信纸快用完了,就写到这儿吧。盼你早日回来,一切安好。 达东斯 1991年7月23日 第二封信 落款日期:2000年7月23日 (共20页,语气沉重,内容集中在1990年7月22日的事件,多次提及张局张强) 瑞拉: 九年了,这封信我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始终不知道该怎么开头。 你还记得1990年7月22日那天吗就是我们准备离开这里的前一天。那天早上,我去镇上买火车票,回来时看到张强——当时还是派出所的小干事,带着两个人闯进了我们家,翻箱倒柜,说我们窝藏了“可疑人员”。 我跟他们理论,被他推倒在地,额头撞在桌角上,流了好多血。他根本不听解释,只说有人举报,还威胁说要是不配合,就把我们当成同伙抓起来。你当时吓得脸色发白,紧紧抓着我的手,我到现在都记得你发抖的样子。 后来他们没找到所谓的“证据”,但还是把我们的行李翻得乱七八糟,临走时张强撂下一句:“别以为能安稳离开,这里的事没那么容易了断。”那天晚上,你哭了很久,说不想走了,怕连累我。 我一直不明白,我们从没得罪过谁,为什么会被他盯上直到后来我才隐约听说,他当时在为一个案子找替罪羊,我们恰好撞在了他的枪口上。这些年我一直在查,发现他靠着那件事踩了不少人,一步步爬到了现在的位置。 你失踪后,我疯了一样找你,可到处都没有消息。我怀疑……怀疑这跟张强有关。他当年做的那些事,肯定不想被人翻出来,而我们,就是知道太多的人。 ……(中间18页详细描述了1990年7月22日事件的细节,包括张强当时的言行、周围人的反应,以及这些年达东斯调查到的关于张强升职过程中的疑点,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达瑞拉的担忧和对张强的怀疑)…… 瑞拉,如果你能看到这封信,一定要小心。我会继续查下去,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弄清楚真相,也一定要找到你。 等我。 达东斯 2000年7月23日 我盯着那两封信上的日期,眉头紧锁:“这么说,十年前的事情,指的就是1990年7月22日” 顿了顿,我继续分析:“所以我在想,那个给张局寄恐吓箱的人,会是谁有可能是当年那件事的幸存者,也可能是知情者……目前还没法确定。” 王思宁看向我,问道:“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理了理思路,说道:“首先得理清楚时间线。张局是1995年从警校毕业的,毕业后接了他父亲的班,当时担任的是队长一职。所以十年前(1990年)的事,他父亲很可能知情,得去问问他父亲。另外,还有一点——我们现在的张局,是近两天才接手这个位置的” 就这样,我们从泰安村返回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张叔。张叔听完我们的叙述,沉默片刻后便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他的大儿子张强十年前,邻居家有个女孩总爱追着张强跑。 我梳理着线索,分析道:“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十年前的事,现在给张局发恐吓箱的人,有可能就是当年张家邻居家的那个女孩。但她怎么会知道伊主编的老家除非,达瑞拉和达东斯肯定各自藏着些秘密——可惜这两个人下落不明。再加上伊主编在上个系列结尾是被迫跳楼的,现在相关的知情人几乎都断了线,只剩下十年前张家邻居家的那个女孩了。” 就在我们围着张叔梳理线索时,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探头看去,只见一家三口被一个中年女人推搡着往门外走,男人护着怀里的行李,女人红着眼圈说不出话。旁边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攥着衣角,仰着小脸对那中年女人喊道:“姑妈,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家啊,你不能把我们赶出来!” 中年女人却冷着脸甩开她的手:“什么你们的家这房子早就是我的了!赶紧走,别在这儿碍眼!” 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让我们几人都愣住了——这家人的出现,会和我们正在查的事有关吗 我快步上前,亮出证件:“怎么了这是对了,我们是sci的,出什么事了” 女孩的父亲叹了口气,指着中年妇女解释:“这房子是我父亲传下来的,她是我姐姐,也就是孩子的姑妈,非要霸占这房子,把我们往外赶。” “原来是这样,”我看向中年妇女,“那你为什么要把他们赶走呢” 中年妇女翻了个白眼,语气刻薄:“我就是看不惯他们仨!尤其是他这个小女儿,做什么都慢吞吞的,拖拖拉拉,简直无语。就说写作业吧,那磨蹭劲儿,我看着就心烦!” 小女孩不服气地仰起头,脆生生反驳:“行了姑妈!你拿给我的都是高中重点,我小学还没毕业呢!你才是动不动就‘朕朕朕’地摆架子,自己做事慢吞吞,让人头疼!爷爷生前就常说你,你现在还来这儿闹——这里明明不是你的家,你自己有家,还想干什么再说了,这套房子爷爷早就说过要留给我们,不是给你的,懂吗慢吞吞的姑妈!” 正僵持着,一个中年男人快步走来,正是女孩的姑父。他见状赶紧上前拉住妻子,低声劝着:“好了好了,别在这儿闹了,跟我回家。” 可那中年妇女根本不依,被拉着还使劲挣扎,对着丈夫和侄女一家大发雷霆:“你拉我干什么我说错了吗这房子本来就该有我的一份!他们凭什么占着还有这小丫头片子,才多大就敢顶嘴,没大没小的!”她一边吼,一边试图挣脱姑父的手,场面一时又混乱起来。 姑父被她闹得脸色铁青,猛地甩开她的手,低吼道:“行了!你疯了是不是我真受够了,真想跟你离婚!你以为你有什么用一分力都不出!” 他喘了口气,越说越气:“再说了,我从家里拿出去的那些钱,你都挥霍到哪儿去了你疯了吗还有两年前那份研究项目的报告,竟然被你拿到手——当时差点就因为你,我的工作全毁了!要不是还有个备案,你以为这事儿能过去你呢除了惹麻烦,啥都不是!” 姑姑被姑父吼得一噎,随即梗着脖子辩解:“前两年什么两年前的研究项目……我是怕你有危险才那么做的!谁知道后来得了些钱,我就用那些钱买书了,给小侄女买了些试卷,让她多做做练习。” 姑父冷笑一声,眼神里满是不屑:“行了,我算明白了。难怪十年前你会被学校辞退,你这个所谓的‘老教师’——说到底就是反应迟钝,现在怕是职业病又犯了吧除了死磕那些书本试卷,你还懂什么” 小侄女听完,皱着眉嘟囔:“难怪呢!你买的全是高三的试卷,合着你以前教高三,就以为我也是高三学生啊我告诉你,我小学还没毕业呢!” 她梗着脖子,又强调了一句:“再说了,里面那房子,本来就是我们一家的!” 说完,她扭头就往屋里走。姑姑见状,立刻想追上去,却被姑父一把死死按住,动弹不得。 被姑父死死按住的姑姑挣脱不得,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在家属小院的院坝里撒起泼来——她一边蹬着腿,一边哭喊,索性直接打起滚来,引得周围邻居纷纷探出头来看热闹。 “你们都欺负我!这日子没法过了!房子被抢了,丈夫也帮外人……”她的声音尖锐,混着泥土的气息,把原本就混乱的场面搅得更难堪了。 姑父看着在地上撒泼的妻子,又气又无奈:“行啊你,别在这儿胡闹!他们怎么是外人小侄女的父亲是你亲弟弟!我看你真是精神混乱了!” 小侄女的父亲叹了口气,脸色凝重地补充:“确实,她这状态……恐怕又是受了十年前7月22日那次事件的刺激。” 听到“十年前7月22日”这个关键日期,我心头一紧,立刻追问:“那次事件具体是什么情况她当时也牵涉其中吗” 小侄女的父亲沉默片刻,缓缓道出了一些被尘封的细节…… 小侄女的父亲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将十年前的细节娓娓道来: “十年前,也就是1990年7月22日,我姐当时在江岩高级中学教高三,正是临考前最紧张的时候。那天下午,学校突然炸开了锅——有个学生家长冲到办公室,说我姐批改试卷时故意压低分数,还把学生的志愿表填错了,导致孩子错失了保送名额。” “我姐性子急,又好强,当场就跟家长吵了起来。后来闹到教务处,查来查去,发现志愿表确实有涂改的痕迹,但我姐一口咬定不是自己改的,说是有人动了手脚。可当时没证据,家长不依不饶,在学校门口闹了好几天,学生们也议论纷纷。” “学校为了平息事态,暂时停了她的课。她那阵子压力特别大,整天念叨着‘有人害她’,情绪越来越不稳定。没过多久,就被学校以‘精神状态不适合任教’为由辞退了。” “从那以后,她就变得特别敏感,一点小事就容易失控,尤其是提到‘高三’‘试卷’‘学校’这些词,反应就特别大……刚才闹成这样,估计也是又想起当年的事了。” 我们几人边听边记,笔尖在本子上沙沙作响——原来十年前的7月22日,这位姑姑在江岩高级中学经历过这样一场风波。 就在这时,仍在地上撒泼的姑姑瞥见了一旁的张叔,突然停止了哭闹,指着他尖叫起来:“张叔!您可得为我做主啊!您的儿子张强,就是他把我女儿害了!现在我女儿还一直关在家里头,不敢见人啊!”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愣住了——怎么又牵扯出“女儿”我们面面相觑,显然这又是一条没听过的线索。张叔的脸色也沉了下来,眉头拧成了疙瘩。 我站在原地,将所有线索在脑子里快速串联——小侄女父亲说的十年前姑姑在学校被辞退的风波,姑姑刚喊出的“张强害了我女儿”,还有给张局寄去的恐吓箱,以及两封信里提到的1990年7月22日…… 这些看似零散的片段,此刻突然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原来如此,”我喃喃道,目光扫过在场的人,“这所有的事,都绕不开十年前的那天。恐吓箱的事,姑姑的反常,甚至伊主编一家和达瑞拉、达东斯的关联,恐怕都能从这里找到源头。” 张叔愣了愣,忽然一拍大腿:“这么说……我大儿子张强当年是从江岩高级中学毕业的,后来才考上警校。这么算下来,十年前住在隔壁、总追着他跑的那个邻居家女孩,不就是这个闹事儿的女人的女儿吗” 我们闻言一惊——原来十年前张强的邻居家女孩,竟然就是眼前这个撒泼的姑姑的女儿。 这条线索一出来,所有人都愣住了。当年那个追着张强跑的小女孩,如今会是怎样她和给张局寄恐吓箱的人,又会不会是同一个 王思宁看着我们,眉头微蹙:“现在大体的框架算是理出来了吗不过还有个疑问——之前那个突然出现的女人,为什么要专门质疑现在的刑警队郦队长要知道,郦队长才刚到双峰警察局报道没多久。” 这话一出,大家都沉默了。郦队长是新来的,按说不该和十年前的旧案扯上关系,可那个女人的指责偏偏指向了他,这背后肯定藏着我们还没摸到的关联。 我顺着思路往下说:“你们想过没有,那个女人手里为什么会有伊主编的半张照片而且另一半达瑞拉的照片,是报社另一个员工在伊主编办公室桌子上发现的——这说明那张合照原本是完整的,被人剪成了两半。” 我顿了顿,加重语气:“所以我怀疑,那个女人先是从合照上剪下了伊主编的部分,又找了张郦队长的照片合成在一起,故意拿着这张合成照来质疑郦队长。她这么做,显然是别有用心,说不定是想把水搅浑,或者……是想让郦队长卷入这摊浑水里。” 王思宁皱着眉追问:“整个计划的源头不就是十年前的事吗可郦队长是女的,她又和十年前那件事有什么联系” 我立刻接话:“你忘了郦队长是张局(张强)的警校同学啊。”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反应过来——如果两人是同学,那十年前的事或许在他们读书时就埋下了伏笔,甚至郦队长当年可能间接知道些什么,只是我们还没察觉到。 所有线索如同缠绕的藤蔓,终于在十年前的节点上隐约露出了脉络——姑姑的女儿、张强的邻居、恐吓箱的寄送者、被合成的照片、郦队长与张强的同学关系……这些碎片正一点点拼凑出当年的轮廓。 至于那封长达二十页、记录着1990年7月22日与张局相关信息的信,达东斯究竟写下了哪些关键细节达瑞拉和达东斯的下落是否藏着更隐秘的关联伊主编的跳楼背后,是否还有未被揭开的胁迫 这一切的答案,都藏在时间的褶皱里。而我们,只需循着线索往下走,等待真相自行浮现。 后续如何,且拭目以待。 【序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