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敲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即便是孙权亲临,面对如此阵仗,怕也要心生怯意。 正思量间,赵云的声音解开了他的疑惑。 "文长,你怎会在此" 听到赵云对这个红脸长须汉子的称呼,诸葛川顿时恍然。 原来是魏延! 难怪远远望去,会将他误认为关羽。 在诸葛川印象中,三国中容易认错的人物,除了皆爱银甲白袍的赵云与陈到,就属关羽和魏延最为相像。 有趣的是,魏延还是关羽的忠实追随者。思及此,诸葛川已随赵云踏上了岸边的木板。魏延的目光在年轻谋士身上略作停留,这才回答赵云的疑问: "子龙,主公与两位军师、关将军、翼德将军都去北面接人了,临行前将江陵托付给我。"他顿了顿,"方才正在城门巡视,听闻你从江东归来,便急忙赶来。" 魏延言毕,目光灼灼地望向诸葛川。 "这位想必就是诸葛军师的公子。" "果真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如同赵云初见时那般,魏延对这个年轻人也流露出几分亲切。 然而, 令他面色骤变的是, 诸葛川对他的客套话恍若未闻, 久久不曾应答。 素来心高气傲的魏延岂能容忍 当即冷哼一声。 果然, 自己与诸葛家的人就是八字不合, 不论是面对诸葛军师, 还是这个尚未正式认养的义子, 皆是如此。 一旁的赵云察觉魏延脸色不豫, 再看诸葛川神游天外的模样, 不由得扶额叹息。 相处多日, 他太了解这孩子陷入沉思时的状态了。 偏偏在这紧要关头走神。 为避免误会加深, 赵云连忙打圆场:"文长见谅,这孩子初来南郡,难免拘谨。" 说话间, 暗中用手肘轻推诸葛川。 殊不知, 此刻诸葛川脑海中反复回响的, 是魏延那句"主公与军师等人亲赴北境迎客"。 对旁人而言或许寻常, 但对穿越而来的诸葛川来说, 这句话暗藏玄机。 此时正值建安十六年, 究竟是何等人物, 能让坐拥大半个荆州的刘皇叔, 带着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一同远迎 益州别驾张松,张永年! 正是那个在曹操处备受冷落、又因相貌遭人嘲笑的张松。 正当诸葛川陷入沉思之际,忽然察觉有人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 他转头望去,见赵云面带苦笑,而魏延的脸色则阴沉难看。 略一思索,诸葛川便明白自己方才无意间怠慢了魏延。 他本想立刻赔礼道歉,可看到魏延的神情,便知此刻再说什么,恐怕也难以挽回初次相见留下的糟糕印象。 既然如此—— 诸葛川心念一转,决定换种方式。 若言语无法缓和局面,那就以实力让这位桀骜的蜀汉将领心服口服。 他略作沉吟,轻声问道:“魏将军,刘皇叔与我父亲及几位叔伯前去相迎的,可是益州别驾张松张永年” 此言一出,魏延果然神色骤变,惊疑不定。 这也不怪他—— 刘备此行前往南郡与江夏边界迎接张松,乃是机密之事,知情者皆是心腹文武。即便是魏延,也仅在出发前夕才得知详情。 如今,一个“小子”竟能随口道破,魏延不禁怀疑军中有人泄露了机密。 他当即转向赵云:“子龙,莫非是你——” 话未说完,魏延猛然顿住。 六日前,赵云启程前往江东迎接那名少年。 江陵方面得知张松动身前往荆州的消息,则是在两天前。 四天的时间差,赵云如何能知晓 想通这一切后,魏延脑中浮现一个荒谬的念头—— “难道……” “这少年仅凭我刚才的只言片语,就推断出 !!!” “若真是如此……” “此子简直妖孽!” 此刻,魏延望向诸葛川的目光中满是震撼。 诸葛川对魏延的反应颇为满意,但他并未显露得意之色。 他趁着魏延惊愕之际,拱手致歉:“方才因思虑要事怠慢了将军,还望……” “将军宽恕!” 先以强势,再施怀柔。 诸葛川进退得当,悄然化解了与魏延之间的嫌隙。 魏延见状,立刻明白自己竟被一个少年拿捏了。 “公子猜得不错!” “主公确实去迎接益州张松张永年了,不过……” “末将很好奇,你是如何推断出来的” 此刻的魏延尚未成为日后那位狂言“若曹操倾国而来,我愿为大王拒之;区区十万之众,我愿为大王吞之”的汉中大将。 他虽性格孤傲,却并非不通人情世故。 只不过,他的世故只留给值得他敬重之人。 若不入他的眼,他便不屑一顾。 面对魏延的询问,诸葛川淡淡一笑,抬手指向魏延。 三十八 “这些,难道不是将军亲口告诉我的么” “川儿虽在刘皇叔抵达荆州前便随双亲迁往江东,但对天下大势,倒也略知一二。” 略作停顿后,诸葛川迎着魏延沉思的目光娓娓道来。 “据川儿所知——” “益州牧刘璋继位以来,便与汉中太守张鲁积怨甚深。” “不仅诛杀张鲁之母与胞弟,更屡次企图剿灭张鲁,欲将汉中重新纳入版图。” “奈何张鲁以五斗米教为根基,在汉中风生水起,一时难以铲除。” “今岁开春......” “川儿更偶然获悉,益州上将庞羲与汉中军数度交锋皆溃败,折损兵马之余,反令张鲁摆出进犯西川四十一郡县之势。” “以刘璋优柔寡断的性情,必会遣使外求援军。” “当今天下,曹操雄踞北方,势不可挡。益州内部又多有主和派,依川儿之见,刘璋定然派使者前往许都向曹操求援。” “而那使者,必是张松无疑。” 魏延见诸葛川如此笃定,并未尽信。 他沉吟片刻,反问道:“公子何以断言使者必是张松莫非不能是刘松、李松之流” 诸葛川从容应答: “只因......” “刘璋继位后,军政倚重庞羲等武将,文治则仰赖不过三人。” “其一乃益州主簿黄权。” “其二为益州从事王累。” “至于这第三人......” “正是方才提及的别驾张松。” “然——” “黄权、王累皆是宁折不弯的直臣,若遣此二人面见曹操,恐难成事。” “张松则不然......” “此人口若悬河,更有过目不忘之能。” “作为益州少有的主降之人,他自然是出使曹操的不二之选。” “但此人性格孤傲,不知进退,又因相貌特殊对他人评价极为敏感,到了曹操处必会因此 。” “如今来到荆州,定是在曹操那里碰了钉子。” 说到这里,诸葛川加重语气重复道: “必然是碰了钉子!” “此刻曹操正与西凉马超、韩遂决战在即,怎会有闲心理会远在益州的刘璋。” “即便见了面——” “以他的性子也只会惹恼曹操,说不定三言两语就被打发走了。” 诸葛川在魏延面前侃侃而谈。 这番分析细致入微,仿佛亲眼所见。 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 魏延被他说得哑口无言。 不仅无言以对,更从他话中得知了刘备未曾提及的张松内情。 此刻。 虽然魏延尚未向刘备求证这番话的真伪,但在他看来...... 应当 不离十了。 "此子当真非同寻常!" 魏延暗自感叹。 正当他思索该如何应对诸葛川时。 北面地平线上出现一队人马。 "主公回来了!" "快开城门迎接主公!" 听到喊声。 魏延朝来人的方向望去。 看清正是迎接张松归来的刘备一行时,他当即有了决断。 "子龙,公子!" "随我去城门迎接主公!" 江陵城门外。 诸葛川立于魏延、赵云身后,目光投向策马而来的刘备一行人——张松、关羽、张飞皆在其列。他细细打量着这些面孔,神色间透着几分兴味。 有些是旧识。 譬如养父诸葛亮与庞统。早年间,他随生父诸葛谨迁居江东前,常与这二人往来。庞统更是家中常客,每每与诸葛谨纵论天下大势。直至江东定居,联系方渐疏淡。 有些却是初逢。 如关羽、张飞,又如张松。 张松此人,若非知晓后世之事,他怕是闻所未闻。至于关张二人——本该在孙刘联军抗曹时得见,偏生诸葛谨以战凶险为由,战前便将诸葛川兄弟并家眷送往会稽郡安置。 故而他敢对天起誓:穿越十二载,今日方始得见关张真容。 若说观感 关羽面如重枣倒不夸张,却也不过似后世高原居民常见的红润;张飞却是真黑——反正诸葛川活到如今,还未见过比他更黝黑的面庞。 刘备却是例外。 既非旧识,亦非初见。 上一回,正是刘备赴江东迎娶孙尚香之时。 那时,诸葛川也犯了与曹操相似的毛病。 他的目光只在刘备身上稍作停留,便不由自主地转向了卸下戎装、换上红妆的孙尚香。毕竟,弓腰姬出嫁的场面难得一见,更遑论她会有再嫁、三嫁的可能。若不多瞧几眼,他自己都觉得亏了。 可惜,那时的他年纪尚轻,根基浅薄。前三国时代的美女们,他最多只能远观欣赏,想要亲身指点她们的才艺,根本毫无机会。 好在后三国佳人亦不少,倒也能稍稍弥补他的遗憾。 只是苦了随刘备前往江东迎亲的赵云——当时的诸葛川只顾着欣赏孙郡主的出嫁风采,全然将他忽略。再加上赵云未穿标志性的银甲白袍,在嘈杂的迎亲队伍中,诸葛川能认出他才怪。 以至于三日前,赵云在江边迎他时,诸葛川还以为那是两人的初次相见。他心想,这大概是自己第一次见到……嗯,活着的赵云。 …… 就在诸葛川暗自思忖的片刻,刘备一行已至城门前,纷纷下马。 刘备更是紧握张松的手腕,神态亲昵,似要与其携手入城。 见此,魏延当即上前一步,抱拳行礼:“末将恭迎主公归来!见过张先生!” 他语气恭谨,一身威武气概,为刘备在张松面前挣足了面子。 “是文长啊!”刘备闻声,温言勉励道,“我不在的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说罢,他便欲将注意力重新转回张松身上。 然而,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刘备的目光掠过魏延,掠过赵云,最终定格在队伍末位那个清川儿出尘的少年身上。 这个细微的动作,立即引起了随行众人的连锁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