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敲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子不除,后患无穷!" 这是贾诩对诸葛川的最终定论。 随即他将信笺转交程昱。深知贾诩眼光的程昱立即逐字研读,果然在片刻后同样以八字慨叹: "胸襟气度,令人叹服!" 尚未阅信的曹仁闻言色变: "二位可知此言分量!" 程昱未作回应,直接将信转呈荀攸。这位谋士品读后颔首道: "后患无穷与令人叹服俱是确评,然在下所见......" "此乃攻守兼备的 韬略!若他日坐镇中军,统御三军......" "当有'武安'之资!" 荀攸所言"武安"并非比拟白起、李牧等封君,而是取这二字本意——以兵戈定乾坤,撑社稷擎天柱。 曹仁终是按剑而起。 “公达,怎么连你也神神秘秘的,不就是一封信吗” 话音刚落。 曹仁不等荀攸递上书信,直接上前一把夺了过来。 展开信纸,瞪大了眼睛仔细阅读,生怕漏掉一个字。 许久之后,原本急躁的曹仁突然沉默下来。 他长舒一口气,默默将信放回曹操面前的桌案上。 “主公!” “末将自愧不如。” “这封信对于识字之人来说,其威……” “更胜刀剑!” 曹操见曹仁如此态度,欣慰一笑。 “子孝,知道差距是好事,可怕的是无知和狂妄!” “你有这样的觉悟……” “等关中战事结束,你回荆州驻守时,我也能安心了。” 勉励完曹仁,曹操的目光转向程昱、荀攸、贾诩三人。 “看来你们三人和我想法一致!” “既然如此!” “立刻传信许都!” “派人把徐元直和刘备的两个女儿送过来,和他们交换人质。” “务必换回乐进和钟繇!” 说完,曹操起身拍拍衣袍,对外喊道:“备马!” “我要再去会会那诸葛川!” …… 片刻后。 城头上的诸葛川远远望见曹军营地中,曹操单骑来到关下。 “伯治,可否出关一叙!” 曹操亲自喊话,向诸葛川发出邀请。 站于诸葛川旁侧的马超立即进言道:"伯治,勿要落入曹操设下的圈套,有话在城楼与他讲明便是。" "何须出城相谈!" "我等据守关内,若敌将暗藏祸心,恐救援不及。" "这......" 潼关城门早已被巨石封死。 即便马超此刻命人清理门洞,没有个把时辰决计无法疏通。 倘若诸葛川执意赴曹操城下之约...... 唯有—— 借助吊篮垂落。 而吊篮仅容两三人,若曹操背信毁约...... 诸葛川的处境不言而喻。 韩遂亦出声劝谏。 "诸葛先生三思!" "曹贼狡诈,在城头对答即可。" 面对二人阻拦,诸葛川淡然摆手。 "孟起、韩将军不必忧心。" "曹操断不会取我性命。" "备好吊篮便是,某去去即返。" 言罢已迈向城堞。 "伯治!" 黄忠蓦然现身。 横臂拦住去路,眉头深锁。 "黄老将军无虑。" "至多不过被曹操掳回许昌。" 诸葛川忽展笑颜。 "听闻曹家几位千金姿容绝世,一见何妨" "待主公、家父与诸位攻破许都,说不得某还要娶个曹氏女郎。" 这番戏言令众人啼笑皆非。 "末将随伯治同往!" 张苞按剑挺身而出。 他紧握一面足以遮蔽大半个身形的巨型盾牌。 众人见张苞此举,纷纷颔首示意。 若有这手持巨盾的猛将相伴, 纵使突发意外, 亦能为诸葛川赢得退至关墙之下、登上吊篮的宝贵时机。 这面坚盾, 更可抵御敌军箭矢的袭杀。 若追击之敌胆敢踏入潼关 射界, 城头守军自当教他们领略, 何为箭雨倾盆。 诸葛川望着张苞眉宇间的执拗,察觉众人忧虑,终是应允:"也罢!" "便由兴国随我同往!!!" 片刻之后, 二人乘着吱呀作响的吊篮,自潼关城头缓缓垂落。 行至距曹操六十步处, 张苞猛然驻足。 此距精妙—— 既可在曹军暴起发难时及时护持, 又足以令曹操心安。 战马之上, 曹操凝视信步而来的青衫谋士,忽地翻身下鞍。 落地时, 竟解下腰间青釭剑留于马鞍。 "哈!" "伯治,孤原以为你会据守不出。" 说话时,枭雄眼中欣赏之色愈浓。 对诸葛川腰间佩剑, 竟是视若无睹。 仿佛毫不担忧, 这白衣书生会骤然拔剑相向。 听闻此言, 早将曹操弃剑之举收入眼底的诸葛川, 眉梢微微一动。 (行文至此,忽闻满堂喝彩) 《剑指孟德》 曹营外,青衫客按剑而立。 “孟德相邀,岂敢不来” 铁鞘轻转,刃出如龙。 寒芒乍现—— 青釭抵喉。 “将军解剑赴会,就不怕……”诸葛川剑锋微挑,堪堪点中对方咽前三寸,“某做个弑帅的狂徒” 身后曹仁刀鞘已震,许褚臂上青筋暴起。 曹操却抬手压住满营骚动。 “你会吗” 四字落地,营前黄沙倏静。 “啧。” 剑客忽地撤刃回腕,青光划弧没入土中。 “无趣。” 他甩袖转身,青釭在身后嗡鸣不止。 诸葛川嘴上是这么讲,脸上却丝毫不见担忧曹操落败的神情。 他走到曹操面前,径直盘腿坐在地上。 "曹将军可是应允了在下的提议" "嗯!" "想来是同意了,不然也不会特意召见在下。" "那么..." 诸葛川嘴角微翘,"能否请曹将军告知,贵军何时撤兵" 见诸葛川这般做派,曹操朗声大笑,也学着他的样子席地而坐。 "姑且算答应你的条件吧!至于退兵时间..." "伯治这是在打探我军机密再者..." "你怎就确信我曹操定会撤军" 曹操并未正面回应,反倒反将一军。 诸葛川闻言,抬手指向身后的潼关。 "曹将军若不退兵,莫非打算带着二十万大军在此看风景" "潼关景致虽佳..." "但..."他意味深长道:"恐怕不值得将军放弃中原要务,在此虚耗光阴吧" "关中失守尚可复得..." "若中原因将军不在而出乱子..." "那才是真正的覆水难收!" 最后他直视曹操: "不知曹将军..." "以为在下这番话可有道理!" 潼关城下,曹军营门前。 曹操望着侃侃而谈的诸葛川,突然抚掌大笑。 "啪啪啪!" 三年前,曹操驻军长江边时,目睹东吴军容整肃,曾发出这样的感叹:"生儿子就该像孙仲谋"。 今日听完诸葛伯治的言论,曹操忽然觉得:"那孙权也算不得什么,应当改成——生儿子就该像诸葛伯治!可惜啊!我那儿子曹丕比起伯治,实在差得太远。" 诸葛川闻言脸色一沉,心中暗骂:好端端说着话,这曹老板怎么还骂起人来了要真给你当儿子,岂不是要学吕布"三认爹" 虽知曹操是在夸赞,他还是忍不住回敬道:"曹将军此言差矣。在下观曹丕公子...颇具 之相!或许您未竟的事业,将来会由他完成。至于您说的'生子当如'这话...在下觉得还是让孙权继续当您儿子更合适,我不习惯改姓!再说..." 他自嘲地笑了笑:"'曹川儿'这名字实在难听,倒是'曹权'还算顺口。"顺便还揶揄了一把未来那位"大魏吴王"。 曹操听罢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大悟。 明白了诸葛川话中暗含的深意。 "哈哈哈!" "伯治莫非以为我曹操会效仿丁原、董卓之流,随便认人作义子" "若是吕布那等人物......" 说这话时曹操故意停顿片刻,眼中闪过戏谑之色。 "我倒是要犹豫三分,毕竟谁也不想被义子砍了脑袋。" "但——" 他意味深长地看向诸葛川。 "若是伯治这般妙人......" "我曹操倒不介意当一回义父!!!" 难得有机会揶揄诸葛川,曹操自然不会放过。 说罢。 又是一阵爽朗大笑。 仿佛要将这些时日战事中的郁结。 在此刻尽数宣泄。 潼关城头。 马超、韩遂等人闻声侧目。 人群中。 马谡望着与曹操谈笑自如的诸葛川。 想到自己年长却不及对方,不禁暗自叹息。 同是读书人。 差距竟如此之大! 他甚至觉得。 即便是诸葛亮、庞统亲至。 也未必能如诸葛川这般从容应对。 诸葛川无暇顾及身后马谡的想法。 只是无奈地看着笑得开怀的曹操。 等这位刚解锁"生子当如孙仲谋"新用法的奸雄笑够。 好在。 曹操很快收敛了笑意。 "伯治所言极是!" "确实该撤军了!" "待交换完人质,即刻班师回许都!" "再耽搁下去......" "只怕江东孙权和荆州刘备要坐不住了。" 曹操坦然承认了诸葛川的分析。 甚至主动告知了具体撤军时间。 这份磊落。 反倒显得格外真诚。 若马超在此,曹操或许会虚与委蛇。 但面对诸葛川这般睿智之人, 任何敷衍都难以蒙混过关。 见曹操直言不讳,诸葛川亦淡然一笑: "倒是巧了!" "待曹公退兵之际,川儿也准备返回荆州。" 他轻抚长须, "或许关中别后,你我重逢之地......" "将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 言谈间,他刻意加重了"将军撤兵之后"六字, 暗中警示曹操莫要故技重施,杀个回马枪。 曹操洞悉其弦外之音, 却未正面回应, 只是慨然长叹: "伯治啊,今日与君一席话, 倒让孤想起一桩往事——" "那应是建安四年的事了......" "细细算来,已是十余年前的旧闻。" "那时玄德公尚未有今日气象, 刚失徐州,暂居孤帐下。" "有日酒至微醺,忽见天际阴云密布, 俄而电闪雷鸣,似有苍龙舞空。" "孤与玄德凭栏观之, 遂以龙喻人,煮酒论英雄......" "当时玄德历数袁绍、袁术、刘表、 孙策、刘璋、张鲁、张绣、韩遂等人," "皆被孤一一否决。" "你可知......" 曹操目光灼灼看向诸葛川: "孤最终说了什么" 这段尘封往事, 当世之人罕有知晓。 作为穿越者的诸葛川,对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典故了如指掌。 他轻笑道:"在曹公眼中,袁绍之流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袁术、刘表更似看门之犬。" "当日在雷鸣电闪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