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敲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孙氏微微颔首,与送行的孔明、云长、翼德等人依次辞别,方转身踏上等候多时的江东战船。 元叹似恐玄德反悔,匆忙作别后便登船离去。唯独作为副使兼江东代都督的子敬,始终从容不迫。 临行之际,他望着这位常在挚友子瑜府中得见的晚辈,含笑唤道:"伯治!" "他日若有闲暇,不妨多来江东走动。" "吴侯对你这大破曹贼的少年俊杰,可是颇有相见之意啊。" 听得子敬戏言,诸葛川对这位在江东时常往来的现任都督回应道:"鲁伯父放心!" "待侄儿奉皇叔之命迎接夫人归返之时,定当正式拜会吴侯。" 诸葛川语带深意地答道。 彼时—— 他毫不介意亲率铁骑踏破江东,再使人擒来吴侯孙权相见。 子敬未能察觉话中玄机,心中只觉惋惜。他深知:此番郡主返归江东,多半要被充作人质牵制玄德,软禁在所难免。 如此情形下,伯治如何能迎回郡主 然面上仍笑应:"甚好!" "届时莫忘来寒舍一叙,你伯母也常念叨,说怎不见你这孩子常来走动......" 子敬提及内人的絮语,毫不遮掩两家亲厚。对此,无论是玄德、孔明,还是元直、士元等人,皆未露半分不豫。 他们心里清楚,鲁子敬与诸葛谨素来交情深厚。 更重要的原因是—— 诸葛川始终谋划着要彻底摧毁江东! 在他心中,覆灭江东甚至比收复中原、消灭曹操更为紧要。 江边浪涛依旧翻涌。 时值十一月,天地间已添了几分寒意。 冷风吹拂间, 隐约透出严冬将临的肃杀。 感受着钻入袖中的凉风, 诸葛川收回望向鲁肃、顾雍与孙夫人所乘战船的目光,随刘备返回江陵城。 此后数日, 作为南郡核心的江陵城,如同冬眠的兽类般陷入沉寂。 众人各司其职: 马钧废寝忘食地赶制新式织机, 誓要尽快呈给刘备,报答知遇之恩。 诸葛川曾几次登门寻他, 却在解答完几个问题后, 被嫌"碍事"的马钧直接轰出门外。 自关中归来的黄忠虽不像马钧那般癫狂, 却也未曾闲歇—— 他所有心思都倾注在郭淮身上。 原来, 经诸葛川与张苞牵线, 在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庞统、魏延等人见证下, 丧子无后的黄忠将郭淮收为义子。 名义虽为义子, 但凡见过黄忠对待郭淮的人皆明白, 这位老将军实是把他当作亲生骨肉抚养。 而郭淮, 从来不是薄情寡义之徒。 文风变更版: 拜黄忠为义父当日,他便搬入黄府,侍奉黄忠与李氏如亲生父母。 关羽似从刘备、诸葛亮处得知益州之计——"遣武将助刘璋平定张鲁",明白自己将替刘备为入川先锋。这些时日,他整日扎在军营操练南郡兵士。 庞统与关羽形影不离。 凤雏铁了心要随关羽左右,誓夺益州首功。 如此"争锋"之下, 连淡泊名利的赵云也忙碌起来—— 清晨以童渊秘制药汤为姜维淬体筑基,指点枪法; 余下时光, 不是向徐庶讨教,便是向诸葛亮请教镇守荆州之策,学习制衡曹魏、东吴之法。 赵云这般举动令诸葛亮惊讶,继而欣然倾囊相授荆州防守精髓。 九岁的姜维 痛且快乐着。 天未亮便随赵云练枪淬体, 晌午随诸葛亮习 韬略, 入夜回赵府巩固枪技, 睡前再泡药浴。 少年累极时,常瘫在木桶中昏睡, 直至晨光微露,又启新一日砥砺。 比起根基尚浅的姜维, 郭淮因黄忠舍颜相荐, 既能习龙雀刀法, 更可随时求教关羽、张飞、魏延等人武艺, 兵法亦有名师指点。 黄忠请来了徐庶和庞统,二人时常指导郭淮武艺谋略。 诸葛川早已预料到这般情形。 文有蜀汉谋士徐庶,凤雏先生庞统亲自点拨; 武得黄忠传授箭术,更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指点枪法——如此栽培下的郭淮,未来成就必将超越历史上那位曹魏名将。 或许最终仅在诸葛川与姜维之下。 然而...... 当众人都忙于军政要务时,诸葛川却发现自己竟成了最清闲的人。 唯一与他相关的事便是刘莹。 刘备曾暗示:待诸葛川成年后便可迎娶这位宗室之女。 更隐晦表示: 若将来马超归顺,大婚之日同时迎娶刘莹与马云禄亦无不可。 换言之—— 这位汉昭烈帝给未成年的少年画了张 的大饼。 饼面绘着双姝倩影, 饼底还题着"左拥右抱"四字...... 直教诸葛川心痒难耐, 却又被拿捏得动弹不得。 除却此事, 其余军政要务确与他无关。 每日不过两件事: 要么带着王异之女赵英尝遍江陵小吃, 要么领着童年跟班向宠游荡街巷。 非是他愿虚度光阴—— 眼下刘备麾下卧龙凤雏济济, 荆襄之地又不需新生代插手, 反倒显得人才过剩而疆土不足。 诸葛川甚至开始期盼: 张松快些说服刘璋, 好让孟达前来商议取蜀大计。 可惜...... 建安十六年的初雪已至, 益州使者仍杳无音信。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冬。 腊月十二,天光未亮。 诸葛川推窗时,北风卷着雪粒扑面而来。 铅灰色的云层下,鹅毛大雪被风撕成碎絮,打着旋儿覆盖了整座江陵城。檐角、树梢、青石板路,全裹上了寸许厚的银白。 "倒是应了那句老话——" 他刚缩回探向窗栓的手,忽听院中爆出脆生生的欢笑。只见赵英裹着臃肿棉袄,正深一脚浅一脚在雪地里扑腾,活像只撒欢的狸奴。 "诸葛叔快来!"小丫头鼻尖冻得通红,却抓着雪团朝他挥舞,"咱们垒个比门廊还高的雪罗汉!" "等着。" 诸葛川套上母亲缝的夹棉袍子,顺手将父亲那件鹤氅往肩头一甩。推开门的刹那,寒风挟着雪沫灌进衣领,他却连眼皮都没眨—— 前世在陇西戍边时,三九寒冬也不过单衣加件羊皮袄。莫说眼下这点风雪,便是天山口的白毛风,他照样能光着膀子练五禽戏。 偏生这天...... ( 诸葛川刚踏出房门没几步,还没来得及走到赵英面前陪她堆雪人…… 远处,母亲的丫鬟环翠匆匆跑来。 “公子!门外有位老道长求见,奴婢已将他请到大堂。您要见吗若不见,奴婢这就让他离开!” 环翠跑得急促,停在诸葛川身旁时,胸口微微起伏,原本平坦的衣衫竟有了些许弧度。 “环翠姐,不必如此慌张。” 诸葛川安抚了一句,心中却浮起一丝疑惑。 老道士自己唯一与道门有过交集的,怕是只有途经汉中那次吧…… 带着疑问,诸葛川走向府中大堂。 不多时,当他踏入大堂,抬眼便望见一名身着水火道袍、手持拂尘的白发老道背对自己而立。 未等诸葛川开口,左慈已察觉动静,蓦然转身。 看清诸葛川面容的瞬间,左慈瞳孔骤缩,脸上难掩震惊。 “死而复生之相!” 失神之下,他脱口而出。 ...... 左慈彻底失了方寸。 仙风道骨的气度荡然无存。 作为当世寥寥无几的道门宗师,他深谙星象面相之术,堪称世间罕有。 可左慈万万没想到—— 他一时兴起去探望诸葛川,却意外目睹了一种世间罕见的奇特面相。 诸葛川明明好端端站在他面前...... 然而。 诸葛川脸上呈现出的那种"精气神相融却相互冲突"的奇异征兆,绝非幻觉。 对常人而言。 精、气、神三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三者间的联系可谓密不可分。 "精"是生命根基,"气"是生命能量,"神"是生命外显。 因此。 精满则气足! 气足则神旺! 反之亦然。 精虚则气弱,气弱则神衰。 据左慈所知。 除这两种常见情形外,第三种情况仅见于垂死之人。 譬如回光返照。 将死之人"精气"已然耗尽。 而"神"却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强盛起来。 此刻在左慈看来...... 诸葛川展现的是第四种情形。 也就是。 既具备常人"精气神"相合的特征,又呈现出"精气神"相互矛盾的状态。 具体而言。 诸葛川的"精气"与他年龄相符,正是少年人该有的状态。 但。 诸葛川的"神"却过分强盛。 俨然一位睿智通达的中年人。 以至形成"神"压制"精气"的态势。 这般情状。 与临终之人的回光返照极为相似。 区别在于。 将死之人精气消散,诸葛川却是精气充盈,生机勃勃。 面对这种面相,左慈除了想到"死而复生"外,实在无法找到合理解释。 同时。 他也终于明白为何半月前会突然观测到"紫微星移位,应验在荆州"。 大汉王朝已延续近四百年光景。 这般异数命格之人并非没有先例, 譬如那篡汉自立的新朝 莽。 "此子莫非是第二个王莽" 左慈端详着诸葛川,思绪万千。 此时厅堂门前, 诸葛川心中的震惊丝毫不亚于左慈。 身为穿越者, 这本是他绝不可告人的秘密。 未料想这道士竟能一眼洞穿。 所谓"死而复生之相", 不正暗指他穿越重生的经历 惊叹之余, 一股凛冽杀意自心底涌现。 这秘密本该带入坟墓, 至多在弥留之际告知子孙。 岂能容外人勘破 这道士实乃意外之患。 "好个无礼的方士!" 诸葛川表面含笑质询: "这'死而复生'之说, 可是在咒本公子短命" 实则杀心愈炽。 他已决意不论代价, 今日定要留下这道士性命。 左慈察觉其语中锋芒, 暗自叫苦不迭。 修道之人最忌沾染"异数"因果。 这类命格之人, 若欲逐鹿中原, 必成一方雄主; 若无心权势, 亦能位极人臣。 其命途变幻莫测, 非寻常可度。 抉择全系于此人一念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