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速去准备!” 待二人离去,林辰转向徐庶赞道:“元直谋划荆襄可谓精妙——说动蒯氏,挑动蔡瑁与刘表相争,使我坐收其利。” “取荆州之功,当以你为最。” ( 徐庶微微摇头:“蒯家兄弟皆是精明之人,早已有心投靠明公,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全赖主公用兵如神,连战连捷,令敌闻风丧胆。” “刘表所为与主公差之不远,然其势单力薄,终成跳梁小丑,众叛亲离。” “自古弱肉强食,此乃天理,亘古不变。” “正因明公威震四方,纵使蒯氏兄弟对政令有所保留,亦不得不隐忍退让。” “相较之下,苟且偷生总比自取 明智。” “属下不过是稍作引荐,实在微不足道。” 林辰朗声笑道:“元直过谦了。” “依你之见,其余世家当如何处置” 徐庶心中一凛,果然林公从未打算轻饶这些人。 略作沉吟后,他正色道:“此等墙头草今日归顺,来日必会倒戈。” “主公行事不必顾虑其颜面。” “顺我者生,逆我者亡!” “这些人在荆州之战 力尚不及千分之一,岂有讨价还价之理” 林辰眼中赞许之色愈浓:“元直此言深得我心。” “归降可以,但需付出代价。” “我要收缴其八成家财,并所有田产。” “你以为如何” 徐庶闻言色变,虽料到条件严苛,却不想竟如此狠绝。 八成家资对这些世家而言,无异于剔骨剜心。 “主公,此事可否延后再议” “至少待荆州局势稳定,再行此策” “若急于一时,唯恐......” 林辰打断道:“你是怕他们联手反扑” 徐庶默然颔首。 林辰唇边泛起森然冷笑:“元直,我倒盼着他们起兵 。” “正因如此,我才有他们的道理。” “强盛帝国的崛起,每个脚印都需稳稳落下。” “你可知我身为主上,为何坚持亲力亲为” 徐庶一怔:“属下不解!” 林辰负手而立:“读破万卷书,走遍万里路!” “若不亲自丈量山河,如何筑牢帝国根基” “蚁穴可溃千里堤,你永远猜不到长城会从哪段崩塌。” “莫非秦始皇能预见大秦二世而亡” 徐庶瞳孔微颤,未曾想主公的格局远胜预期。 纵马四海不辞艰辛,只为夯实王朝的地基。 说来轻巧,但世间几人能忍鞍马劳顿 他眸中敬意汹涌:“主公之志,当世无双。” “能追随左右,庶三生有幸。” 林辰朗声大笑:“只怕结局难遂人愿。” “蒯良太过精明,纵使我提此要求,蒯家仍会应允。” “这等于是他把脸凑过来,我怎好甩巴掌” “但其他世家,可没这等眼色。” “元直,可知我要你做什么” 徐庶眸光湛亮:“主公需查明各世家底细,盯紧他们是否私藏财物。” 林辰颔首:“正是。” “人心总有侥幸与贪念。” “夜刃必须盯死,不容差池。” “此外,还要理清世家间的宿怨。” “最知底细的,往往是生死仇敌。” “可明白” 徐庶肃然抱拳:“主公放心,绝不让半两银子隐匿民间。” “属下这就去城中安排,先行告退。” 林辰摆袖道:“唤门外候着的蒯良进来,我与他叙话。” “诺!” 徐庶恭敬行礼后转身离去。 院外,蒯良垂手站立,神色谦卑。 他不解林辰为何独留自己。 见徐庶走出,蒯良上前低声问道:"元直,主上可要见我" 徐庶颔首:"主上正候着你。" 蒯良整了整衣冠,迈步向前。 忽又止步回头:"可否指点一二" 徐庶沉吟片刻,缓声道:"从者生,叛者亡。" 说罢匆匆离去,背影消失在廊角。 蒯良霎时脊背生寒,恐惧漫上心头。 此刻他才惊觉,蒯家尚未真正脱险。 厅内,蒯良深施一礼:"拜见主上。" 林辰虚扶道:"子柔先生不必多礼。" "荆州能定,多赖蒯家之力。" 蒯良连忙躬身:"主上雄才大略,纵无蒯家襄助,荆襄九郡亦当归于麾下。" "蒯家不过略尽绵薄,岂敢居功。" 林辰含笑道:"知进退,识时务,方为智者。" "若狂妄自诩,死期不远矣。" "子柔以为如何" 蒯良肃然应道:"主上明鉴。" "处世当敛锋芒,张扬必招祸端。" 林辰忽问:"依子柔之见,荆州世家当如何处置" 蒯良心头剧震,霎时明悟徐庶警言。 稳住心神从容答道:"世家拥财据势,为社稷久安计,当连根拔起。" "不出手则已,出手必雷霆万钧。" 林辰眉梢微挑:"蒯家亦在其中" 蒯良郑重叩首:"义不容辞。" “无论主公有任何吩咐,蒯氏一族必当倾力追随,忠心不二。” 林辰走近抚了抚蒯良的肩头:“果然通透。” “但若想保全家族根基不受牵连,此刻唯有壮士断腕。” “府中财物留取三成,余者尽数上缴。” “仆役杂役遣去七成,留用三成。” “可办得到” 蒯良心如刀绞,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 能留存三成已属万幸。 倘若贪求无度,恐有灭门之祸。 想起徐庶那句“顺之者生,逆之者亡”, 蒯良沉声应道:“谨遵钧命!” “主公宽厚仁德,属下铭感五内。” 林辰含笑颔首:“其余世家须献八成家资,仅留两成。” “仆役散尽九成,留一成听用。” “可知其意” 蒯良闻言恍然——原来主公对蒯家格外开恩。 “主公明鉴,属下知道如何处置!” “定会让他们心甘情愿交出,绝不敢劳您费心。” 林辰却轻笑着摇头:“子柔会错意了。” “若只要死人,我又何必留两成给他们” “你非但不能平息众怒,反倒要煽风 。” “待这些世家尽数覆灭,蒯氏方能更进一阶。” “懂么” 蒯良后颈骤凉,冷汗涔涔。 他终究低估了主公的杀伐决断。 这分明是在为屠刀寻个由头。 暗吸一口气,心中芥蒂顿时消散。 “主公深谋远虑,属下茅塞顿开。” “必不负所托!” 林辰眺望天际残阳,轻叹道:“真聪明者得活,真愚钝者亦得活,唯独自作聪明者——合该赴黄泉啊。” 蒯良猛然战栗,望向那道背影的眼神里,敬畏更深三分。 夕阳渐沉。 襄江北岸,曹操与麾下谋士戏志才、荀攸并肩而立。 江风拂面,曹操心情舒畅。只要攻破襄阳,其余城池必会顺势归降,他的势力将大幅扩张,届时便有足够实力与林辰抗衡。 马蹄声急促传来,斥候飞奔至曹操面前,单膝跪地禀报:“曹洪将军与夏侯渊将军已率八万大军渡江,对岸防线稳固,请主公移驾过江!” 曹操抚须大笑:“志才,公达,咱们这便渡江如何” 戏志才眉头微蹙:“主公身系大业,不必亲涉险境。待襄阳攻克后,从樊城入城更为稳妥,何必急于一时” 曹操目光一闪:“志才在忧虑何事” 戏志才低叹:“我总觉得襄阳之事另有隐情,心中不安。” 荀攸沉吟道:“即便蔡瑁未能诛杀刘表,城内乱局也足以令守军士气涣散。我已命蔡瑁提前开启城门,理应万无一失。” 曹操亦疑惑道:“纵有变故,至多不过暂缓攻城,何至于危及我身” 戏志才望向西北方,沉声道:“自襄阳冲突伊始,林辰始终按兵不动,岂不反常此前何人暗中 蔡家流言种种迹象,皆令人起疑。” 曹操与荀攸神色骤凛。 荀攸肃然道:“河北探报称,沮授、田丰正调集兵力欲南下青州,林辰岂会毫无动作” 曹操与众人商议道:"关于蔡家的流言,或许有人借机生事,但不太可能是林辰所为。" "林辰在河北诛灭诸多世家,谁会愿意迎接他前来" "其次,林辰在长安的军队未有动作。" "距离荆襄最近的武关也未调兵。" "他总不至于仅带几十人就敢来攻襄阳城吧" "我考虑过林辰这个变数,但从各方面看都难以成立。" "林辰虽是劲敌,但也不至于神化至此。" "志才,你认为呢" 曹操望向戏志才,等待他的见解。 戏志才苦笑道:"这只是我的直觉,并无确凿证据。" "林辰善用奇兵,常出人意料。" "众人皆认为他不会出现,或许反而会出现。" "别忘了蒯家尚未表态支持。" "襄阳城内仍有变数。" 曹操沉思片刻道:"行军作战不能仅凭猜测。目前我们占据绝对优势,荆襄唾手可得。" "你将林辰想得过于神奇了。" "他再厉害也只是凡人,无需畏惧。" 荀攸上前安慰道:"我已与蔡瑁约定,若掌控城门,会悬挂九盏红灯笼为号。" "即便无法开城,我们也不急于一夜攻下襄阳。" "不必多虑。" 戏志才轻叹不语。 曹操拍拍他的肩膀:"志才,你多虑了。" "走吧,渡过襄江。" "等我们登上襄阳城头,你就不会再担忧了。" 说罢,曹操转身向大船走去。 戏志才心中苦涩,目光投向西北,低声道:“林辰,是我太高看你了” ………… 夕阳最后一缕余晖散去,夜幕吞噬大地。 藏于襄阳城北的曹军悄然行动,兵分多路,借夜色掩护,缓缓逼近城墙。 一切顺利得近乎诡异。 骤然间,城内杀声四起,混乱喧哗。 阴影中的曹操险些笑出声来。 “志才,你多虑了!”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八大金刚之飞扬跋扈为谁雄

八大金刚之飞扬跋扈为谁雄

百翅
他们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八兄弟,为西域百姓在魔鬼城堡沙漠一匈奴开战。天道守护联盟间入,要维护他们的理论:天道轮回,天道联盟的天道。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兴亡都必须遵循这个天道。于是,灭亡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爱琴文明古印度,中国文明也应该遵守这个规律吗?云三少说,不!于是.....
其它 连载 1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