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秀秀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荆襄、扬州暗卫之事,交由元直全权处置。” 夜幕沉沉,李元芳领命退下后,空旷的大厅只剩下烛火摇曳。林辰踱步至窗前,白日所救女子的身影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后院厢房内,凤冠霞帔的蔡琰 梳妆台前。历经今日变故,她心如潮涌。从绝望深渊到重获新生,全因那个如天神降临的男人。 铜镜映出她绯红的脸颊。白日里那个宽厚的怀抱,那掷地有声的宣言,都让她心旌摇曳。虽已夜深,她仍保持着出嫁时的装扮,只为等候那个身影。 "吱呀"门轴转动声惊醒了沉思的蔡琰。转身望去,朝思暮想之人正踏月而来。她慌忙起身行礼,却不小心踩到裙角,被一只有力的手臂稳稳扶住。 "夜深露重,特意来看看你。"低沉的声音带着笑意,"这身嫁衣倒是应景。" 蔡琰耳尖泛红,垂首轻声道:"全凭大王垂怜。" 烛光下,红纱帐暖,林辰朗笑着将佳人拦腰抱起:"良辰美景,岂可辜负" 我帮你 屋内传来阵阵欢笑声,林辰搂着怀中 向里屋走去。 红纱帐内,春宵千金难买。 其中曼妙滋味唯有当事人方能体会!! ................... 连日写作疲惫不堪,恳请大家多多投票支持。 此后数日,林辰整日在州牧府中与蔡钰相伴,两人恩爱有加。 随着蔡钰已成为林辰枕边人的消息传开,蔡府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络绎不绝。 蔡府书房内。 蔡瑁与蒯越、蒯良三人围坐案前。 "两位兄长,舍妹让我转达那日的救命之恩。" "从今往后,蔡蒯两家结为同盟,同甘共苦。" "蔡家必不负蒯家所托。" 蔡瑁起身深施一礼,神色肃穆。 蒯氏兄弟对视一眼,同时起身回礼:"德珪兄何必如此见外?" "令妹才貌双全,即便没有我们禀告主公,蔡家也定能转危为安。" 寒暄过后,蔡瑁问道:"前日收到子柔兄来信,说有要事相商,不知是何要事?" 蒯良收起笑意,神情凝重道:"关乎世家存亡。" "世家存亡?"蔡瑁面色一紧,"此话怎讲?" 蒯良沉声道:"主公欲将荆襄世家田产重新分配,按人头均分。" "此外,各家需捐出八成积蓄,支持主公统一大业!" "这..." 蔡瑁惊得倒抽凉气:"这不是逼人 吗?" "主公怎会有此念头?" "荆州初定,即便要推行新政,也该等局势稳定后再徐徐图之。" "如今这般大刀阔斧,岂不让真心投效之人寒心?" 蒯越不假思索地颔首应和:"偌大帝国终需有人治理,无规矩不成方圆。" "荆襄自有章法,贸然更易绝非长治久安之道。" "兄长何不劝谏主公徐徐图之" "田亩可充作主公恩赏,但这万贯家财......" 虽未言尽,其意已昭然若揭。 蔡瑁抚掌附和:"子柔兄若觉独木难支,某愿共同进谏。" 蒯良嘴角泛起苦笑,那日林辰之言犹在耳畔——以利为饵,铲除豪族。 "异度、德珪,身为人臣,奉命而行方是本分。" "河北雍凉百余世家前车可鉴,顺昌逆亡乃千古至理。" "今日相商,只为蔡家早作筹谋。" 蔡瑁闻言色变,这喻示再明白不过。 "当真别无他法" 蒯良沉声:"主公正待有人自投罗网。" 蔡瑁默然良久,终是长叹:"世易时移啊......" "愿随主公共进退。" 蒯良抚掌:"那便有劳德珪兄联名相邀各家家主。" 蔡瑁当即扬声:"传我与蒯家主手谕,延请襄阳豪族掌事共议要事。" "跟他们说,不来后果自己担着。" "是!" ...... 蔡家大堂内。 数十位家主各自聚集成群,窃窃私语着对即将发生之事的猜测。 "嗒嗒嗒......"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蔡瑁、蒯良、蒯越三人出现在厅门前。 众人立即躬身行礼,脸上堆满谄笑:"拜见蔡公、蒯公!" 蔡瑁随意挥手:"诸位不必拘礼,请自便。" "谢蔡公!" 众人拱手致谢,纷纷落座。 蔡瑁朗声道:"今日与子柔兄召集各位,是为商议荆襄前途,亦关系我等世家未来。" 此言一出,满座噤声。 厅内静得连针落之声都清晰可闻。 短暂沉默后,众人连忙出言奉承:"有蔡公、蒯公主持大局,荆襄必将蒸蒸日上。我等唯蔡家、蒯家马首是瞻,绝无二心。" "正是!蔡公、蒯公远见卓识,迎中州王入主荆襄,让我等也能追随明主。" ...... 谀词如潮,不绝于耳。 面对这般奉承,蔡瑁与蒯良始终神色淡漠。 这般态度令在座众人都不由心头一紧。 "诸位,且听子柔兄讲话。" 蔡瑁一开口,众人立即将目光投向蒯良。 蒯良沉声道:"数日前,曹操在襄阳遭伏,全军覆没,仓皇败走。" "荆襄如今已有新主。" "中州王据五州之地,显是未来雄主,必将开创盛世。" "今日请各位前来,正是要传达中州王谕令。" 此言一出,满座肃然。 或许是察觉气氛过于凝重,蒯良忽然展颜一笑:"先给诸位报个喜讯。" “今日赴会者,可免家族株连之祸。” “未至之人,生死由命。” 话音落下,席间众人如释重负。 “蔡公、蒯公斡旋之恩,永志不忘!” 蒯良抬手示意:“中州王起兵雍凉,诛董卓,破袁绍,斩公孙瓒,威震四海。能追随明主,实乃三生之幸。” “然福祸相依。” “王上欲建不世基业,自当革故鼎新。” “即日起,荆襄田亩尽归王府,按丁授地。” “嘶——” 满座皆掩袖抽气,面如刀割。 终是咬牙堆笑:“王上初定荆襄,安民为要,我等自当鼎力相助。” 蒯良目光扫过:“更有要务——王上志在四海,连月征战耗资甚巨。” “各家须献八成家资,裁撤九成仆役。” ………… “岂非与强盗无异!” “田宅奴仆皆祖宗正道所积,凭何充公” “王上既得荆襄,纵无大功亦有苦劳,安能过河拆桥” 厅堂内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出声反对,脸上写满困惑。 蒯良自然知晓众人心思——当初他初次听闻此事时,又何尝不是这般反应。 但他深知林辰的手段。 这位少年君主虽然年轻,行事却雷厉风行。 与其作对,只有死路一条。 "诸位稍安毋躁。" 蒯良连喊数声,场面才渐渐平息。 须发皆白的柳家家主率先开口:"德硅、子柔,论辈分你们都是晚辈。当年我柳家与你们两家交情匪浅。" "今日不妨说句实话——此事当真没有转圜余地" "我们并非不愿破财消灾,但要收缴八成家产,这分明是要断我等生路!" "莫非有人假借中州王之名,行中饱私囊之事" 这番话直指蒯良与蔡瑁二人。 二人闻言只是冷笑,懒得辩驳。 他们心知肚明:眼前这些人多半性命难保,又何必与将死之人计较 其余家主不明就里,见二人不语,更觉事有蹊跷。 虽说柳家比不上蒯、蔡两家,在襄阳地界也是数得上的世家。 柳家主一带头,众人纷纷附和。 "柳公所言极是!恳请二位代为向中州王陈情。" "中州王雄才大略,岂会在意我等这点微薄家产" "我等愿献出军粮,以资 。" ...... 众家主七嘴八舌,始终无人松口献产。 蒯良心中讥诮,面上却不动声色:"诸位,在下今日不过是代为传话。" "不妨直言——我蒯家与蔡家同样要献出大半家财。" "论及功劳,在座谁人能及我蒯家" “柳老,您柳家有何功绩不妨道来” 柳家主面色涨红,一时语塞。 蒯良环视众人,察觉各怀心思,暗自摇头。 此前他已将话挑明,指望这些人能舍弃些许利益。 可眼下看来,无人愿放下手中富贵。 他心下一沉,隐约觉得荆襄世族此番恐难保全。 “诸君,话已带到,诸位所言我自会禀明中州王。” “然结果如何,恕难保证。” “我等在荆襄共处多年,望诸君莫要被眼前小利蒙蔽心智!” “散了吧!” 蒯良说罢拂袖而去,蒯越紧随其后。 二人刚离席,众人便围住蔡瑁献媚求情。 蔡瑁敷衍数语,匆匆离去。 见三位核心人物接连退场,众家主顿时慌了神。 四下张望间,众人目光最终落在柳家主身上。 “柳公,如今全仰仗您指点迷津,该如何是好” “听那蒯良言下之意,我等岂非坐以待毙” “正是!中州王当初在雍凉屠尽数十世族,我等会不会......” 柳家主受着众人吹捧,傲然道:“诸位勿忧,只要勠力同心,何惧之有” “须知荆襄商路命脉尽握我等之手。” “若能齐心协力,何事不可为” “柳公之意是” 柳家主阴声道:“即日起关闭所有商铺,让百姓买不到米盐。” “届时应就有人替我们出头了。” “这......” "此举可会触怒那位" "稍有不慎,恐遭灭族之祸。" 众人相顾失色,后颈隐隐发凉。 柳家主抚须而笑:"诸位多虑了。闭门遣散仆役,只为筹措钱粮献给中州王。" "既遵其意,何罪之有" 此言一出,满座愕然。 随即哄堂大笑,尽悟其中奥妙。 "妙哉!" "当真高明!" "既顺上意,岂有杀身之祸" "哈哈哈!" "事不宜迟,各自准备。" 柳家主眯眼轻笑,眸中精光闪动:"切记同心协力,否则功亏一篑。" "事关家族存亡,不可儿戏!" "柳公安心,我等省得!" "此事重大,必当谨慎!" "哈哈!" .......... 欢笑声盈满厅堂,众家主皆面露得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