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敲敲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错,一大爷和二大爷都没了,顺位应该让三大爷上来。” 转眼间,闫埠贵就被推举为新一任一大爷。 闫埠贵自己也没想到,不争不抢反而捡了个大便宜。 他心里美滋滋:还是我聪明,没出力就当上了老大。 可惜何雨水那两千块钱还在李建东手里,这块油水是捞不到了…… 不过当了一大爷也有好处,调解纠纷时总能赚点外快。 他眯着眼盘算着,该怎么名正言顺地往兜里装钱。 他可不像一大爷易忠海那样蠢,捞钱还留下证据。 他一向不喜欢得罪人。 其实李建东心里清楚,三大爷闫埠贵不算太坏,只是爱算计,最多也就是自家那点事,有点小心思,但也不过分。 只是最后连亲儿子都不待见他,还得靠傻柱养老。 他最早发现养老院入不敷出,还主动提出去捡破烂换钱。 闫埠贵顺利当选后,一上台就拍胸脯对大家说:“各位放心,我一定带着大家把咱们四合院建设成团结友爱、干净整洁、积极向上的好地方,尽量让大家的日子过得舒坦一点!” “放你的屁!”二大爷刘海忠在下面咬牙切齿,“你之前说给大家吃白面馒头,结果呢你们这群傻子,他还不如我,我至少还让你们吃过棒子面窝头!” 二大爷这番抱怨,大家都没有回应。 毕竟他说的是实话,三大爷闫埠贵抠门到极点,想从他那里占便宜根本不可能。 眼下事情已经成了,只能先让他干着,至少他不会打小报告,反正大家不是同一家单位的。 三大爷闫埠贵是个小学老师…… 没过多久,李建东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每天从空间里拿出鸡鸭鱼肉、精米白面、时令水果,变着花样给家里人做美食。 每周还去冉秋叶家送一次东西,顺便和冉父交流经验。 偶尔聊聊外面的情况,总是以保护自己为主。 李建东说话时透露出意思:熬过这段时间,好日子就在后面。 最多再等几年。 这天—— “哥,你看我摆的水果拼盘,好看吗”傻妹妹蓉蓉兴冲冲地端过来。 她也学着下厨,说怕哪天李建东出门,没人给她做饭。 危险的活儿她不让她碰,李建东就给她橘子香蕉这些不用刀的水果,让她剥好后摆盘。 她摆出了宝塔山的“六零三”造型,确实挺特别。 “真漂亮,谁教你的” “是冉姐姐教的……不对,是我自己想的。”傻蓉蓉脱口而出又赶紧改口。 “那我带你去送给冉姐姐好不好” “好。” 李建东骑着自行车载着妹妹出了大院。 “快看,李家兄妹又去冉秋叶家了。” “肯定是送鸡鸭水果吧他家日子过得真不错。” “修空调能赚这么多市面上根本买不到这些东西。” “那是你眼界窄。” 议论声全被李建东听进去了。 现在农民进城卖东西查得严,这些紧俏货确实不好弄。 他想着在后院搭个鸡圈——反正空地多,省得邻居乱猜。院子里种菜的不少,但养禽类的不多。城里不如乡下,鸡鸭没法自己找食,得喂粮食。 乡下适合养,七八只鸡鸭加两头猪,就能攒出孩子的学费和家里的药钱。可惜政策不允许多养。还好自家院子不受限。 冉家小院里,蓉蓉和冉秋叶玩闹着,李建东和冉父一边喝茶一边读报聊天,冉母笑着看着他们。这样的温馨场景,李建东希望一直持续下去。 李建东回家后立刻开始动手,在东边空地上搭了个鸡圈。这个鸡圈分成两部分:一个带顶棚的鸡窝,可以遮风挡雨,让母鸡安心下蛋;另一个是露天的小院子,供鸡活动晒太阳。 “母鸡要多晒太阳才能下蛋,”李建东边干活边解释,“养殖场都是用灯照的。” 傻蓉蓉兴奋地跑来帮忙,递木板、送工具,最后坐在旁边看得入神。“哥哥真的要养小鸡吗” “当然,你平时吃的鸡肉就是它们变的。” “养大了就要吃掉吗”蓉蓉撅着嘴,“小鸡多可怜呀。” “那你只吃鸡蛋,鸡肉都给我。” “坏哥哥!”蓉蓉眼睛一转,“你趁我不在的时候杀鸡不就得了!” 不到半天,一个结实的鸡舍就建好了。李建东拍了拍手上的木屑:“以后打扫鸡窝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保证完成任务!”蓉蓉挺起小胸脯。 李建东并不觉得让小孩干活有什么不对。现在农村的孩子五六岁就开始帮忙干活,喂鸡、捡柴、扫地、生火什么都会。城里孩子也得洗碗擦桌子,有的七岁就会做饭。哪像后来,二十多岁还啃老的人比比皆是——这样一比,现在多生几个孩子反而更划算。 刚搭完鸡舍,就看到许大茂探头探脑地往这边看。“李建东,你这是要办养鸡场”许大茂撇撇嘴,“别到时候鸡瘟一来全白干……” “走着瞧吧。”李建东头也不抬地回答。 “悄悄告诉你,你家天天大鱼大肉,日子太滋润了。二大爷刘海忠暗地里举报你,说你李建东是靠挪用厂里的东西才能天天这么吃喝。”许大茂压低声音说道。 这该死的刘海忠,果然还不死心。 也是,自己把他从一大爷的位置上拉下来,这个官瘾重的人怎么可能轻易罢休 许大茂倒是变聪明了,知道挑拨别人互相斗。 “你从哪儿听来的” “他亲自来找我,要联名举报你,还说我是你邻居,最了解你的底细,非要我做证……”许大茂搓着手嘿嘿笑着说。 李建东心里清楚——这家伙是来要封口费的。但他不会惯着他。 让这人当了几天真男人,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哼,我的钱来得干净。再说养鸡又不是什么难事,过段时间你们都能吃上便宜鸡蛋。”李建东胸有成竹。 许大茂眼珠一转:“那我等着瞧。” 那天晚上,李建东趁着夜色,从空间秘境放出大量白羽鸡:一只公鸡配二十多只母鸡,很快就把半个鸡舍填满了。 鸡舍面积不小,不能放得太密,否则容易生病。 那时候还没有现代养殖场的防疫措施,一旦发病就是全军覆没。幸好系统提供的鸡鸭抗病能力强,除非遇到不会伺候的主人。 三天后,李建东开始在后院悄悄卖鸡蛋。 其实大部分鸡蛋都来自空间秘境——外面那二十多只母鸡才刚适应环境,真正下蛋的寥寥无几。 买卖双方心照不宣。就连刘海忠也被街坊警告:敢举报就等着倒霉。 如今的副食品极度匮乏,每样东西都得凭票购买。农民也不准私自进城卖东西,许多城里人常年吃不上蛋,不少人因为缺乏蛋白质得了浮肿病。 所以后来才有了“茶叶蛋”的说法,讲的就是那个年代城里人吃不到鸡蛋的苦处。 “来瞧一瞧,正宗农家蛋,纯天然无添加。算了,这些你们也不懂,反正个个都是好蛋,又大又圆,关键是价格便宜。” “建东,怎么卖”憨厚的刘海忠搓着手问道。 “很便宜。”李建东没直接说价,只是伸出五根手指晃了晃。 大家立刻明白,纷纷围上来抢购。这价格确实划算,比以前农贸市场还便宜一半。现在市面上一个蛋要一分钱,大一点的要两分钱。李建东这个价等于每个五厘,两个才顶别人一个,简直白捡。 更难得的是,现在有钱也买不到鸡蛋。 其实李建东是察觉到政策可能有变,提前布局。四合院里虽然有不少坏人,但也有一些老实人和中立的人。他当然不会跟坏人搅和,但拉拢中立和老实人总是没错的。 总不能整天跟畜生对着干吧 “给我十个!” “我要二十个!” “我买五个!” “别急,这两天母鸡下得少,总共才五十二个。几家分一分,过两三天再来。”李建东压低声音说道。 “说得对,能吃上鸡蛋补身体就不错了,别太贪心。”三大爷闫埠贵帮忙维持秩序,回头对李建东眨眨眼,“给我多留两个。” 等大家散去,闫埠贵拿着特意留下的两个鸡蛋,凑近问:“你这鸡蛋来得太容易了,能不能教我怎么养鸡” “养鸡可不容易。如果你能帮我弄点饲料,我按量给你换鸡蛋。”李建东随口答应。其实他不缺饲料,系统空间里应有尽有,但总得装装样子。 “这话你可说定了!鸡鸭不是最爱吃蚯蚓吗我钓鱼的时候顺便挖点。” “行。” “那就这么定了。” 正说着,旁边有人听见动静过来问:“我家孩子也能挖蚯蚓换鸡蛋吗” “可以,没问题。”李建东爽快地答应。 他的系统空间里鸡鸭成群,鸡蛋堆积如山,再多蚯蚓也养得起。而且蚯蚓喂鸡还能提高产蛋量,这笔买卖怎么算都划算。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他拉拢了不少人,在这个特殊年代相当于提前建好了庇护所。 不久后,邻居们再也没人议论李家天天吃肉的事了。虽然吃不到荤菜,但时不时能吃到鸡蛋,大家的身体明显好了很多,之前浮肿无力的腿脚也轻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