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臣弹劾汉王刘彻不敬天子!
kk姐勇闯小说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全场目光瞬间集中于他。 “你是何人” 周幽皇面露疑惑,显然不认识。 “臣乃明王之子、明国太子朱标。” 朱标微微躬身,神情从容。 周幽皇这才记起,随即问道:“有何事要奏” 朱标毫不迟疑,指向汉国席位,语气坚定:“臣要弹劾汉王刘彻不敬天子!” “今日本是陛下寿辰,各国君主皆到,汉王即便无法亲至,也应遣储君出席,各国皆如是。” “而汉国仅派一名武将前来祝寿,实属大不敬!” 朱标声音洪亮,字字掷地有声。 扶苏坐在席间,看着朱标,嘴角微微扬起。 其实他早预料到朱标会出手。 若换作他,也会做出相同选择。 朱标此举,明显是对准霍去病,对准汉国。 其实,这不是汉国第一次如此行事。 早在以往每年的寿宴上,刘彻都只是随意派个儿子前来,从不让太子亲临。 不过今年的情况更离谱。 竟然派来一位武将应付场面! 原本这事若是朱标不提,周幽皇或许也就装作没看见。毕竟,他也不能真的拿刘彻怎么样。 偏偏朱标主动点出了问题! 周幽皇就不能再装聋作哑了。若不处理,天子的威信往哪搁 各国代表一听,立刻来了兴趣——有热闹可看了! 不敬天子。 这事儿可大可小。 说严重,过去动辄能削爵夺地;说轻巧,如今周王室早已不如从前,没了那股气势。 现在就看周幽皇怎么收场。 朱标话音刚落,周幽皇才把目光投向汉国席位那边的人,脸色瞬间变了。 他认得霍去病。 上次刘彻索要九鼎,派来的就是他! 没想到这次又是这个刺头! 纵是泥人也有火气,更何况是天子 他脸色一沉,盯着霍去病冷声开口:“天子寿宴,按礼制,诸侯应亲自出席。” “汉王身为诸侯,为何未到场” “是在轻慢朕” 说实话,周幽皇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在场各国代表都在。 他语气中透出几分威压。 话音刚落,所有人目光都落在霍去病身上,等着看他怎么回应。 霍去病正自斟自饮,听到质问,神色未变。 放下酒杯,他拱手答道:“陛下恕罪,汉王染疾,无法前来祝寿,特命臣代为致意。” 听到这个理由,众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这借口也太假了吧! 前几日还派人来讨九鼎,转头就病了 周幽皇自然不信,强压怒意道:“汉王病重,朕可以理解。” “那储君为何也不来难道也在装病” 霍去病眼神冷了下来。 不耐烦地开口:“太子也病了。” 他本不屑编这些理由。 要不是临行前卫青反复叮嘱,怕他当场翻脸,他早就甩袖走人了。 一个没落的天子罢了。 真以为自己还能号令天下 他是大汉冠军侯,能来已是给足面子! 汉人骨子里有股傲气。 就像秦人的热血、明人的硬气,那是刻进灵魂里的东西。 霍去病向来狂傲,但凡人不入他眼。 他敬重的只有三人:卫青、卫子夫、刘彻。 其余之人,包括周天子在内,谁也不够格让他低头。 “你……!” 周幽皇气得说不出话来。 若霍去病肯说出一个勉强站得住脚的理由,他也懒得深究。 可偏偏,霍去病的态度轻慢至极! 正当他心头火起时,一道低沉苍老的声音缓缓传出:“既然如此,不来赴宴也无妨。” “宫中藏有不少上等药材,宴会结束后,冠军侯不妨多带些回去,赠与汉王调养身子。” 管仲起身开口,比周幽皇抢先一步。 “仲父……” 周幽皇望向管仲,却见对方神情平静,朝他轻轻摇头。 虽无言语交流, 但那一眼,已让周幽皇明白了其中深意。 汉国势力强盛,周皇室并无与之计较的本钱。 怒火只能换来羞辱。 管仲的目光如冷水泼洒,让周幽皇心头一震,顿觉现实冰冷。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脸上挤出一丝笑意:“听说汉王身体不适,朕颇为挂念。” “冠军侯回去之后,代朕向汉王问安,请他多多珍重。” 霍去病没有回应,只是淡淡坐下。 同时,他瞥了朱标一眼,眼神冷得像霜。 可朱标毫无波澜,仿佛什么都没察觉。 他刚才的发难,不过是一次试探,只为搅动气氛,并未真指望汉国会因此受罚。 高座上的周幽皇凝视着两人。 面上不动声色, 心内却已翻涌起无尽屈辱。 霍去病无视他,朱标也只是借他之口羞辱汉国一番,两人谁都没把他真正放在心上! 这一切,扶苏都看在眼中。 他开始明白周皇室如今的地位,也清楚感受到汉国在列国中的分量。 弱小就只能被动承受。 太祖说的没错,国与国之间,尊严不是靠施舍得来,而是靠实力拼出来的! 这场小风波过去后,宴会继续。 乐声婉转,舞女翩跹,但殿内气氛已不如最初那般热烈。 可没人真在意这些。 这场寿宴,不过是走个流程,吃一顿,喝一场,散了就是。 “吨吨吨……” 周幽皇一杯接一杯地饮酒,仿佛想用酒水冲刷心中的憋闷。 宴会期间可以走动,便于交谈。 但对于那些小国使者,扶苏无意结交。 他如今代表的是大秦,身份有别,不需低姿态。 唐国已是盟友,无需加深;汉国那边有霍去病在,态度冷淡;宋国……还是避着为好,怕一言不合就开战。 只剩下一个明国。 扶苏原打算主动接触,旁敲侧击,打听些关于火器方面的情报。 结果还未等他行动,那位八面玲珑、与各国使者谈笑风生的朱标太子,却已率先找上了门。 “这位,可是扶苏公子” 朱标端着酒樽走来,冲扶苏笑了笑,开口道: “公子可是扶苏” 扶苏站起身,微微点头:“正是。不知太子有何指教” “只是想认识一下。” 朱标笑得自然,语气轻松:“早听闻公子名声,今日一见,总算圆了心愿。” 他说话不带半点压迫感,反倒让人觉得亲近,言语间透着真诚。 扶苏微微一怔。 他在这里,还能有什么名气传到明国去 朱标像是看穿了他心思,笑着补充道:“公子体恤百姓,深得民心。不只是在秦国,连我大明也早有耳闻。” “父王与先生们也常以公子为榜样,教我当以民为本。” “所以,公子虽是第一次见我,可我对公子,早已如故人般熟悉。” 他说得真诚,语气里没有一丝虚伪。 扶苏听后,忍不住苦笑。 他原本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读书人,成绩虽好,但也没想到竟成了朱元璋口中的典范。 现在被朱标提起,他只得回道:“明王太过抬爱,本君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朱标笑了笑:“扶苏公子不必谦虚。听说公子喜好儒家学说,孤的几位老师也都是大儒,不如找个机会,大家聊聊” 他态度始终温和,毫无架子。 扶苏也不排斥认识一位新朋友,尤其是来自明国这样技术发达之地。 两人便坐下,开始畅谈。 说起来,朱标与扶苏性情相近,都是沉稳又务实之人。 再加上各自身负重任,交谈起来,有种难得的默契。 正当气氛融洽时,一名宦官走进殿中。 他走到周幽皇身边,躬身禀报: “陛下,褒国公主要见您,已在殿外等候。” 原本有些醉意的周幽皇立刻清醒了几分,含糊地喊道: “快!快请她进来!朕要见美人!” 宦官应了一声,转身退下。 他们这一番对话,也引来了殿中众人的目光。 “褒国公主要是那个褒姒” “褒国不是前段时间被灭了吗她怎么成了陛下的人” “是褒国君主献上的,听说是个绝色佳人。” “难得一见,待会儿就能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