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天下震动!大秦正式对宋国宣战!
kk姐勇闯小说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扶苏神色庄重,缓缓落座,随后朝身旁的陈行微微点头。 陈行领会其意,从袖中取出一卷诏书,展开后朗声念道: “大秦一百八十七年,辛巳。” “秦王政诏曰:” “自古圣王承天命以治天下,必勤政以固根本,以保社稷长久。” “寡人承继大统,日夜兢兢。” “思及先祖遗训,责任重大,继承皇业,唯贤者可当。” “然寡人病体渐重,恐难继续担当重任,故命太子监国。” “太子扶苏,聪慧坚毅、仁德服众,英姿勃发、天资卓越,足以担此大任。” “望诸臣工竭诚辅佐,使我大秦兴盛!” “钦此——” 这道诏书出自嬴政亲笔,与之前胡亥所传伪诏截然不同。 卫鞅、李斯等人毫不迟疑,带头跪拜行礼,齐声道:“臣,谨遵王命!” 四位重臣已表态度,其余百官自无异议,纷纷下跪行大礼。 “参见太子殿下——” 声音震彻殿内。 扶苏安然受礼,微微点头,抬手示意众人起身:“众卿平身。” “谢殿下——” 群臣起身,气氛肃然。 李斯、张仪、蒙恬等人望向扶苏,见其端坐王位,神情威严,颇有始皇风范,心中皆涌起激动之情。 扶苏监国,无人不真心拥戴。 诏书宣读完毕,朝会正式开始。 扶苏面对众臣,开口说道:“父王因积劳成疾,需静养调理。故监国之责由孤暂代,若有所不周,望诸位直言不讳。” 众臣纷纷应声附和。 寒暄过后,扶苏便开始正式发布政令。 “近日,赵高趁父王病重,勾结胡亥密谋作乱。” “赵高虽已被处死,但据黑冰台调查,此事实为宋国幕后策划,意图刺杀于孤,另立傀儡,操纵我大秦内政,最终亡我大秦!” 扶苏语气冷峻,字字铿锵。 “宋国图谋我大秦之心从未断绝。” “此次暗中插手我国内政,野心昭然若揭!” “孤在此宣告,大秦即日起对宋国正式宣战!三个月后,大军压境,攻伐宋国!” 扶苏的这一决定,掷地有声。 此言一出,殿中文臣武将皆惊。 赵高与胡亥密谋篡位之事,近日在咸阳已有风声。 许多人虽略知一二,却从未料到背后竟有宋国影子! 竟敢图谋干预大秦国政! 若其阴谋得逞,胡亥登基为帝,宋国便可借机掌控大秦朝堂! 一想到这种可能,众人不禁冷汗涔涔。 震惊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滔天怒火! “宋国胆大包天!” “暗中操控我大秦政局,甚至派出刺客行刺殿下,此事绝不能就此罢休!” “必须出兵讨伐宋国,让他们明白大秦不容轻侮!” “这一次定要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 …… 秦人自古尚武。 无论文臣武将,心中皆有战意。 尤其当敌人欺压到头上,岂能坐视不理 扶苏宣布对宋国开战,殿中百官无一人异议,齐声应诺! 扶苏目光低垂,眼底怒意翻涌如雷。 宋国…… 这一次,定教你们尝尝大秦铁骑的威力! ...... 彼时,周礼仍为主流。 各国虽争斗不断,然表面仍需维持礼制秩序。 国与国之间交战,必先正式宣战。 否则便会被天下诸侯诟病。 若有他国欲插手其中,亦可借此名正言顺介入。 故而秦国此番对宋国宣战,亦按规制公开昭告天下,并特地撰写檄文传布各国。 “……宋国虽为邻邦,却屡次谋害大秦,妄图覆灭我邦!勾结嬴成蛟叛乱,联合赵高谋逆,假传诏令,污蔑太子,两次遣刺客行刺……” “种种恶行,罄竹难书!” “我大秦本无意兵戈,奈何宋国背信弃义,若不讨伐,难平军民之怒,更难重振大秦之威!” “故此,大秦正式对宋国宣战,檄告天下!” 檄文一出,天下哗然。 文中所列宋国之罪,不论有无,尽数罗列。 真真假假,虚实交织。 檄文之用意,本就如此——出师有名,方能师出有名。 唯有占据大义之名,方可无惧天下非议,堂堂正正出兵。 秦国民众见檄文所述,无不愤慨激昂! “这群宋人!竟敢如此放肆!” “竟敢两次行刺殿下,宋国真是卑劣阴狠至极!” “我这就去军营报名参战!” “带上我!一定要去狠狠教训那群贪婪的宋人!” “若不雪耻,大秦的尊严何在” “宋国真以为我大秦可以随意欺辱吗!” …… 整个秦国,从上到下,百姓群情激愤。 身为秦人,宋国竟敢妄图灭亡大秦,他们怎能袖手旁观 秦国虽然国力不算强盛,但国民的凝聚力极高,人人怀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因此,檄文一经发布,无数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军,渴望奔赴对宋战场! 当然,驱使他们参战的不止是义愤。 秦国施行军功爵制,战争是获取财富与地位的最佳途径,也是普通人翻身的少数机会之一。 所以,秦人尚武绝非无因,这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很快,秦国正式对宋宣战的消息便被各国派驻秦国的密探传回各自国都。 其中,宋国最先得知这一消息。 两国相邻,宋国一直密切关注着秦国的一举一动,想不察觉都难。 因此,情报与战书几乎在第一时间被送往汴梁。 消息传入宋国朝堂,顿时引发轩然大波,许多大臣惊愕不已。 干涉秦国内政、勾结宦官谋逆、插手储君之争、刺杀秦国太子 这些都是什么莫须有的罪名! 宋国什么时候干过这种事 大多数臣子的第一反应,就是秦国在找借口挑衅,又在重复上一次赵地事件的老套路,无非是栽赃嫁祸,泼脏水罢了。 但这一次,秦国动静实在太大,不仅檄告天下,还正式宣战。 而且罗列的罪名条理清晰、证据确凿,怎么看都不像是凭空捏造。 短暂的震惊过后,群臣才渐渐反应过来,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他们的陛下! 如果秦国所言属实,那只有赵构或者内阁中有人,才有可能做出这些事! 一时间,各种奏折如雪片般飞来,堆积如山,全都被送到了门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