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七子去,六子归!天命如此!
kk姐勇闯小说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人刚走不久,那算命先生缓缓睁开眼,望着她们远去的方向,低声喃喃:“天命如此,天命如此。” “秦国发生如此巨变,天下必将动荡流血,但之后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一统盛世,这是大势所趋。” “宋国气运已衰,杨家又如何能逆势而为,实在令人惋惜。” “收你一百两,为杨家换来一线生机,能否抓住,就看你们自己了。” 算命先生低声说道,仿佛只是风中低语,无人听见。 街上人来人往,那个算命摊位悄然消失,没人察觉它的离去。 佘太君与侍女回到马车上,她改变了去青龙寺祈福的念头,命人直接回府。 一路上,侍女絮絮叨叨地抱怨。 “夫人,您为何要相信那算命的他一看就是个骗子。” “一百两银子就这么送人了……” 侍女满脸不舍。 她始终觉得这一百两花得太冤,怎么就轻易出手了。 可佘太君早已无暇顾及这些,她脑海中反复回响着算命先生的话。 “他说我杨家满门忠烈,莫非此次出征有大凶之兆难道延平他们会葬身沙场” 佘太君内心充满忧虑。 “忠烈”二字,常用来祭奠阵亡将士。 满心疑虑下,她回到杨府,才展开那张纸条。 纸上写着六个字: “七子去,六子归!” 看到这句话,佘太君顿时心神巨震,眼神中透出深深的震惊。 “七子去,六子归难道延平他们七人中有一人注定无法归来” 她心头一阵翻涌。 可也略微安心,毕竟不是全部都难逃劫难。 到底是谁会出事 她在心中细细思量。 “老大做事沉稳,老二心思缜密、足智多谋,他们应当最为安全。” “老三行事冲动,老四性格倔强,老五心地善良且武艺高强,老六武艺仅在老五之下,老七年少顽劣。” “出事的,可能是老三、老四或老七。” 经过一番思索,她认定最有可能遇险的便是这三人。 思索再三,她令人将长子杨延平唤来。 不一会儿,杨延平便赶到了。 “娘,您找我有事” 杨延平向佘太君行了一礼,开口问道。 他身穿军装,原准备前往军营整顿兵马,得知母亲急召,立刻赶回。 “延平,你先坐下,我有话要对你讲。” 佘太君将他拉到身旁,将那张纸递了过去,说:“今日我遇见一位算命之人,替我卜了一卦,这是他留下的预言。” “预言” 杨延平一怔,接过纸条看去,脸色随即微微一变。 他迅速将手中草纸叠好,眉头紧皱,语气略带不满地说道:“娘,那些道士的话不可信,什么七子去六子归,明显是故意吓唬您。” “请您安心,我定会和兄弟们一起,护着父亲平安回来!” 听他说完,佘太君轻轻点头。 可心头的忧虑并未散去,她看着他认真地说:“你一向做事稳妥,你和老二要多照应其他弟弟,务必要全都平安归来。” 她对大儿子的性格很有信心。 这才特地将他叫到身边叮嘱。 “娘您放心。” 杨延平应了一声,神情坚定地说道:“若真有一人要战死沙场,那一定是我。” “我绝不会让延嗣他们先我而去。” 这是承诺,更是一个长兄应尽的义务! 他是长子,就该守护好弟弟们,危险自然要由他来挡在前面。 佘太君听了这话,嘴唇动了动,最后只是深深叹了一口气。 只愿那句预言只是虚妄之言。 她宁愿它不真实。 此刻她与杨延平都未曾察觉,房门外,老七杨延嗣正悄悄听着他们的对话。 “七子去,六子归……” “也就是说,大哥他们几人中,注定有人会死在这次出征之中” “不行,我得告诉其他哥哥们。” 杨延嗣心中一紧,转身悄悄离开。 …… 出征的日子越来越近。 几日后,杨业已整备妥当,四十万大军集结完毕,正式出征。 大军出征前须行誓师礼,整个汴京百姓纷纷涌向南郊,只为送大军一程。 赵构也亲自出城,乘坐王辇,率领百官前来送行。 汴京城外。 四十万将士列阵待发,军容肃整。 黑压压的队伍望不到尽头。 而淮水之上,数十里楼船连成一片,船上满是士兵,场面震撼人心。 这般军容气势,令人敬畏。 四十万大军,个个披甲持兵,装备精良,在阳光下反射出冷冽寒光。 这样的军力,别国想都不敢想,唯有大宋,才具备如此雄厚实力,足以装备每一名士兵! 十万骑兵、十五万步兵、七万铁浮屠军,还有那最令人瞩目的…… 八万重骑兵! 在这四十万大军之中。 那五万身披重甲、连战马也裹铁甲的重骑兵,最是惹人注目! 他们是战场上的王者。 一旦冲锋,如山崩地裂,无论前方是何物,皆会被碾碎摧毁! 虽威力无比,但当今世上,能供养得起重骑兵的国家,也只有汉与宋,便是唐国也无此军。 只因养重骑兵耗费巨大! 培养一名重骑兵的费用,足足可以供养十名普通骑兵!简直就是用金钱堆出来的! 唐国虽富,却无良马,因此无法组建重骑兵。 大汉虽以骑兵闻名于世,但因供养重骑兵耗费巨大,全国仅维持两万之数。 唯有大宋既有良马又有财力支撑,竟一口气养了八万重骑,堪称富庶至极。 八万重甲骑兵列阵而立,单是那气势就足以震慑人心。凡是亲眼所见这群披坚执锐的战士之人,无不心生敬畏。 杨业立于阅兵台之上,身旁站着七子,皆身着战袍,气宇轩昂,尽显将门虎风。 杨业虽年逾花甲,然披挂上阵之时,目光如炬,英气不减当年。 他向前迈步,面对台下无数将士,只听他一挥手,两名儿子便抬着一口棺木登台。 杨业轻拍棺盖,声如洪钟般道:“秦军横行霸道,集结五十万大军进犯我大宋疆土!” “老夫虽鬓已斑白,报国之心依旧炽热!此战抬棺出征,若不能破敌,亦当死而后已!” 见主帅竟有如此决绝之志。 众将士皆热血激荡,齐声高呼:“必胜!” “必胜!!” “必胜!!!” 四十万将士呐喊如潮,气势震天动地! 在汴京的城楼之上。 赵构远眺这一幕,面上浮现出满意的神色,眼神深处闪过一丝冷意。 秦国……寡人倒要看看你能否撑过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