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又见到我的大孙子了!
井字多困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一行五人旋即返程,而与此同时,皇城之内,东宫深处…… “娘亲,父亲的情况会好转吗” 这时。 朱允炆轻声问身旁的吕氏。 朱元璋走后,太子房内气氛凝重。 外头,群臣寸步不离地守着,屋内则由内侍与御医轮流看护,确保万无一失。 时间一晃,已过去数个时辰。 朱允炆望着父亲,与昨日相比,脸色明显好转,呼吸也平稳许多,心中却依旧沉重。 吕氏只看了儿子一眼,便明白他心中所想。 “虽说好人有好报,但你爷爷这次离去,恐怕不太寻常。” “啊”朱允炆猛地转头,惊愕中夹杂着一丝不安。 吕氏继续说道:“若真有人想救人,直接送几颗丹药不就行了何必弄些谜题问答这其中必有缘故。” “不是为名,就是为利!” 吕氏语气坚定。 朱允炆眼珠微转,“如果爷爷没得到那东西,父亲万一……” 房中,只有母子两人。 吕氏自然听懂了儿子未尽之意。 她没有责备,甚至连一点不满都没有。 反而顺着朱允炆的话往下说。 “你父亲若真有个闪失,你就要挑起这大明的担子了!” 朱允炆一听,脸上难掩喜色。 在母亲面前,也就不必掩饰。 “娘亲,齐先生曾对我说,趁着父亲病重,他们有意让我爷爷立我为太孙!” “可爷爷却没答应!” “爷爷到底在想什么” 如今,吕氏虽早已被扶正,但朱允炆对自己未来的地位,始终有些不安。 归根结底,他在朝中根基太浅。 母亲出身元庭旧臣之家,如今也只是太常寺一个掌管礼仪的小官。 他的老师,也不过是韩林学士,六部中几乎没有靠山。 如今朱允炆能在朝野间获得赞誉的,也就只有“仁孝”二字。 洪武年间,贪污六十两银子就要掉脑袋。 早年的空印案,近年的胡惟庸案,牵连数万官员! 百官对老爷子心存畏惧,渴望一位温和的君主。 而太子朱标,正是一位理想人选。 某种程度上,他是皇室与百官共同认可的接班人。 朱标为太子时,推行休养生息、文武兼顾的政策,又能镇得住诸位皇子。 原本是最好的安排。 可如今一场大病…… 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你爷爷当时,可能正在气头上。” “我儿要记住!” “现在能威胁你地位的,只剩下一个朱允熥!” “他是什么人,你也清楚。” “没了那个人,他什么都不是!” “朱雄英一死,大明的第三代明君就该是我儿子!” 一提到那个名字,朱允炆眼神里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不安。 他们曾一同长大。 他亲眼见过那个连他都得称呼“大哥”的人,是如何被无数光环围绕! 幸运的是…… 他一直都很幸运! 原本只是庶出的身份,却因原太子妃常氏去世,朱标扶正吕氏,他也成了“嫡子”。 原本只是次子,可那位光芒万丈的皇长孙朱雄英,却在八岁那年早夭,他又成了“长子”。 至于唯一的威胁朱允熥,不过是个扶不起的软蛋! “如果这次也能像从前一样顺利就好了……” 朱允炆忍不住低声自语。 昨日,他听到了皇帝爷爷的悲吼,也看到了群臣的悲痛。 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尽管他心中也难过,可却夹杂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 想到这些,他不自觉地望向朱标的病房,语气里透着一丝委屈。 “娘啊……” “自从朱雄英走后……” “爷爷就再也没说过那句话了。” “大明三代英主,尽聚于此。” “也许在爷爷心里,最满意的那个人,只有他一个吧。” …… “回来了!皇爷回来了!” 宫女的惊呼打破了母子二人之间的沉默。 吕氏立刻装出焦急模样,快步走了出去。 朱允炆也换上了满脸期待的表情。 “皇爷爷……” …… 与此同时,皇帝一行五人已经下了马车。 蓝玉背着麻袋走在后面。 当看到群臣围上来,蓝玉立刻上前挡道,笑着高声说道: “有救了!” “我早说太子福大命大,自有贵人相助!” “你们不知道,这一趟我们可是碰上了奇遇!” 另一边,老爷子脚步飞快,直奔太子病房。 群臣见状,纷纷激动不已: “真找到药了!” “太子有救了!” “我就知道,太子一定会没事的!” 朱元璋一边听着,一边加快脚步,急着见到儿子。 可刚进病房,朱允炆也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爷爷,药找到了您一定累了!” “让我来喂父亲。” “不用!” 皇帝随口应着,语气真诚。 “我不累。” “有什么可累的。” “这药啊,我睡了一觉,它自己就到手了。” 朱允炆和刚进来的吕氏,听到这话愣在原地,满脸疑惑。 而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老爷子坐在了床边…… 老皇帝扶起朱标,将那第二颗“回神丹”放进他嘴里。 太担心了,连声音都抖了起来。 看着丹药顺利滑入喉咙,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朱允炆脸色发青,几乎失声惊叫! “标儿,你快醒过来!” “你知道我这次出去,见着谁了!” “雄英!” “我的大孙子,我又见到我的大孙子了!” “哈哈哈……我见到他了!” 老皇帝笑着,笑声里带着哭腔。 此时,朱标的手指微微颤动。 “雄……雄……英” 东宫寝殿内。 许久未开口的朱标,声音干哑。 但就在他身旁的老皇帝,立刻察觉到了儿子的动静! “你说什么” 他凑上前,眼神里全是惊喜。 “标儿!” “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