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六门学问,并列为基!
井字多困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基于此格局,如今推行军事改革,本应是血雨腥风的大动作。 可在现行体制下,竟成了一次轻而易举的调整,无需刀兵相见。 只需一道诏令下达,士卒们闻知此举关乎自身利益—— 既免去屯田自养之苦,子孙还能自主择籍立户,无不欢呼雀跃,视之为天降恩典。 纵有少数已具声势的将领心生不满,欲加阻拦,也得掂量一番:那些位列公侯的勋臣,是否敢违逆老爷子的意志 毕竟,越是身居高位者,越能体会到洪武帝虽年事已高,却威严日盛,震慑朝野。 可当改革推进至【文教兴国、百工振业】之时,局面陡然复杂。 就连朱元璋初闻此策时,本能地心生排斥。 若非那一日,他听到了“大孙”的一番见解,联想到大明当前面临的困局,又翻阅了“大孙”呈上的《十二年基础教育手册》,细细思量种种利弊,恐怕他也难以点头允准。 如今,他再度目睹百官群起抵触之态。 这场变革,宛如跋涉于泥泞深渊,步步维艰,阻力重重。 在场诸多文臣心中,却另有一番计较。 症结依旧在于科举制度。 当年隋唐开创科举,原是为了打破门阀垄断,使寒门子弟得以凭才学入仕, 广纳天下英才,稳固江山社稷的同时,重创世族势力。 但时过境迁,科举本身却催生出新的集团——士绅阶层。 他们并非旧式门阀,却拥有相似的利益结构和话语权。 从朝中重臣、衍圣公孔讷,到各地儒生、秀才、举人,再到千千万万埋首于四书五经、苦求功名的读书人,这一群体数量之巨,影响之深,使得任何风吹草动都能激起滔天波澜。 稍有改革之意泄露,便如触及其命脉,必遭激烈反弹。 于是,朝堂之势已然分明。 即便朱允熥此前巧妙设局,令方孝孺言辞相悖,自陷窘境,也无法真正扭转整体的僵局。 “学说之争,因帝王需求而变迁……”老皇帝缓缓开口,话语如石落深潭。 朝堂之上,群臣默然,无人应答。 空气仿佛凝固,时间在沉默中悄然流逝。 所有人都感知到了——这并非寻常议事,而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一场关乎权力核心的对峙,正悄然展开。 正如方孝孺曾所言:此步若退,便再无立足之地。 无论过往有多少嫌隙,无论心中抱有何种私念,只要还想护住科举之制,此刻百官便已结成一体。 朱允炆目光微动,眼底掠过一丝光亮。 局势逐渐清晰,他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再只是孤身一人。在这盘棋局中,他已被推至关键位置——在齐先生的谋划之下。 他曾是无根浮萍,无权无势的皇孙。 如今却成了某种象征。 世事难料。 此前,随着朱雄英的名字频频浮现于朝野,他几乎陷入绝望。 心如寒井,波澜不起。 可眼下,前路竟渐渐透出光来。 难怪当初那外邦使者低语:“你有帝王气运。” 如今回想,或许并非虚言。 但即便如此,朱允炆心中仍有一丝阴翳挥之不去——那个名字,朱雄英,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他清楚听见了朱允熥与皇祖父之间的只言片语。 再联想到近日所闻,桃花村的异象,百姓口中的传言…… 朱雄英,似乎正一步步走来。 脚步虽未落地,气息却已扑面。 然而,当他转身望向身后林立的朝臣,感受着大殿之中那沉重的静默,嘴角却轻轻扬起。 大哥啊大哥…… 第一次,财政三策出台,他们忍了。 第二次,军制改革推行,他们依旧按兵不动。 可这一次,他们终于站了出来。 朝堂的天平,从来不是靠忠义维持,而是看谁背后站着多少人。 可你,还未现身,便已三次逼迫百官到悬崖边缘。你究竟想做什么 难道你以为,这些穿紫袍佩玉带的官员,个个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会甘愿舍弃权位,只为成全你的宏图 心念刚落。 寂静被打破。 吏部尚书詹徽向前迈了一步,神情肃然。 吏部,六部之首,掌天下官员升降。 他的声音,重若千钧。 “皇上,大明如今所求者,乃稳定与平衡。” 他顿了顿,语气恭敬却不失坚定,“皇长孙所倡‘百工兴国’,确有远见。” “然以社稷为重……” “敢问皇长孙,如何确保士林不乱若有万千学子哗变,朝廷何以安之” 此问出自实务考量,亦发自肺腑。 朱元璋微微颔首。 “你说得对。” “这正是咱迟迟未决的缘由。” 老爷子神色如常,未曾显露半点怒意,言语间平和从容,令詹徽心头一松。 忽然间,朱元璋目光转向朱允熥,唇角微扬。 “可咱这大孙所言,倒让咱心里有了些波动。” “诸位……” “这事是成是败,会不会动摇朝局先别急着定论,听下去便是。” 这一番话出口,原本紧绷的朝堂气氛悄然消融,寒意退散。 朱允熥见状,不再迟疑,直陈其事。 “列位大人,家兄所提之策,核心只在一点。” “并非要废科举,也不是要弃四书五经。” “而是将儒学归于更大体系之中。” “立儒为国学根本。” “四书五经,皆纳入国学之内。” “此为第一类:国学。” “此外,尚有算学、史学、地理学、格物之学、化工与能源之学。” “六门学问,并列为基。” 说着,朱允熥展开手中“奏折”。 “依年龄分阶,逐步授于天下学子。” “学程定为十二年。” “更以六科为本,合建新式大学。” “此大学不属一家一派,乃属万民万姓。” “凡精于一技、德行无亏者——医者、匠人、农夫、水利师、铁工、工部技师,乃至军中将领、户部执事,皆可登台授业!” -------- ps: 剧情后面要开始燃起来了!! 大家敬请期待!! 大家没加书架的,帮忙加加书架!! 顺便求求书友大大们手上免费的小礼物!!! 哈哈,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