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刻意引导?突破小星位!
北风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墨心里清楚,不久后他将会见到大梁由盛转衰的点。 而在这之前,他要尽可能地去提升实力,而非成为这乱世中的一枚棋子。 徐墨来到竹林外的街上,这整条街都是玄冥教的驻地房子。 顺着令牌上的序号,徐墨找到了自己的那间砖屋。 推开门,里面比较简陋,一张木床上摆着被子,一张木桌,上面几盏油灯。 徐墨点燃油灯,就练起了刀法。 不得不说,原身天赋确实不错,仅仅看了一篇刀谱,练下来就有模有样。 月余后的一日清晨,徐墨被一阵梆子声惊醒。 推开门 不远处几个血红色镶边的教众正押解着俘虏走过,俘虏衣袍上绣着的“晋”字看得他瞳孔微缩——通文馆。 “徐兄弟,起得早啊。” 之前的领路小队长正叼着草茎靠在墙角,见他出来便抬手打招呼。 此人自称“老七”,之前收了银子后倒是爽快,不仅说了教中等级,后来还透露孟婆常去后山林间的“听雨轩”。 “孟婆大人何时召见”徐墨压低声音。 老七左右看了看,凑近道:“午时,你去偏殿西侧的洞门等着,别迟到。” “对了——”他忽然拽住徐墨的袖口,目光落在他腰间的刀上,“准备好,孟婆大人说不定要考校你。” 徐墨心头一跳,看向“老七”的眼神也变了,“他也是不良人!” 洞门后是条蜿蜒的石子路,尽头是座竹制凉亭,檐角挂着铜铃,风过时发出细碎声响。 孟婆拄着幻龙杖站在亭中,脊背依旧佝偻,却比昨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见过大人。”徐墨单膝跪地。 孟婆转身时,袖口掠过石桌,桌上茶盏突然炸裂成齑粉。 徐墨瞳孔骤缩,这看似随意的动作,分明是中天位以上的内力外放。 “刀法练得如何了”孟婆声音沙哑。 徐墨不敢怠慢,默记的七十二式刀路在脑海中闪过。 他退后三步,足尖在青石板上踏出“离卦”方位——这是刀谱里的步法。 刀光乍起时,凉亭四周的竹林忽然沙沙作响。 徐墨手中无刀,却以指代刃,指尖划过之处,竹叶竟成片飘落,在他周身形成一道黑色刀幕。 孟婆的目光掠过他手腕翻转的轨迹,浑浊的眼底闪过一丝讶异——这小子竟能在一月之内,将横墨刀法的“起势”练到这般境界。 “停。”孟婆抬手止住他,“你师傅当年练到这,用了三个月。” 徐墨心头一凛,什么意思,“试探自己” 他索性将刀谱往前一递,沉声道:“大人,属下在刀谱第三页发现一处批注,似是师傅所写,却看不懂其中意思。” 孟婆接过刀谱翻开,目光落在“癸水之变”四字上,指尖突然颤抖。 她迅速合上卷轴,袖中飞出一片竹叶钉在亭柱上,竹叶没入木中三寸:“以后莫要再提这四字,懂了” 徐墨低头称是,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 “癸水之变”是不良人两年前的一场大劫,三百暗桩一夜暴毙,连时任校尉王宇也受了重伤——看来孟婆与那场变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这件事也是“老七”在来到路上告诉他的。 下午,老七匆匆跑来,额角挂着汗珠:“快跟我走!冥帝大人在玄冥殿召见孟婆大人,点名要你一同觐见。” 玄冥殿位于竹林最深处,朱漆大门上绘着狰狞的鬼面。 徐墨跟着孟婆踏入殿内,殿中烛火摇曳,照得上方悬挂的十八具青铜骷髅泛着冷光。 正中央的王座上,一名侏儒正端坐着——正是玄冥教冥帝朱友珪。 “孟婆,你新收的徒弟”冥帝声音尖细。 孟婆欠身道:“回禀冥帝,此子前些日子带回晋军密报,又兼骨骼清奇,老身便斗胆收在身边调教。” 徐墨抬头时,恰好对上冥帝的目光。 那双眼睛泛着黑灰色,宛如深潭死水,却在触及他腰间的刀谱时,忽然泛起涟漪。 “骨骼清奇”冥帝忽然起身,袍角扫过地面时,在石砖上留下淡淡焦痕。 他绕着徐墨走了一圈,忽然伸手扣住他的手腕,“让本座看看,你这‘清奇骨骼’,究竟有何特别。” 徐墨只觉得一股极为阴寒的真气顺着脉搏涌入,疼得险些咬破舌尖。 孟婆见状正要开口,冥帝却突然松手,指尖捻着一枚晶莹剔透的药丸,在烛火下泛着红光:“确实不错。这瓶‘赤阳丹’,赏你了。” 徐墨接过玉瓶时,掌心全是冷汗。 他清楚这丹药的来历——赤阳丹以活人血魄炼制,虽能强行提升内力,却会损伤经脉根基。 冥帝此举,分明是在试探他对孟婆的忠诚度。 “谢冥帝大人赏赐。”徐墨垂眸掩饰眼底的寒芒,余光瞥见孟婆袖中指尖微动,是在比划“吞服”的手势。 他心下一横,拔开瓶塞倒出丹药,仰头咽下。 丹药入喉即化,化作一团烈火顺着经脉灼烧。 之后,徐墨强撑着回到住处,刚关上门便栽倒在地,七窍渗出细血。 体内真气如脱缰的野马,在丹田处撞得他五脏剧痛,恍惚间,他想起了刀谱里的口诀:“运逆,以寒制热!” 想到这里。 徐墨咬破舌尖,强提精神运转口诀。 原本灼热的真气突然逆转,在丹田处化作一团寒冰,与赤阳丹的火劲激烈对冲。 窗外月上梢头时,他忽然听见“咔嚓”一声——那是经脉拓宽的脆响。 清晨的梆子声再次响起时,徐墨睁开眼,掌心轻轻按在木桌上,桌面竟被按出一个掌印。 他起身活动筋骨,只觉四肢百骸从未有过的轻盈,随手抽出横墨刀谱,昨日还晦涩难懂的第三式刀法,此刻竟豁然开朗。 “小星位了。” 他低声自语,指尖抚过刀谱上“癸水之变”的批注。 整个刀谱只有这一出有批注,而且自己还看不懂。 还有“老七”的刻意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