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云淞BB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许平笑着打趣道:“该不会是朝你翻白眼或者抛媚眼吧” 小头目被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反应弄得手足无措,挠了挠头,“都不是,她很认真地问我:‘您作为大当家,为什么非要抗日跟日本人合作不是更有利吗’” “我告诉她,不打跑鬼子,我们永远过不上好日子。” 许平叹了口气,“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她问你跟鬼子合作会不会更好,可你却说只有赶走鬼子才有好日子,这话对她打击不小吧” 许平挥了挥手,“走吧,去见见这位女英雄。” 小头目疑惑地皱眉,“说句难听的,抛开身份不谈,她就是个人人喊打的汉奸,您怎么还称她英雄” 许平摆摆手,“我总觉得她另有隐情,现在不想点破。再说,替鬼子办事的人未必全是恶徒,说不定她明里为鬼子效力,暗地里却在帮百姓呢” “若真如此,岂不是更好” 小头目眉头紧锁,“老大,这种事谁说得准” 许平点头,“确实难下定论,所以得继续试探,希望她能配合。” 两人走出办公室,小头目四下张望后压低声音:“大当家,万一她假意帮忙,实际对鬼子死心塌地,咱们不就中计了” 说完他立刻立正敬礼,“属下多嘴了……” 许平大笑,“防人之心不可无,你的顾虑很正常。但她身份特殊,策反工作本就复杂。” “不过眼下鬼子节节败退,连毒气弹都用上了。就算她是铁杆汉奸,也得想想后路——当汉奸也得有命当,总不能替鬼子陪葬吧” “要是被于明抓进黑龙寨,以她中国人的身份照样会死在毒气弹下,这账怎么算” 小头目哑口无言,许平拍拍他肩膀:“带路。” 穿过重重山门,他们再次来到山洞。那女人戴着镣铐面朝里躺着,许平拖过凳子坐下:“回来得比预期早,还以为能共进晚餐慢慢聊呢。” “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想通了” 女人背对着许平,面朝墙壁,冷不丁冒出一句:“要是我假意妥协,骗你解开镣铐再偷袭你呢” 许平咧嘴笑了:“放了你也没用,你心里清楚,试了那么多次都没得手,再试就是犯蠢!” “到那时不管你是不是汉奸,我都只能先下手为强了。” 女人猛地转过头,锐利的目光刺向许平:“就你这水平也能当大当家跟江湖骗子没两样。” 许平挥挥手:“谈正事还是消遣我我今儿来是真想帮你,但帮人也得有个限度。你肯定琢磨过这事,虽说服气只有七分,剩下三分不服我也理解。” 女人利落地盘腿坐起,镣铐哗啦作响却不妨碍她动作。她双手抱膝,仰头盯着许平:“要是我纯粹想找人唠嗑呢” 许平耸耸肩:“奉陪到底,正好等鬼子情报等得心烦。看地图看得眼晕,瞧瞧 儿换换脑子也不错。” 女人甩给他个白眼:“你这人色胆包天,比登徒子还油嘴滑舌!” 许平跷着二郎腿大笑:“说实在的,眼下许多事我也搞不明白。” “这世道啊,甭管十年二十年,活着都得豁出命去。跟鬼子拼命早不是个人的事儿,是民族大义!虽说人命金贵,可在历史洪流里,气节说到底就俩字——抗日。” “可抗日哪有那么容易”许平收起笑容,“合作的事你想清楚,我耐心还有。” 女人歪着头,斜睨着许平,"你以为还有时间耗下去不就是想着于明可能行动,毒气弹会散遍山区,到时候谁都逃不掉吗" 许平漫不经心地挥挥手,"这事儿可不赖我。你要是不急,我更不急,对吧" 女人再次抓了抓耳朵,轻轻摇头,仿佛只是在试探许平,压根没打算真心合作。 许平皱眉道:"临时叫我来,想必是下了决心的。可你端着架子,连谈判都想压我一头,是吧" "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你无非是想捞好处。我不是江湖人,但懂江湖规矩;不是官家人,却明白官场门道;更不是军旅出身,可军事上的事也瞒不过我。" "除了你的底细,这世上就没我不清楚的事。而且我敢说,我知道的比你多得多。" "这些都是我猜的,对错无所谓。就算鬼子真用了毒气弹,赢的还是我们!他们注定失败,就连战后这片土地归谁管,我都一清二楚。" 女人烦躁地抓抓头发,"跟江湖人讲这些,不合适吧" 许平大笑:"是有点神神叨叨。但说白了,咱们现在谋划的事,本就有未卜先知的意味。" "能预见未来,靠的是直觉。你到现在还不肯松口,对吧" 许平话锋一转:"你是不是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就算躲过毒气弹,粉碎鬼子阴谋,还是把握不住自己的命" "我给你两条路:要么拿个护身符,功成身退;要么跟着 ,搏个前程。江湖上说什么金盆洗手、武林盟主,这些虚的我不打包票。" "有人想进,有人想退,都行。但绝不能像鬼子那样——进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一旁的小喽啰听得晕头转向。女人沉默半晌,乱发间的眼神渐渐深沉。 几十秒后,她冷冷道:"这种空头支票,我听得耳朵起茧。要是次次都信,早死八百回了。" 许平摇头道:“每次你都这样笃定,让我无从反驳。你总有各种理由,我实在难以说服你。” “正因如此,我才不愿与你谈论民族大义。这些空话对你毫无意义,可我又不得不说。” “坦白讲,能打动你的恐怕只有‘华夏人不打华夏人’这句话。况且你自身也面临生死危机,我说得没错吧” 女子沉默不语。许平起身踱步,凝视着二月红:“以你的性格,无非两种可能:其一,你另有重要身份作为护身符;其二,你还抱着侥幸逃脱的念头。” “但这两点都可能破灭。现实很残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即便前两条路走不通,我手中的枪也能送你上路。这才是你犹豫的真正原因。” “人心本就复杂,成年后更是如此。不再像年少时那般简单分明,对错分明。” “关键在于事情背后的连锁反应。”许平摆手道,“所以我们的谈话不能仅限于此。” 二月红锐利的目光射来:“怎么你还要耍江湖骗术” 许平笑道:“你像只刺猬,总是先竖起尖刺。这是长期逆境养成的习惯。或许如朱传武所言,你始终坚持抗日。” “最终流落西北深山,任谁都不会甘心!” 许平心中暗叹:我比你更不甘心!困在这穷山沟已久,空有抱负却难施展。穿越之初欣喜若狂,如今却要管理这数万人的山寨,简直堪比治理国家。 更糟的是无法与世隔绝,时刻要防备敌人袭击,必须将鬼子挡在山门外——可这谈何容易 许平意识到自己穿越后的处境与曾经的幻想相去甚远,但他并未放弃努力。然而日寇的疯狂扫荡迫使他不得不考虑重建家园,甚至进行战略转移,这让他倍感无奈。 望着眼前的二月红,许平心中涌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却无法直言。他稍作沉默,转而露出笑容:"咱们换个话题吧,刚才说的太沉重了。你心思缜密,我的话里确实有多重含义。不如聊聊别的" 二月红抬眼看他:"你我素不相识,能聊什么江湖规矩还是其他" 许平摆了摆手:"聊聊希望吧。人活着总得有个盼头,不说那些远大理想,比如建设华夏什么的。就说你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以你在江湖上的地位,即便没有现在的身份,温饱应该不成问题吧" 二月红的戒备心稍稍放松。许平的态度确实不像审讯,更像是闲聊。几次接触下来,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但合作与否仍是个未知数。面对许平的提议,她只是皱眉不语。 许平继续说道:"那我先说说自己。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顿饱饭,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吧可实际上,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度,即便是号称盛世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时期,能让百姓真正吃饱的日子又有多少" "更不用说近几百年的康乾盛世,最终又是什么结局。我不想讨论盛世的真伪,只想说能让百姓填饱肚子,就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了。"许平眉头紧锁,"所以我现在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治下的每个人都能吃饱饭。可要实现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许平侃侃而谈:"我在琢磨怎么利用山上有限的田地搞出点名堂。收集了不少蝙蝠粪,再配合特殊肥料,这就是我建实验室的初衷......" 对面的女人露出诧异的神色。许平毫不在意地挥挥手:"即便如此,粮食还是不够。山上产的粮食顶多养活两三千人,可我这儿有两三万人要吃饭!" "所以我得扩大土豆、地瓜的种植,还得开发山下其他作物。但要解决两三万人的口粮问题,压力可不小。" 女人皱眉打断:"照你这么说,缺口这么大,光靠土豆地瓜能行吗" 许平自信地说:"关键看怎么调配。按老办法确实养不活这么多人,但我有新思路——能让原本养活两三千人的地,现在养活七八千,甚至一万二!" "加上土豆地瓜和其他粮食,除了库存,保证大家不饿肚子。这事儿不容易,但过去一年多我们做到了,以后也能做到!" "不过将来要养活的可不是一两万人,可能是几十万、几百万。想想咱们国家要养活几亿人,需要多少耕地" "八亿亩是底线!还得想方设法搞两季稻、三季稻......" 听到"三季稻",女人瞪大眼睛:"怎么可能" 许平笑道:"三季稻主要在南方,比如琼州一带。虽然营养差点,但总比吃观音土强!" 他正色道:"民以食为天。历史上有个'八千万定律'——从汉到宋,人口超过八千万就会闹饥荒。这就是粮食的制约啊!" “人口一旦超过某个限度,以现有的耕地和分配方式,百姓就会陷入 。饥饿会引发不满,不满将导致动荡,农民 便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