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夜入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三早上五点半,阿澈就醒了。一想到今天要搬厂房,他翻个身就爬起来,洗漱完揣上钥匙,往老厂房赶。路上买了十份早餐,今天人多,得让大家吃饱了干活。 六点刚到,老厂房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除了厂里的七个人,孙超还叫了两个同乡来帮忙,都是力气大的小伙子。“阿澈,早啊!”孙超挥挥手,“我这俩兄弟,干活利索,今天搬机器没问题。” 阿澈笑着递过早餐:“辛苦大家了,先吃早饭,吃完就动手。今天的目标,把所有东西都搬到新厂房,下午争取调试好机器,明天就能开工。” 众人接过早餐,边吃边聊。王小虎啃着肉包说:“老板,新厂房是不是特别大以后装货再也不用挤来挤去了。”“肯定的,一百六十平,够咱们折腾了。”阿澈说。 六点半,早餐吃完,开始分工。“孙超带你俩同乡,负责抬搅拌机和切片机,这俩最重,小心点别磕着;小虎和老林抬封口机,小吴帮忙扶着;李娟、小花、玲玲打包小件,比如料盒、账本、工具,别落下东西;我负责联系货车,已经约好了,七点到。”阿澈分配完,大家立刻行动起来。 七点整,货车准时到了。司机下车一看,皱了皱眉:“你们这机器挺沉啊,得小心搬,别把我车斗压坏了。”“放心吧师傅,我们会轻拿轻放。”阿澈说。 众人一起动手,先抬搅拌机。孙超喊着号子:“一、二、起!”四个大男人一起使劲,把搅拌机抬起来,慢慢往车斗挪。“慢点,左边低点,别蹭到车门。”阿澈在旁边指挥。好不容易把搅拌机抬上车,用绳子绑牢,又接着抬切片机。 太阳慢慢升起来,越来越热。众人累得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没人喊累,只顾着干活。陈小花看到大家渴了,主动跑去附近的小卖部,买了十瓶矿泉水,分给每个人。“小花真懂事,眼里有活。”老林喝着水,笑着说。 九点半,所有东西都搬上了货车。阿澈锁好老厂房的门,跟众人一起,坐货车往新厂房赶。二十分钟后,到了城西的新厂房。装修师傅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老板,线路昨天就弄好了,货架也搭了一半,你们先搬东西,我接着干活。” “辛苦师傅了,不着急,你慢慢弄。”阿澈说。 货车停在门口,众人开始卸货。还是按之前的分工,先把机器抬下来,搬到厂房中间的位置。新厂房确实宽敞,机器放在中间,两边还有很大的空地,原料区和成品区都留出来了。“这地方就是不一样,干活都舒坦。”小吴擦着汗说。 卸完货,已经十一点了。玲玲订的盒饭到了,众人坐在厂房门口,大口吃起来。阿澈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挺感动:“今天辛苦大家了,等搬完家,我请大家吃顿好的。”“好啊!”众人齐声答应,吃得更欢了。 吃完饭,歇了二十分钟,开始安装机器。孙超懂点电工,负责接线路,他的两个同乡帮忙递工具。“阿澈,你把机器的位置再确认一下,别装错地方了。”孙超说。阿澈拿着之前画的布局图,指挥着:“搅拌机放这边,靠近原料区;切片机在中间,正对进料口;封口机放成品区旁边,打包方便。” 王小虎和老林帮忙扶机器,调整位置。“往左一点,再往左。”阿澈喊着。众人慢慢挪动机器,直到摆到合适的位置。 下午一点,线路接好了。孙超按下搅拌机的开关,“嗡”的一声,机器转了起来,没问题。又试了切片机和封口机,都正常。“搞定!”孙超拍了拍手。 众人刚松口气,玲玲突然喊:“不好了,账本不见了!”大家一下子都慌了。“怎么会不见早上不是你打包的吗”阿澈问。玲玲急得快哭了:“我明明放在那个蓝色的袋子里,跟工具一起打包的,现在袋子里没有了。” “别慌,咱们仔细找找,可能是搬的时候掉了。”阿澈说。众人分成两拨,一拨在新厂房找,一拨回老厂房找。阿澈带着玲玲、陈小花回老厂房,孙超带着其他人在新厂房翻。 老厂房里空荡荡的,地上全是灰尘。三人仔细地找,墙角、机器原来放的位置,都翻遍了,没看到账本的影子。“怎么办啊,账本丢了,客户的订单、货款都记在上面,还有原料的进出账,没了账本,后续没法对账。”玲玲急得直跺脚。 阿澈心里也着急,但还是安慰她:“别慌,再想想,打包的时候有没有跟其他东西混在一起或者搬的时候不小心掉在货车上了” 正说着,孙超打来电话:“阿澈,新厂房这边没找到,要不要问问货车司机,是不是掉他车上了”阿澈赶紧挂了电话,给货车司机打过去。“师傅,你好,我们搬完货,有没有看到一个蓝色的袋子,里面装着账本” 司机想了想:“蓝色袋子好像有一个,刚才卸完货,我打扫车斗的时候,看到角落里有一个,以为是你们不要的,扔在路边的垃圾桶里了。” “啊扔哪里了”阿澈赶紧问。司机说了个地址,就在老厂房附近的路口。阿澈挂了电话,拉着玲玲、陈小花就往那边跑。“别着急,应该还在,垃圾桶刚清理不久,说不定还能找到。” 三人跑到路口,看到一个绿色的垃圾桶,赶紧围过去。陈小花个子矮,王小虎不在,阿澈直接蹲下来,伸手在垃圾桶里翻。里面全是垃圾,又脏又臭,阿澈顾不上这些,一把一把地翻。 玲玲和陈小花在旁边看着,心里又急又感动。翻了几分钟,阿澈突然喊:“找到了!”他手里拿着一个蓝色的袋子,正是装账本的那个。袋子外面沾了不少垃圾,阿澈赶紧打开,里面的账本还好,没弄脏。 “太好了!”玲玲眼泪都掉下来了。阿澈站起来,手和衣服都脏了,笑着说:“没事就好,赶紧回去,别耽误下午的事。” 回到新厂房,众人看到账本找到了,都松了口气。“老板,你这手,赶紧洗洗。”陈小花递过来一瓶矿泉水和纸巾。阿澈接过,在装修师傅砌好的洗手池里洗干净手,又换了件备用的t恤。 “好了,别耽误时间了,赶紧整理原料和工具,下午调试机器,做几箱试品,确保没问题,明天正式生产。”阿澈说。 众人赶紧行动起来。李娟和陈小花把原料搬到左边的原料区,分类放好,面粉、调料、奶粉,一一摆整齐,贴上标签。老林和王小虎(刚从老厂房回来)把工具放进货架,料盒、螺丝刀、钳子,分类收纳。玲玲把账本擦干净,放在角落的办公室桌子上,又拿出笔,重新核对订单,确保没记错。 孙超和小吴调试机器,按不同口味的参数,分别试了试。“切片机的转速有点慢,调快一点。”孙超说。小吴赶紧帮忙,调整好参数,再试,脆片切得又薄又均匀。 下午三点,一切整理妥当。阿澈看着新厂房,心里别提多舒坦了。左边原料区整齐有序,中间机器摆放合理,右边成品区空着,等着堆货,角落的办公室虽然小,但五脏俱全。“好了,咱们做两箱原味试品,看看机器运行怎么样。” 玲玲称料,小吴搅拌,孙超调机器参数:温度175度,转速19转。阿澈往进料口倒面粉,小吴加入调好的料。机器“嗡”的一声转起来,淡黄色的脆片源源不断地出来,比在老厂房的时候更顺畅了。 “这新厂房就是不一样,机器转着都痛快。”孙超笑着说。众人都点头,车间宽敞,空气流通,干活都有劲。 四点半,两箱原味试品做完了。众人都尝了尝,脆度和味道都跟以前一样,甚至更好,因为机器调试得更精准了。“没问题,可以正式生产。”阿澈说。 正说着,装修师傅过来了:“老板,货架和线路都弄好了,洗手池也能用,你看看满意不”阿澈走过去检查了一遍,货架很结实,线路也规整,洗手池水流顺畅。“满意,辛苦师傅了,这是工钱。”阿澈递给师傅两千块钱。 师傅接过钱,笑着说:“以后有活再找我。”说完就收拾工具走了。 五点半,所有事情都忙完了。众人累得不行,但看着崭新的厂房,都很开心。“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尤其是孙超的两个同乡,我已经给他们结了工钱,也请他们吃了饭。”阿澈说,“明天早上六点半开工,争取一周内把所有订单赶完。现在大家收拾收拾,早点回家休息。” “好嘞!”众人答应着,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王小虎和陈小花主动留下来,帮着阿澈锁门。“老板,新厂房真不错,以后咱们肯定能接更多订单。”王小虎说。“是啊,只要大家好好干,肯定没问题。”阿澈笑着说。 锁好新厂房的门,阿澈骑着电动车回家。路上,他给每个客户发了条消息:“各位老板,新厂房已收拾妥当,机器调试完毕,明天开始正式生产,订单会按顺序陆续送达,感谢大家的等待!” 很快,客户们就回复了。王老板说:“太好了,赶紧生产,我这儿等着补货呢!”刘姐说:“不急,你们慢慢来,保证品质就行。”阿澈看着消息,心里暖暖的。 回到家,阿澈煮了点米饭,炒了两个菜,慢慢吃起来。吃完坐在沙发上,拿出账本,重新核对了一遍订单和货款,确保没出错。然后又拿出手机,给供货商发消息,让他们再送点原料,以备不时之需。供货商回复说明天一早送过来。 九点多,阿澈洗漱完,定好明天的闹钟。躺在床上,他想起今天搬厂房的波折,账本差点丢了,还好找了回来。又想起众人齐心协力的样子,心里很踏实。新厂房、新设备(虽然是旧机器搬过来的,但环境好了),还有靠谱的团队,他觉得,以后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想着想着,阿澈就睡着了。梦里,新厂房里机器不停运转,成品堆得像小山,他和大家一起,忙着装货、送货,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阿澈准时到了新厂房。推开大门,里面已经有人了。王小虎和陈小花正在打扫卫生,擦机器、拖地。“早啊老板!”两人齐声喊。“早,你们俩怎么这么早”阿澈问。“在家没事,早点来收拾收拾,方便大家开工。”陈小花说。 阿澈心里很满意,这两个新人,越来越靠谱了。 七点整,老林、孙超、玲玲、小吴、李娟也陆续到了。众人到齐,阿澈开始分配任务:“今天的目标,做二十箱货,优先赶原味和香辣味,客户催得急。玲玲负责称料,多备点;小吴搅拌,速度跟上;孙超盯着机器,别出问题;李娟带小花装袋贴标签;小虎跟我一起加料、封口;老林负责打包整理,贴好客户标签,堆在成品区。大家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众人齐声答应,各自忙活起来。 玲玲拿出账本,按订单称料:原味面粉四十斤、盐四斤、糖二斤、奶粉二斤;香辣味面粉三十斤、辣椒粉十五斤、盐三斤、糖三斤。小吴接过来,快速搅拌均匀,分装进盒。 孙超检查了一遍机器,按下开关,机器正常运转。“可以开工了!”孙超喊了一声。 阿澈往进料口倒面粉,王小虎站在旁边,手里捧着原味的料盒,一点点往里面加。“慢着点,均匀点,别加多了。”阿澈提醒。小虎点点头,眼睛盯着进料口,动作很稳。 李娟和陈小花装袋,两人配合越来越默契,陈小花装袋,李娟贴标签,速度很快,每袋都是五片,不多不少。“小花现在速度真快,比刚来的时候强多了。”李娟笑着说。陈小花腼腆地笑了笑,手上动作没停。 老林打包,封好的袋子装进箱子,每箱二十袋,码得整整齐齐,贴上客户名字和口味标签,堆在成品区。“这成品区就是宽敞,堆十箱都不挤。”老林笑着说。 车间里,机器运转的声音、众人忙碌的身影,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新厂房采光好,空气流通,大家干活都很舒心,效率也比以前高了不少。 九点半,第一批五箱原味做完了。众人歇了十分钟,接着做香辣味。孙超调了机器参数,温度170度,转速20转。阿澈倒面粉,小吴加香辣料,红色的脆片出来,辣椒香飘满了车间。 “这味儿,闻着就想吃。”王小虎吸了吸鼻子说。众人都笑了,手上的活没停。 正忙着,门口传来敲门声。阿澈走过去开门,是市场监管局的人,还是上次来检查的两个领导。“领导好,快请进。”阿澈赶紧迎上去。 两个领导走进厂房,环顾了一圈,点点头:“不错,整改得很到位,分区明确,卫生也达标了。你们的生产许可证申请了吗”“申请了,材料已经交上去了,就等你们核查。”阿澈说。 “我们今天就是来核查的。”中年男人说,“你们的生产流程、原料储存、成品堆放,都符合要求,等我们回去上报,没问题的话,一周内就能发证。” “太好了,谢谢领导!”阿澈高兴地说。 “以后要保持这个卫生条件,严格按照食品生产标准来,不能马虎。”领导叮嘱道。“一定一定!”阿澈连连点头。 领导们走了,众人都围过来:“老板,许可证能办下来了”“是啊,一周内就能拿到。”阿澈说。“太好了,以后咱们就是正规军了!”孙超笑着说。众人都很兴奋,干活更有劲头了。 中午,玲玲订了盒饭,众人坐在厂房门口,边吃边聊。“拿到许可证,咱们就能接更大的订单了,说不定还能进超市卖。”老林说。“是啊,到时候咱们再扩大规模,招更多人。”阿澈说。 吃完饭,歇了二十分钟,下午一点准时开工。接着做香辣味,刚做了三箱,小吴突然喊:“老板,辣椒粉不够了!” 阿澈一愣:“怎么会不够早上供货商不是送来了吗”小吴指了指原料区:“就送了二十斤,刚才用了十五斤,剩下的五斤,不够做剩下的两箱香辣味了。” 阿澈赶紧拿出手机,给供货商打电话。“老板,不好意思,昨天库房盘点,辣椒粉剩得不多,只送了二十斤,剩下的明天才能送过来。”供货商说。 “这可怎么办今天还有两箱香辣味没做,客户等着要呢。”玲玲急了。 孙超想了想:“要不,用上次剩下的烧烤料代替一点烧烤料里也有辣椒成分,味道应该差不太多。” 阿澈摇摇头:“不行,客户要的是香辣味,用烧烤料代替,味道就变了,影响口碑。” 陈小花突然说:“我家附近有个调料店,专卖各种香料,应该有辣椒粉,我去买!” “真的那太好了!”阿澈说,“需要多少二十斤够了。”“我现在就去,很快回来。”陈小花放下手里的活,拿起钱包就往外跑。 “我跟你一起去,路上小心。”李娟说,也跟了上去。 两人骑上电动车,直奔调料店。还好,调料店有辣椒粉,二十斤,十五块钱一斤,总共三百块。陈小花付了钱,两人扛着辣椒粉,赶紧往回赶。 下午两点,两人回到厂里。众人看到辣椒粉买来了,赶紧接过来。“辛苦你们了,快歇会儿。”阿澈说。“不歇了,赶紧开工吧。”陈小花说,拿起料盒就开始帮忙。 重新开工,速度很快。下午四点,二十箱货全部做完了,五箱原味、十五箱香辣味,都打包好,堆在成品区。 玲玲拿着账本过来:“阿澈,今天做的货,对应王老板五箱香辣、两箱原味;刘姐三箱原味;张哥五箱香辣,都记好了。”“好,明天开始送货,先送急的客户。”阿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