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天子怒推其碑之事
沐黎九九2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了红薯,李世民等人心中大定。 如今,世家操纵粮价之事,已不足为虑。 “李公子,红薯一出,长安之危可解矣!” "这些世家大族趁机敛财,还能全身而退,朕绝不甘心!" 李世民刚舒展眉头,转念又升起对世家的怒意。 恶意哄抬粮价,罪无可赦! 李沐胸中早有良策,只待时机。 他微微一笑:"对付世家,当以商贾之道还施彼身!" "商贾之道"四字,令众人茫然。 李世民与众臣苦思不得其解。 "此话怎讲" 李沐毫不迟疑,将后世经济战法娓娓道来。 "他们囤粮居奇,哄抬物价" "何不推波助澜" "只需开仓救市,世家必会继续抢购托价。" "待时机成熟,粮价一落千丈!" "任他们之前吞下多少,都得连本带利吐出来!" —— 李沐的计策实则简单。 世家敢哄抬粮价,是因掌控粮源,百姓别无选择。 而一月后红薯丰收,粮价自会崩盘——此事世家却毫不知情。 只需在此期间高价放粮,世家为维持高价,必会不断吃进。 待红薯成熟,世家才惊觉竟是自买自卖,作茧自缚! "妙哉!" 李世民目光如炬,兴奋击掌:"好个引火烧身之计!" 长孙无忌等人亦叹服不已。 "令荥阳郑氏之流自食恶果,当真绝妙!" 这般奇谋,今人闻所未闻。 "李郎君此策,堪比管仲在世!" 长孙无忌饱读诗书,直接将李沐比作辅佐齐桓公称霸的贤相。 李沐连忙摆手:"管仲九合诸侯,在下岂敢相比" 他心中暗忖:那位可是连青楼祖师爷都敢当的人物。 李世民望着李沐,眼中慈爱愈盛,暗自欣喜。 "得子如此,真乃天佑大唐!" 眼下唯余一事需议: "该选哪几家开刀" "既要精准,更需雷霆手段!" “尽量别闹出太大动静!” “小李,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无论是一个月后等待红薯收成,还是用经济手段打击世家,都离不开充足的粮食储备。 李世民虽然自信能拿下几个世家获取存粮,仍想听听李沐的见解。长孙无忌等人也期待这个年轻人能否带来更多惊喜。 李沐见状,从容不迫地展露出自信神色。 “需要挑选目标世家吗根本不必!” 这番言论立即引起李世民的好奇:“此话怎讲” 李沐直截了当道:“天下乌鸦一般黑。” “就近选取长安周边的世家即可!” “调遣重兵围住府邸,在他们面前摆明两条路——” “要么收下金银交出粮食,要么全族覆灭人财两空!” “这些世家掌权者,可没一个是蠢货。” 李世民听得热血沸腾,拍案叫绝:“妙极!” “软硬兼施,正合我意!” 常年隐忍的 此刻终于找到突破口。他深知在生死抉择面前,没人会选择玉石俱焚。而收受金银的世家既保全体面,天下局势便不会剧烈动荡。 “其实金银都能省下,改用孜然香料和美酒交易。” “这些稀罕物件更能打动他们。” “甚至可以用新制的琉璃镜替代!” 59章 在李沐眼中,无论是香料、美酒,还是玻璃镜、宣纸,都不过是能批量生产的工业品,实际成本低廉得很。 但对当下世家而言,这些却是价值连城的珍宝。稍加包装,便足以令人疯狂——先前长安拍卖会就是明证。 李世民端详着眼前年轻人,忍不住连连赞叹: “你这脑袋怎么长的” “用这些土疙瘩换世家的真金白银!” “若让他们知道珍宝的实情,怕是要气绝身亡!” 亲眼见证过玻璃镜制作过程的君主最清楚,这不过是熔炼沙子的产物,至多镀了层银箔。与其售价相比,成本简直微不足道。 李沐唤侍女取来新酿的十几坛白酒,连同各色玻璃镜一并交给李世民。 “老李,这些应该能换够一个月存粮了。” “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李世民郑重点头。手握如此利器,若还不能从荥阳郑氏等世家身上剜下肉来,这龙椅也不必再坐了。 “你放心!” “这次定要用世家血肉,来哺育大唐江山!” 听到李世民复述自己的战略方针,李沐满意地拍了拍对方肩膀: “老李办事,我自然放心。” 李世民一行人离去,身旁跟着长孙无忌等近臣。 长安局势未稳,他不能久留。 唯有长孙皇后留了下来。 她非但没走,反而打算在此小住几日。 此刻,她一手托着精致的小铜镜,一手牵着长乐与王婉两个小姑娘,眉眼间尽是温柔。 “这段日子,多亏你照看这两个孩子,我这做母亲的却未尽职责,实在惭愧。” “这几日,便叨扰你,让我好好陪陪她们。” 面对这样一位和善慈爱的长辈,李沐还能说什么 只得应下。 “夫人既是老李的家眷,想住多久都行。” 长孙皇后笑意更深,轻声道:“放心,不会白住你的。” “待我回长安,定为你寻几位好姑娘。” 她目光微闪,带着几分促狭:“你喜欢哪种端庄的闺秀,温柔的小家碧玉,还是……” 顿了顿,她笑意更浓:“或者,都想要” 李沐耳根一热,连忙摆手。 “这怎么行!” “大唐的女子,果然不同凡响……” 他暗自嘀咕,老李这夫人,比媒婆还直接! 实在招架不住,他匆匆告辞,寻了个由头逃向造纸坊。 可心底,却忍不住泛起一丝涟漪。 “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蓦地,他想起了长安街头偶遇的那位姑娘—— 青丝如瀑,未及送出的金步摇,仍在心头萦绕。 ------------------ 长安,太极宫内。 李世民匆匆归来,立即召集心腹重臣密议。 房玄龄见他神色,心中已有猜测。 “陛下,可有良策” 李世民目光炯炯:“世家这次操控粮价,朕不仅要让他们无功而返,更要他们血本无归!” 房玄龄大喜:“果然,小郎君必有妙计!” “请陛下示下,臣等万死不辞!” 李世民环视众人——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谋臣,李靖、程咬金、尉迟恭等武将,皆在列。 这是他的基石,亦是破局之刃。 “诸位,此战关乎社稷,朕需尔等同心协力!” 众人肃然拜倒,齐声应诺。 “陛下的旨意,臣等拼死效命!” 李世民目光冰寒,杀气升腾,沉声喝道: “程咬金!秦琼!” “命你二人统帅天策府三千铁骑,携朕的手谕,即刻前往渭南徐氏、临洮薛氏、蓝田 ……” 他展开一幅关中地图,上面标记着各郡县豪族的方位。 这些世家虽不及五姓七望显赫,却也根深蒂固,仓廪粮米堆积如山。 程咬金与秦琼大步出列,眼中战意熊熊。 “陛下可是要我等铲平这些豪族” “末将这柄斧头,早已按捺不住了!” 沙场搏杀,程咬金等人从不畏惧。 他们只怕无仗可打! 李世民眉峰如刀,猛然挥手: “尔等带着府库所有金银,外加剩余的孜然、琼浆美酒与琉璃镜!” “告诉那些世家——要么交粮换珍宝,要么满门诛绝!” 程咬金二人眸光炽烈,重重跪地: “臣领命!” 不同于武将的亢奋,魏征面色骤变,急声劝阻: “陛下万万不可!” “以武力强夺世家粮草,恐酿天下大乱……” 李世民抬手打断: “朕何曾说要抢粮” “分明是带着真金白银与他们交易!” 魏征一时语塞。 刀锋抵喉的“买卖”,虽付了银钱,却与劫掠无异…… 世家纵然不敢当即 ,心中必生怨恨。经此一事,朝廷与世家便再难相容! “陛下,此举无异于剜肉补疮!” “纵使抄没关中所有世家存粮,亦难供养长安数十万黎民。待粮尽之时,天下豪族谁还愿运粮入京” 魏征越说越急,目光忽瞥向殿柱: “若陛下执意孤行——” “臣今日便血溅朝堂!” 李世民胸有成竹,对魏征立誓一月之内必能扭转困局。 魏征怔然不解: “一月之期……” “岂足成事” 李世民本欲细说谋划,但魏征以死相逼的举动令他愠怒。 他忽然心生促狭,故意敛起笑意凝视魏征: “卿且拭目以待。” 朝堂之上,君臣对峙。 “此乃国之机密,不可外泄!” “魏卿,届时自见分晓,静候一月便是。” 魏征闻言,神色骤变。 竟对他有所隐瞒 身为御史,大唐竟有他不得而知之事 这分明是挟私报复! “陛下!” “逆耳忠言,臣问心无愧!” “恳请陛下明示缘由!” 魏征倔强如故,寸步不让。 李世民见状,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忠言虽逆耳,然魏卿可曾听闻:君 则臣离心,臣 则祸及身” “你魏征,终究出身河北魏氏......” 此言不过戏谑。魏征虽为世家子弟,却以赤诚事君,以仁德爱民。 明知天子以家世相挟,魏征却无言以对。 他猛地揪断几根胡须,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 “臣......” “这......” 若真以出身论处,他确实理屈词穷。 此刻竟如鲠在喉,急得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见此情形,心中畅快无比。 “魏征啊魏征,你也有今日!” 自登基以来,魏征屡屡犯颜直谏。虽表面称赞其敢言,实则早已不胜其烦。 若非如此,史书又怎会记载魏征死后,天子怒推其碑之事 当然,后来怒气消散,墓碑又重立如初。 如今能名正言顺地令魏征受窘,也算是出了多年闷气。 所幸李世民尚存理智,只略施惩戒便作罢。 “待程咬金购粮归来,便是诸位用武之时!” “李靖率天策军镇守长安,严防奸人作乱,世家铤而走险!” “其余诸事,静观其变即可!” 诏令既下,众人各司其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