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龙骧铁骑踏金陵,太祖陵前誓重兴
太初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镇并未急于入主那昔日的皇宫。 南京城破的第二日,天色微明。 他一身素服,玄色滚龙纹的王袍之外,罩着一件简单的麻布孝衣,神情肃穆,率领着许雪亭、钟志灵、殷锦等一众龙骧军高级将领,以及数千名龙骧军精锐,马蹄踏过尚残留着血迹的街道,径直朝着钟山方向而去。 目的地——大明孝陵!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之陵寝! 大明王朝的龙脉所在! 数百年来,孝陵历经风雨,见证了大明的兴衰荣辱。 清妖入关之后,孝陵虽未遭大规模破坏,但也日渐荒废,失去了往日的尊崇与威严。 今日,朱镇,这位大明太祖高皇帝的血脉,龙骧军的摄政王,便要以一场最庄重,也最盛大的祭礼,告慰太祖在天之灵,宣告大明的……回归! 队伍行至孝陵神道之前,朱镇翻身下马。 他目光扫过那些早已残破,却依旧透着一股皇家威严的石人石马,以及那通往陵寝的漫长神道,眼神之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有对先祖的敬仰,有对故国沦丧的悲愤,更有……一种舍我其谁,重任在肩的决然! “王爷!”许雪亭上前一步,声音带着几分激动,“孝陵守陵的那些鞑子奴才,以及附近驻扎的少量绿营兵,已被我军将士……尽数肃清!” “如今的孝陵,已然……干净了!” “好。”朱镇点了点头,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孝衣,迈开脚步,踏上了那条通往太祖陵寝的神道。 许雪亭、钟志灵等一众将领,以及数千龙骧军将士,皆是神情肃穆,紧随其后。 他们的脚步声,在寂静的神道之上回荡,仿佛与历史的足音,重叠在了一起。 沿途的石像生,历经数百年风霜,依然屹立。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或威武,或温顺,仿佛在默默注视着这支前来祭拜的铁血之师。 文臣武将的石像,更是栩栩如生,似乎在等待着新的君王,带领他们重铸大明辉煌。 朱镇每走一步,心中的那股使命感,便愈发沉重一分。 他仿佛能感受到,太祖高皇帝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正在九天之上,注视着他。 终于,队伍抵达了孝陵的主体建筑——享殿之前。 享殿虽已不复当年的金碧辉煌,但那宏伟的规制,那朱红的宫墙,那琉璃的瓦当,依旧彰显着大明开国之君的无上威严。 朱镇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享殿正中那块书写着“孝陵”二字的巨大匾额之上,久久不语。 “备祭品!”他声音低沉,却带着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 早已准备好的香案、祭品,被一一抬了上来。 三牲、五谷、时鲜果蔬、醇香美酒…… 朱镇亲自上前,点燃三炷儿臂粗细的高香,双手高举过头,对着享殿的方向,恭恭敬敬地三拜九叩。 他身后的龙骧军众将士,亦是齐刷刷地跪倒在地,神情肃穆,行大礼参拜。 “不肖子孙朱镇,叩见太祖高皇帝!” 朱镇声音洪亮,回荡在空旷的享殿之前,带着几分哽咽,更带着一股……铁血的决然! “自崇祯先帝蒙难,神州陆沉,鞑虏窃据中华,奴役我汉家百姓,毁我衣冠,断我传承,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幸赖苍天有眼,祖宗庇佑!不肖子孙朱镇,率领龙骧义师,历经百战,驱逐鞑虏,光复南京!” “今日,特来孝陵,告慰太祖高皇帝在天之灵!” “孙儿在此立誓!”朱镇猛地抬起头,眼中精光暴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响彻云霄!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明疆土!” “敢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孙儿定当竭尽所能,扫清寰宇,恢复汉家江山,重铸大明辉煌!让我炎黄子孙,永享太平!让我华夏文明,永耀万邦!” “若违此誓,天人共戮!” 他每一个字,都如同金石掷地,铿锵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与……必胜的信念! 他身后的数千龙骧军将士,听着朱镇这番慷慨激昂的誓言,皆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重铸大明辉煌!永耀华夏万邦!” 他们齐声怒吼,声震四野,仿佛要将这天,都要捅出一个窟窿! 那股滔天的杀气与战意,直冲云霄,让风云为之变色,让日月为之无光! 祭拜完毕,朱镇并未急于离去。 他缓步走入享殿之内,看着那供奉着太祖高皇帝牌位的神龛,以及殿内那些依稀可见的昔日辉煌,心中感慨万千。 他仿佛看到,那位布衣出身的开国皇帝,是如何一步步从尸山血海之中杀出,建立了这震古烁今的大明王朝。 他又仿佛看到,那位雄才大略的永乐大帝,是如何迁都北京,开创万国来朝的永乐盛世。 历史的画卷,在朱镇的脑海之中,一幕幕闪过。 荣耀与屈辱,辉煌与悲怆,交织在一起,让他对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太祖高皇帝,”朱镇对着神龛,再次深深一揖,声音低沉,却充满了力量,“您……看好了!” “孙儿,定不会让您失望!” “这大明的江山,孙儿……会亲手,为您夺回来!” “这华夏的荣光,孙儿……会亲手,为您重铸!” 说罢,他猛地转过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享殿。 阳光洒落在他那挺拔的身影之上,将他那件玄色的滚龙纹王袍,映照得熠熠生辉,仿佛……一尊从历史长河之中走出的战神! “传令下去!”朱镇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孝陵。 “立刻招募工匠,修缮孝陵!恢复规制与尊崇!” “另,在孝陵之前,修建英烈祠!将我龙骧军所有为国捐躯的将士,以及为抗击鞑虏而牺牲的汉家英烈,尽数供奉其中!让他们……与太祖高皇帝一同,永享后世香火!” “遵命!” 孝陵祭拜,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仪式。 它更是一场……政治上的宣言! 它向天下宣告,大明……回来了! 汉家的正统,回来了! 而朱镇,这位大明太祖的嫡系血脉,龙骧军的摄政王,便是……这新的大明王朝,无可争议的……执掌者! 消息传出,整个江南,乃至整个天下,都为之震动! 那些依旧心怀故国,不忘大明恩泽的士绅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而那些盘踞在北方的满清鞑虏,以及那些首鼠两端,心怀叵测的汉奸走狗,则是……惶惶不可终日,如丧考妣! 他们知道,这位龙骧军的朱镇王爷,已经用一场最直接,也最震撼的方式,向他们发出了……最后的通牒!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孝陵祭拜的庄严与肃杀尚未完全散去,朱镇便雷厉风行地开始着手处理南京城内外的各项事务。 张榜安民,稳定人心,是为首要。 龙骧军的军纪,在朱镇的严令之下,堪称秋毫无犯。 城内百姓见官兵非但不扰民,反而帮助他们清理废墟,修缮房屋,心中那份对新政权的戒备,也渐渐化为了信任与拥戴。 查封府库,清点钱粮,亦是当务之急。 南京城作为江南重镇,清妖搜刮的民脂民膏自然不在少数。 朱镇将这些不义之财尽数充公,一部分用于犒赏三军,一部分用于赈济灾民,一部分则投入到南京城的恢复与建设之中。 对于那些在城破之前便已暗中投靠龙骧军,为光复南京立下功劳的本地士绅与义士,朱镇亦是不吝赏赐,委以重任,迅速稳定了南京的基层统治。 至于那些罪大恶极的汉奸走狗,以及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则在龙骧军的铁腕清剿之下,纷纷落网,验明正身之后,或斩首示众,或发配矿山,以儆效尤。 短短数日之内,南京城便已从战火的创伤之中,迅速恢复了秩序,重新焕发出生机。 朱镇,在处理完这些军政要务之后,立刻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派人前往灵蛇岛,迎接长平公主朱微娖,以及沐王府众人,前来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