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559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幕上,尽管朱及第已经明确驳斥了“文官阴谋论”,但模拟弹幕中依然顽固地飘过几条诸如“主播被收买了!”“真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细思极恐,越想越对!”的言论。这种近乎偏执的、拒绝逻辑的态度,让洪武时空的正常朝臣们看得啼笑皆非。 “哈哈哈,后世这些腐儒,钻牛角尖的本事倒是一流!”冯胜指着天幕,对徐达笑道,“任凭你说破大天,他只信自己那套鬼扯,这与市井泼妇何异” 徐达无奈摇头:“冥顽不灵,徒增笑耳。” 大多数文武官员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不过,也有少数文官暗自觉得,那“阴谋论”虽夸张,但文官集团若真能同心协力,未必不能成事,只是代价绝非如此儿戏罢了。 朱及第显然也懒得再跟这些“杠精”纠缠,他清了清嗓子,决定无视这些杂音,将话题拉回正轨:“好了,我们言归正传,继续来讲述土木堡之变那惊心动魄的最后时刻。” “明朝大军被困土木堡,最大的危机很快就出现了——缺水!”朱及第的声音带着强烈的画面感,“土木堡地势高,缺乏可靠水源。数十万大军和马匹的饮水需求是天文数字。当时正值夏末秋初,天气尚热,士兵们饥渴难耐,军心已然濒临崩溃。” “瓦剌太师也先,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敏锐地抓住了明军的这个致命弱点。”朱及第指向地图上瓦剌军的动向,“他并没有急于发动总攻,而是玩了一手极其高明的心理战和诡计。他先是派出使者与明英宗谈判,释放出愿意议和的烟雾弹,让明军高层产生了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放松了警惕。” “紧接着,也先做出了一个关键的欺骗动作:他命令瓦剌军队主动后撤,让出了通往南面一条河流(桑干河支流)的道路。”朱及第的光笔画出了瓦剌军的佯动路线,“这一幕,在焦渴的明军眼中,无异于久旱逢甘霖。他们以为也先真的因为谈判而退兵了。” “于是,纪律早已涣散的明军士兵,如同开闸的洪水一般,争先恐后地冲出土木堡简陋的营垒,奔向河边取水。”朱及第的语气骤然紧张起来,“然而,这正中了也先的圈套!当明军队伍拉长、阵型完全混乱、士兵们埋头抢水之时,埋伏在四周的瓦剌骑兵如同幽灵般从四面八方发起雷霆突击!” 天幕上出现了骑兵冲锋、明军溃散的惨烈画面。 “崩溃!彻底的崩溃!”朱及第沉痛地说,“毫无组织的明军根本无力抵抗瓦剌铁骑的冲击和屠杀。随军的文武大臣,如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数十名勋贵高官,几乎全部战死沙场。京营精锐,大明最核心的军事力量,在这一天损失殆尽。” “而明英宗朱祁镇本人,”朱及第顿了顿,语气复杂,“在侍卫死伤殆尽后,下马盘膝面南而坐,最终被瓦剌士兵发现。因其衣着华丽、气度不凡,被押送至也先面前。经过被俘明军太监的指认,他的皇帝身份暴露。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也因此成为大明正统十六帝中唯一一位被外敌俘虏的皇帝。” “这个胜利的结果,甚至大大超出了也先本人的预料。”朱及第话锋一转,描述起瓦剌阵营的反应,“他原本只是想重创明军,获取一些财物和谈判资本,没想到竟然抓到了大明皇帝!一时间,这位瓦剌太师也是又惊又喜,不知所措。” 朱及第模拟起蒙古大营内的争吵场景: “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等人主张:‘大哥!这是长生天赐予我们的荣耀!我们应该立刻带着明朝皇帝去叫开关隘,明朝肯定望风归降!’” “但一些较为谨慎的部落首领则认为:‘明朝地大物博,逼急了他们会另立新君。不如把这个皇帝当摇钱树,向明朝索要巨额赎金,金银布帛,这才是实打实的好处!’” “还有更激进的观点:‘动作要快!如果明朝那边马上立了个新皇帝,这个旧皇帝就成了烫手山芋,不但没用,反而会引来明朝的疯狂报复!’”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朱元璋的咆哮声再次响彻奉天殿,他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皇帝被俘!数十万大军覆灭!勋贵一扫而空!咱大明开国以来的脸面,都被这个不肖子孙丢尽了!宋徽宗、宋钦宗靖康之耻,犹在眼前!没想到,没想到我大明竟也出了这等事!” 暴怒的朱元璋,目光再次如同利剑般射向跪在地上的朱棣,新仇旧恨涌上心头:“都是你!都是你开的‘好头’!御驾亲征你看看!这就是你子孙学你的样子!学成了个亡国之君的模样!” 此时的老朱已经忘记了他先前是如何夸奖老四在北征中的战功赫赫的,现在只觉得一切错都是他的,于是抄起那根已经染血的荆条,带着无尽的愤懑和失望,又一次狠狠地抽向朱棣。 这一次,朱棣依旧没有躲闪。荆条抽在身上的疼痛,远不及他心中那万念俱灰的冰凉。他未来毕生功业所系的强军,他寄予厚望的帝国荣耀,在这一刻,仿佛都随着土木堡的尘埃,彻底崩塌了。他闭上了眼睛,任由父皇抽打,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明,完了吗 天幕对土木堡惨剧的叙述,如同一道晴天霹雳,不仅仅炸响在洪武十一年的紫禁城,更透过那巨大的屏幕,震撼了整个大明疆域内所有能目睹此景的官民士绅。 钱塘江畔,方才还在为《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流传而激动的书生们,此刻鸦雀无声。他们刚刚沉浸在永乐大帝五征漠北、万国来朝的赫赫武功之中,那股身为大明子民的自豪感尚未消退,转瞬间却被这从天而降的奇耻大辱砸得头晕目眩。 “这……这怎么可能”一个年轻士子喃喃道,“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犹在耳边,怎会转眼就……天子北狩,京师精锐尽丧这衰败之速,堪比暴秦,远迈汉唐之渐衰啊!” 一种对历史轨迹超出认知的茫然和恐惧,在读书人中蔓延。 在北疆的军事重镇,如大同、宣府,守城的将士们看着天幕上描绘的瓦剌铁骑和明军溃败的景象,感同身受,脊背发凉。一些老兵喃喃道:“京营……那可是京营啊!就这么没了那咱们这些边军……” 一种兔死狐悲的寒意,伴随着对自身处境的深切忧虑,笼罩在边关上空。 而在江南的市镇乡村,普通的农夫和商贾或许对复杂的朝政不甚了了,但“皇帝被鞑子抓走了”这个消息本身,就足以引发巨大的恐慌。“皇帝都被抓了,这天下是不是要大乱了”“赋税会不会更重会不会又要打仗” 最朴素的生存焦虑,开始在社会底层发酵。 很快,各种议论和指责声也开始出现: 在应天的茶楼里,一些原本就对永乐迁都北京不满的南方士人,仿佛找到了宣泄口,激动地议论着:“看吧!看吧!我就说成祖爷执意迁都北平是步错棋!天子守国门说得轻巧!如今国门成了前线,皇帝直接成了俘虏!这要是都城还在应天,长江天堑阻隔,岂能有此奇祸”“北平离边塞太近了,实在太危险了!这次是皇帝被俘,下次岂不是……” 而一位看起来像是致仕官员的老者叹息道:“诸位,迁都与否,恐非关键。诸位细想,即便都城在应天,若仍是明英宗这般不经事的皇帝主政,仍是王振这等权阉掌权,仍是那般腐败无能的军队,瓦剌难道就不会长驱直入吗南宋都城在临安,偏安一隅,最后不也亡于蒙元根子,还是在于人!在于朝纲不振,君昏臣佞啊!” 天幕之下,洪武大地的各个角落,从朝堂到市井,都因这未来的惊天变故而陷入了巨大的震惊、争论与反思之中。土木堡的尘埃,不仅埋葬了一支大军,更沉重地打击了这个新生王朝的自信心,引发了关于治国根本的深刻质疑。这个刚刚建立起强大形象的王朝,其脆弱的一面,以最残酷的方式,提前展露在了它的缔造者和早期臣民面前。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异常生物见闻录

异常生物见闻录

远瞳
郝仁,人如其名,是个好人,理想是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当个穷不死但也发不了财的小房东——起码在他家里住进去一堆神经病生物之前是这样。一栋偏僻陈旧的大屋,一堆不怎么..
其它 完结 552万字
舰娘之神奇提督

舰娘之神奇提督

洗空欢喜
白宁,虚空中的秩序化身,在一次被混乱偷袭后重伤。机缘巧合之下来到舰娘世界,于是他彻底沦陷了……“这是个天坑!进去了就出不来了!”白宁看着眼前大大小小的舰娘,在心中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有些慢热(各位,开头其实是铺垫啦,第三章开始就是舰娘了。)贴一下群:958022973,有空来玩
其它 连载 72万字
左邻右里医往情深

左邻右里医往情深

凡一
【宠文,纯爱,1V1,双洁,专情,世家,坑品保证】(她身世成谜VS他双商爆表)因疫相识,因疫生情,因疫生爱。承十年之约,战先生回来为她解密,揭身世之谜,认七亲八戚。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她是谁?他又是谁?——【一见钟情】——邻儿:你们战家是不是盛产一见钟情?战疫里:被我们战家的男人爱了,就是一辈子。——【盛产小哥哥】——邻儿:你们战家是不是盛产小哥哥?战疫里:我的邻妹妹只有你。(本故事纯属虚构)
其它 连载 114万字
重生于红楼末年

重生于红楼末年

陕甘总督
外卖小哥一朝梦醒,穿越到《红楼梦》中的周进身上,娇妻美妾,官路商途,在痛并快乐中,缓慢改变着四王八公的命运和历史发展的进程。
其它 连载 140万字
吞星噬地

吞星噬地

大称分金银
关于吞星噬地:本文是科幻未来星际文的经典之作,如果大家对科幻十分地热衷,那么轻毫不迟疑地选择此文,本文给你带来经典科幻文的视野,请积极评论,作者一定一定回访、..
其它 连载 79万字
筑香尸

筑香尸

梨九
顾记香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在夜晚12点到2点这段时间内,只要门外的青铜空心铃响了,这来客顾家后人必须要接待……
其它 连载 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