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559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幕上,朱及第没有立刻开始新的叙事,而是捧着一个虚拟的平板电脑,津津有味地翻看着,脸上时不时露出“深得我心”的表情。 “老铁们,上回咱们讲了少年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入城博弈,这后续的‘大礼议’风暴咱们暂且按下不表。先来看看后世网友们对正德、嘉靖这哥俩,以及那位处境微妙的张太后,都有些什么精彩的评论!” 天幕上开始滚动播放密密麻麻的弹幕: “要我说,正德(朱厚照)和嘉靖(朱厚熜)这哥俩,简直就是专门生来跟内阁作对的吧一个武宗,一个世宗,把文官集团折腾得够呛!” “哈哈哈,楼上精辟!不过手段完全不同。正德是个‘顽童’,他不跟你讲道理,直接掀桌子!你们不让我出关我偷跑!你们不让我南下我硬去!他用自己的任性胡闹,强行挣脱文官给他设定的‘明君’框架,属于‘物理斗阁’。” “而嘉靖就是个‘学霸’,还是那种专攻一门的那种。你们文官不是最讲究礼仪法统吗好,我就在你们最擅长的领域,用你们定的规则,把你们打得溃不成军!‘大礼议’就是他精心选择的战场,属于‘魔法斗阁’、‘规则内反杀’!” “也不能怪正德不用礼仪手段,他是孝宗亲儿子,根正苗红,他想搞‘大礼议’也没由头啊!难道跟自己亲爹争名分他没那个需求,只能胡闹了。” “这么一看,嘉靖这手段确实高明,也更狠。正德是让内阁头疼,嘉靖是让内阁伤筋动骨啊!” 朱及第看着这些评论,连连点头:“总结到位!正德皇帝是以‘不按常理出牌’来对抗文官体系的束缚,而嘉靖皇帝则是深入体系内部,找到其逻辑漏洞,并利用这个漏洞完成了反杀。一个外放,一个内耗,都让文官集团无比难受。” 很快,网友们的焦点又转向了张太后。 “说起来,突然有点同情张太后了。明明是明孝宗唯一的皇后,六宫独宠(根本就没有其他妃子),儿子又是皇帝,本该是人生赢家。结果儿子英年早逝,过继来的孙子(指嘉靖)又不亲,甚至可说是仇视,晚年真是太凄凉了。” “同情归同情,但大家别忘了她那两个宝贝弟弟——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这俩在孝宗、武宗朝可是无法无天的主!强占民田、欺男霸女、窝藏罪犯、甚至胆大包天到敢在宫里杀人!孝宗看在皇后面子上屡次宽宥,正德皇帝对这个亲舅舅也是无可奈何。他们造的孽,最后都算在了张太后头上。” “没错,张氏兄弟仗着姐姐是皇后、太后,横行霸道几十年,早就天怒人怨了。张太后对这两个弟弟的纵容,也是她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及第补充道:“网友们记性很好。张鹤龄、张延龄这两位国舅爷,堪称弘治、正德两朝的毒瘤。他们的罪行罄竹难书,积累了大量的民愤和朝臣的怨恨。张太后享受了娘家人带来的权势和富贵,自然也就要承担其反噬的后果。” “综合网友们的看法,我们再回头看嘉靖皇帝登基之初面临的两个主要‘对手’。”朱及第总结道,“一个是代表文官集团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另一个就是宫中的张太后。” “嘉靖皇帝对付杨廷和,用的是文官集团最引以为傲的武器——礼法。他用‘大礼议’这场持续数年的大辩论,成功分化、打击了以杨廷和为首的旧臣集团,不仅追尊了亲生父母,更是借此牢牢树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 “而他对付张太后,利用的则是她那两个不成器的弟弟。”朱及第意味深长地说,“嘉靖帝后来毫不留情地清算张鹤龄、张延龄(张鹤龄死于狱中,张延龄后被处斩),固然有这两人自身罪孽深重的原因,但未尝不是在借此彻底打击张太后的势力和影响力,报当年入宫时被其试图压制之仇。张太后晚年凄凉,固然有嘉靖刻薄寡恩的因素,但她纵容弟弟作恶多年,早已授人以柄,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朱及第最后话锋一转,似乎要为这场讨论定调,“回过头看,张太后在嘉靖帝刚入宫时,对待其生母蒋氏的那种居高临下、试图以太后身份压制的态度,比如要求蒋氏以藩妃礼仪相见等,就已经为日后埋下了祸根。她或许还沉浸在孝宗朝唯我独尊的旧梦里,却不知皇权已然更迭,新的皇帝,不仅不会像她儿子那样孝顺她,反而是一个睚眦必报、善于权术的厉害角色。她最初的傲慢,加上娘家人的累累罪行,共同导致了其晚年的悲剧。” 天幕下的洪武君臣,听着后世这些错综复杂的恩怨纠葛,尤其是皇帝与外戚、文臣之间如此激烈乃至残酷的争斗,心中各有思量。朱元璋尤其对外戚坐大之事深感厌恶,对张太后纵容弟弟的行为更是鄙夷。而朱标、朱棣等人,则对嘉靖皇帝如此老辣的政治手腕,感到了深深的忌惮。 “这场由朱厚熜掀起的‘大礼议’风暴,最终以皇帝的全面胜利告终。”朱及第将话题引向了高潮,“而作为反对派领袖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在这场持续数年的较量中耗尽了自己的政治资本,最终心灰意冷,被迫致仕(退休)回乡。他的离去,标志着嘉靖皇帝彻底清除了前朝旧臣的核心力量,皇权取得了对文官集团的压倒性优势。” “更令人唏嘘的是,”朱及第语气带着一丝感慨,“杨廷和的儿子,那位被誉为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杨用修,也因为带领百官在左顺门跪哭抗议,而被嘉靖皇帝施以残酷的廷杖,并最终谪戍云南,终老蛮荒。” 天幕上出现了杨慎的画像,以及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老铁们,看到这首词,是不是很熟悉”朱及第说道,“这首词因为其恢弘的历史沧桑感和超凡的文学价值,被《三国演义》选为开篇词,随着小说的流传而家喻户晓,其知名度甚至远超杨慎本人和他父亲那场悲壮的政治斗争。很多人都是通过《三国演义》才知道并记住了这首词,却未必清楚它背后,牵连着一位才子与其父在嘉靖朝堂上的沉浮血泪。” “经此一役,”朱及第总结道,“嘉靖皇帝朱厚熜不仅如愿以偿地追尊了父母,更重要的是,他借此机会彻底驯服了内阁,树立了无可挑战的绝对权威。在此后的四十多年统治里,他虽深居西苑修道,却依然能通过内阁和司礼监,将朝政牢牢掌控在手中,其对内阁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堪称大明宣宗之后诸帝之最。大礼议,不仅仅是一场礼仪之争,更是大明皇权与文官集团权力消长的关键转折点。” 天幕下的朱元璋,听着杨慎那首饱含兴亡之叹的词作,再联想到杨廷和父子的结局,以及嘉靖皇帝借此达到的权力巅峰,目光深沉。他既欣赏嘉靖强化皇权的手段,又对如此酷烈地处置大臣、尤其是牵连其才华横溢之子感到一丝复杂。而“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句,更是让他这个开创之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苍茫之感。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我和大佬互穿了

我和大佬互穿了

福狸君
盛乔阴差阳错和大佬互换了身体,从此看大佬表演什么是真香,打脸。互穿前,盛乔喜欢大佬轰轰烈烈大佬表示:“我不会喜欢她。”互穿后,盛乔跟大佬划清界线,大佬表示:“我江琮,其实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很多年后,盛乔跟盛小宝讲了她和江琮的往事,盛小宝拿着胡萝卜充当话筒采访盛乔,奶声奶气地问:“盛乔小姐,和大佬互穿是什么感觉?”盛乔:“唔,是……”江琮把盛乔怀里的盛小宝抱开,然后肆无忌惮地拥住盛乔,对盛
其它 完结 35万字
新界名暧:祭先生你火了

新界名暧:祭先生你火了

雪颖碟依
姒暧:青春喂了狗,才学会了怎么训狗!祭少:我的荣幸!……姒暧是姒家娇养出来的小公主,她任性恣意,倔强倨傲;她没遇到祭衍之前,拥有的是整个世界。“祭衍,我要嫁给你,你的床我姒暧睡定了。”那一年,姒暧将祭衍堵在酒店床上,两手叉腰,霸道倨傲宣布。那年祭衍二十五岁,姒暧十八岁,被个高傲的小女人一见钟情,再见要命的结果就是:“她们哪点比得上我?有我漂亮吗?有我性感吗?有我身材好,胸大屁股翘吗?你睡她们不睡我
其它 连载 23万字
闺话

闺话

浣水月
她是官家嫡长女,父母双亡、祖母瘫痪、弟弟年幼,被迫接掌家业。宿命注定她虽守住家业,却姐弟离心、亲人陌路,空留一世遗憾。重生而来,她力求一个美满结局……今生,她..
其它 连载 116万字
无限冥府

无限冥府

林中明歌
前路苍茫,归途罔往。呼魂来兮,在彼一方。雕栏楼阁,流丹殿墙。冥城乐兮,甲士执锵。不念轮回,在我岸旁。冥途艰且长,何不一入冥城,得飨安康,忘却思量?书友群146435..
其它 连载 13万字
地狱轮回站

地狱轮回站

北极猎手
进入这地铁列车的那一刻,你的命运便已被注定,你只能被动的去选择挣扎的活着,亦或是凄惨的死亡方式,在这个诅咒中,你能靠的只有你自己,你将被迫去执行一次次的恐怖灵..
其它 连载 287万字
星际种田:病弱男主靠钱艰难求生

星际种田:病弱男主靠钱艰难求生

七初九
一对一,双洁,最强女主VS最惨男主种田/开荒/基建/美食第三区年家,有名的双废年疏桐与远近闻名的病美人傅云河新婚后,被发配到布满毒素的废星球等死。我赌他们能活一个月。我赌半个月。我赌十天!赌约虽然依旧,但不知什么时候起,这颗废星球出产了供应全星际的大米,雪白的细盐,甜丝丝的白糖,无杂质的肉类。双废年疏桐一跃成为了一等星球主,有钱有闲的开启了人人艳羡的养老生活。不知道多少人打着她的主意,今日被偶遇,
其它 连载 23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