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虞感昊德,托以后事
喜欢乌桕的青无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蓟城,州牧府。 曾经象征着幽州最高权柄的所在,如今虽经修葺,却难掩那一夜突袭留下的疮痍与死寂过后挥之不去的压抑。药香混杂着淡淡的焦糊气息,在空气中萦绕。刘虞半倚在病榻之上,面色依旧苍白,眼神中却少了几分往日的温和笃定,多了几分劫后余生的疲惫与深沉的忧思。 那惊魂一夜,火光、喊杀、刀剑碰撞声、亲卫倒下的身影……犹在眼前。若非刘和当机立断,星夜驰援,他刘伯安此刻早已是公孙瓒刀下之鬼,蓟城亦将沦为血海。这份救命之恩,如山之重。 然而,比肉体的创伤更深的,是内心的冲击与幻灭。他一直秉持的仁政怀柔,在公孙瓒赤裸裸的刀锋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试图以德化人,以信安边,换来的却是背叛、屠刀和几乎覆顶之灾。他终于清晰地认识到,在这礼崩乐坏、弱肉强食的乱世,单有仁德与名分,而没有足够扞卫这一切的武力,是多么的可悲与危险。 (刘虞内心:吾……错矣。一直以为可凭圣贤之道,教化万民,安定一方。却忘了这世间,多的是公孙瓒这般只识刀剑、不认仁义的虎狼之辈。吾非争雄之才,强踞此位,非但不能保境安民,反会招致更大祸患……) 他的目光投向侍立榻前、风尘仆仆却目光沉静的刘和。这个年轻人,有勇有谋,有关张万夫莫敌之将,有悄然壮大、关键时刻能挽狂澜的兵力,更难得的是,他对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表面上的尊重与及时的援手。或许……幽州的未来,真的需要这样的人来执掌 几日后的一个深夜,刘虞屏退所有侍从,只留刘和一人在书房密谈。烛光摇曳,映照着刘虞憔悴而郑重的面容。 “玄阳,”刘虞的声音带着久病后的沙哑,却异常清晰,“此次若非你及时来援,老夫与这蓟城上下,皆已成为齑粉矣。此恩,幽州上下,皆感念于心。” 刘和躬身道:“州牧大人言重了。和身为幽州属吏,保境安民,护卫上官,乃是分内之事。公孙瓒倒行逆施,人神共愤,凡有血气者,皆欲讨之。” 刘虞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谦逊。他沉吟良久,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要看穿这幽州的未来,最终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 “玄阳,你观这天下,这幽州……如今是何光景”他不等刘和回答,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董卓乱政于西,诸侯割据于东,袁绍虎踞冀州,公孙瓒肆虐北疆……煌煌大汉,四百年基业,竟至如此地步。老夫……空有州牧之名,却无力靖绥地方,保全黎庶,实在……有负皇恩,有负幽州百姓之望。”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力与自责,随即话锋微转,目光重新落在刘和身上,带着一种托付般的沉重:“老夫年事已高,经此一劫,更是心力交瘁。这乱世争衡,非老夫所长。观幽州诸将,能安民心、御外侮、抗强暴者……唯玄阳你耳。”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微不可闻,却字字千钧:“若……若他日老夫有何不测,这幽州百万生民……这对抗公孙瓒等暴戾之徒、维系北疆安宁之重任……望玄阳你能……挺身而出,继承吾志,莫要让这幽州,彻底沦为豺狼巢穴,百姓炼狱……” 这番话,已近乎是明确的托付后事!刘虞这是在暗示,一旦自己遭遇不幸,希望刘和能接手幽州,完成他未能完成的安定大业。 刘和心中剧震,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沉静。他立刻起身,整理衣冠,对着刘虞深深一揖,语气无比郑重,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悲愤与决绝: “州牧大人何出此言!大人乃朝廷柱石,幽州干城,必能福寿绵长,亲自带领我等扫清妖氛!然,大人既以此重任相托,和虽不才,亦知忠义二字!在此对天立誓,只要和一息尚存,定当竭尽全力,护佑幽州百姓,抵御外侮,诛除如公孙瓒般祸国殃民之暴徒!必不使大人心血白费,必不使幽州沉沦!若有违此誓,天人共戮!”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眼神坚定,仿佛真的将刘虞的嘱托视为了毕生的使命。 (刘和内心:刘伯安终于认清了现实!此乃天赐良机!他主动托付,我便有了接手幽州的大义名分,远比强行夺取要名正言顺得多!) 见刘和如此表态,刘虞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而又复杂的笑容,他点了点头,疲惫地闭上双眼,挥了挥手:“有你此言,老夫……便可稍安了。去吧,幽州的未来,需你等多费心了……” 刘和再次躬身行礼,缓缓退出了书房。 离开州牧府,夜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却吹不散刘和心中那滚烫的谋划。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在夜色中沉寂的府邸,目光锐利如鹰。 (刘和内心:刘虞时日无多,或死于公孙瓒之手,或忧惧而终……幽州牧之位,已虚席以待!当前要务,乃是进一步巩固军权,拉拢幽州士族人心,同时严密监视公孙瓒动向。待时机成熟,便可顺理成章,接管这北疆重镇!) 他不再仅仅是那个蛰伏于右北平的潜龙,一条通往幽州最高权柄的康庄大道,已因刘虞这番托付,在他面前清晰地展现出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走得更加谨慎,也更加坚决。幽州,即将迎来它新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