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岁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过一夜的周密谋划,樊卫星终于有了决定,他已经有了做一颗棋子的觉悟。 这天早上的八百里加急已经送了出去,虽然杀良冒功的事情他也有参与,但是现在最大的功臣死了,那最大的锅也得他来背。 他在给朝廷的奏折里,如实奏明了杀良冒功的整个过程。 既然将军府那边已经完全被堵死了,那他就站在皇权这边一条路走到黑。 哪怕将军府反了,那他也是大靖朝的功臣。 下定决心以后,他便开始着手准备切割。奏疏启程的片刻之后,他便叫来自己的亲卫统领,带着五百御林军,轻装简从地离开了军营,连自己的军旗都留在了军营里。 从昨天开始,军队调动就比较频繁。五百人的队伍,虽然是从中军出去的,大家以为是监军大人也要派人去抓凶手。 一些基层将领知道,监军和少将军的关系一直比较和谐,将军府少将军死了,监军大人为了巴结将军府肯定要下死力气去追杀凶手。 哪怕御林军全部出动,他们也没觉得奇怪。将军府在朝廷的威势愈盛。 哪怕是少将军死了,底层军官依然认为,只要大将军还在,那些文官相公们就翻不起什么风浪。 时间很快就拖到了中午,军营中的将校们依然还在争论。肖琦的亲卫统领认为要第一时间追杀杀死肖琦的凶手,给少将军报仇。 而另外一个肖琦的副手则认为,小股追杀可以,但大军不能动。 大家都知道,肖琦这次出征虽然挂着主将的名头,只是为了更好地分润军功,好在军中积累名望,朝廷封赏都在其次。 实际军权一直都在他的副将,同时也是他的叔叔,肖启生手里。 对于肖琦的死,肖启生也很愤怒,也想将贾正千刀万剐。 但他更明白,肖家的权利都来源于手里的军队。 肖琦四处抓人,已经将这周边的百姓和世家豪族得罪得狠了。 如果在视野开阔的地方,大军调动还能如臂指使。 但这四周山高林密,但有差池损兵折将,便是将军府难以接受的。 这也是为什么侄子肖琦杀良冒功,他却没阻止的原因。 打仗总要死人的,杀些普通人,既保留了军队的实力,同样可以换取大把功劳,朝廷少了谁,也不会少了将军府嫡长子的战功。 所以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怎么也没想到,侄子会死在这里。 肖琦的亲卫同样不是泛泛之辈,他也知道“逢林莫入”的道理。 如果他是莽的,昨晚就直接进山了,之所以还在中军和肖启生扯皮,是不想把这么大一口锅都扣在自己头上。 至于肖琦,在京都的时候他还觉得,大公子身上有老将军的气度。 可这一路来肖琦干的那些事,他才知道,京都的大公子,只是有老将军压着而已。 出了老将军的视线,肖琦连人都算不上。肖琦被杀的那一刻,他还有些佩服那个杀了肖琦的人。 只是现在大家立场不同,这仇他也必须得报,要不然老将军追究下来,他和他的手下,以及家人,绝对没有好下场。 站在一定高度,多少都有些团体利益需要平衡的,哪怕是绝对的忠诚,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肖启生大手拍向自己面前的案几,愤怒地咆哮道:“丰佟蔚,你作为少将军的亲卫统领,玩忽职守,致使主将受难,难辞其咎!” “到如今,主上尸骨未寒,你们不求为主报仇,却在这里推三阻四,试图将所有大军都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你们究竟安的什么心!” 肖启生一发脾气,丰佟蔚便知道这事只能自己扛下来了。肖启生不光在军中职位比自己高,还是大将军的亲弟弟。 现在,肖启生明显也想把所有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留给他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杀死凶手,为肖琦报仇,然后再回将军府,等候老将军的发落;要么就逃,逃出将军府的控制,另外寻找出路。 他看了一眼还吊在大帐外奄奄一息的人,那是肖琦的堂弟,也是肖启生的亲儿子。 自己的儿子他都可以下那么重的手,也不知道迎接自己和手下弟兄们的命运又该是什么。 就在他艰难抉择的时候,外面肖启生的亲卫来报。 肖启生看了丰佟蔚一眼,明显是想让他自己滚蛋,明显是不再信任自己了。 丰佟蔚对着肖启生行了一礼,便出了大帐,看到肖启生的亲卫急急忙忙地进了大帐。 心里又升起不好的预感,摇头叹了口气:“多事之秋啊。” 看了眼连绵不绝的雨幕,追杀凶手的难度更高了,他甚至有些后悔,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还不如一早就带人去追杀凶手。 现在想要追到的可能性就更低了,而且那人表现出来的战力,自己也不一定是对手。 又看了眼奄奄一息的肖明,也生不起同情心,自己的下场应该不会好到哪里去。 肖明虽然少了半条命,但终究还活着不是,自己可没有姓肖的爹。 回到自己营帐,身上的甲胄都已经湿透了,夏季的雨总是下得迅猛,他也没有刻意躲避,淋些雨总能让自己的脑子更清醒一些。 刚在营帐中坐下,便有手下进来禀报,樊卫星撤军了。 手下人表达的没错,就是“撤军了”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 他瞬间站起身,开始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监军虽然有自主权,但是这样无缘无故地走了, 那肖琦的死,就会被推向另外一个不可预知的方向。 如果肖琦的死他还有些话语权,那朝堂诸君的博弈,便不是他一个小小的亲卫能够够得着的。 离开帐篷,看着被乌云压塌下来的天空,这风雨飘摇的世道,早已如同这乌云一样,千疮百孔。 又叹息一声,随后叫来自己亲近的人,安排一些人以追杀凶手的名义,潜回京都,前路如何已经先不去论了。 袍泽们的家眷,总是要想办法转移出来的。 安顿好一切,他去了肖琦的营帐,以前热闹喧嚣的场所,现在只剩下一口棺材。 金丝镶边的毛绒地毯也已经撤掉,以前高高在上的人,也终究会死,而且是被他看不起的贱民杀死。 他又看向另外一个方向,那里还堆放着两万多颗人头,他不觉得肖琦死的可惜。 他可惜的是,自己以及袍泽被牵连到了这无尽的麻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