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回港购别墅
时代的微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八五年年底的香港,圣诞灯饰已经挂满了中环的摩天楼,空气中却还残留着夏末的余温,带着海港特有的咸湿。 张九烨从东京飞抵启德机场,走出舱门时,神色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眼底深处却燃着灼人的光亮。 他的行囊简单,但随身的公文包里,装着的是汇丰东京分行开具的价值七千万美元的资金确认函。 这是他在日本股市泡沫彻底破裂前,果断清仓撤离,斩获的第二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巨金。 相比年初离开香港时的资产,这笔钱让他的资本体量实现了恐怖的跨越。 他依旧下榻在中环那家熟悉的酒店,但心境已截然不同。 看着维多利亚港两岸璀璨却冰冷的灯火,他清晰地意识到,长期居住酒店的不便与安全隐患,已经与他此刻的身价和未来规划格格不入。他需要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稳固且私密的巢穴。 “张生,” 他拨通了张文强的电话,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帮我物色一处山顶或者半山的别墅,要安静,隐私好,视野开阔。钱,不是问题。” 张文强在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惊喜和愈发明显的恭敬:“烨哥,您从日本回来了太好了!房子的事包在我身上!正好知道有几个盘源放出来,我马上安排看楼!” 几天后,何文强开着车,载着张九烨沿着山顶道缓缓行驶。 最终,车子在一处绿树掩映、门牌并不显赫的别墅前停下。 “烨哥,就是这里。业主是位老华侨,急着移民。原本有位作家很有兴趣,但款项没凑齐,还没落定。” 张文强低声介绍,眼中闪着精明的光,“业主开价一千三百万,但急着用钱,空间很大。” 张九烨走进别墅花园,目光越过精心打理的花草,落在眼前一览无余的港岛全景和蔚蓝海港上。 位置、格局、视野,都符合他的要求,甚至比预期的更好。 那种“就是这里”的感觉再次浮现。 他没有过多犹豫,在与业主见面时,直接抛出了条件:“一千一百万,现金,一次性付清。如果可以,现在就可以签临时合约。” 这个价格比业主预期低了两百万,但“现金”、“一次性”这两个词,对于急等钱用的卖家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经过短暂的讨价还价,双方最终以一千一百五十万港元成交。 那位原本有意向的“作家”先生,再次与这处未来的传奇住宅失之交臂。 交割过程在张文强的操办下异常迅速。 当张九烨拿着象征所有权的地契和那串沉甸甸的钥匙,独自站在空阔的别墅客厅时,一种难以言喻的踏实感包裹了他。 这里,将成为他在香港乃至全球资本运作的真正大本营。 张文强忙前忙后,处理完所有杂事,看着张九烨审视新家的侧影,犹豫片刻,还是开了口,语气比以往更添了几分熟稔和感慨:“烨哥,这次回来,感觉您气势更足了。说句冒昧的话,您这眉眼间的神态,跟我老豆年轻时留下的照片,真是越来越像了。他也是江省宁河人……” 张九烨转过身,看向何文强。 这段亲戚关系,在年初他离港前就已经确认,此刻听张文强再次提起,心中仍是微起波澜。在这个资本至上的地方,能有一个血脉相连、值得信任的帮手,意义非凡。 “文强,以后这里就是家了。”张九烨拍了拍堂弟的肩膀,“我不打算请长驻的菲佣,人多眼杂。日常维护和安保,你多费心。” “明白,烨哥!放心交给我!”张文强用力点头,“自家兄弟,一定给您打理得妥妥当当!” 这意外的亲缘和顺利安顿下来的家,像给张九烨这艘在资本海洋中独自航行的巨轮,找到了一个安全且温暖的避风港。 未来将李秀娟和孩子们接来香港团聚,似乎也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站在别墅顶层的弧形露台上,凭栏远眺。 脚下是号称“东方之珠”的不夜城,手中握着来自日本股市的七千万美元巨资,身边有了可信任的亲人相助。 然而,购置顶级豪宅,安顿亲信,手握足以撼动小型经济体的庞大现金…… 这一系列举动,是否意味着他内心深处,已经做出了某种决断 准备将事业和生活的重心,更大程度地,乃至彻底地从内地抽离,扎根于这片资本主义的沃土 八五年岁末的夜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动了他的衣角。 这个关乎未来道路选择的沉重悬念,如同维多利亚港深不见底的海水,沉沉地压在他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