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拌的小黄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帝回宫后,闭门不出。 殿外积雪三寸,内里炭火不燃。 御前太监连递三道汤药,皆被挥袖打翻在地。 龙袍未解,冠冕斜坠,帝王坐在空荡的养心殿中,眼神死寂如井水。 那一拜,不是礼,是崩塌。 他跪的不是铁三爷,而是那口钟——那口本该只听天子之命、却为庶民震响的哑钟。 消息传到东宫时,太子正在批阅奏章。 他搁下朱笔,冷笑一声:“天子伏阶好啊,那就让他永远跪着吧。” 当夜,六部文书往来尽数封锁,宫门增设两道巡防。 一道诏令悄然下达:凡有外臣提及“钟事”“民声”“听政”者,一律以“妄议君礼,大不敬”论处,轻则夺职,重则入狱。 风声紧得连落叶都不敢响。 崔明瑜接到消息时,正整理《启钟录》的最终定稿。 这是她三日三夜亲手誊写而成的实录,纸用的是尚仪局特制玉版笺,字字端楷,无一涂改。 其中详载祭典当日七人执槌、钟鸣万民泪、天子伏拜全过程,末尾更附裴九渊亲笔所记:“癸酉年冬祭后七日,天子伏阶,敬聋者之槌。” 她披上青灰斗篷,提灯入宫。 尚仪局虽归内廷管辖,但依祖制可直呈女官奏报。 她走的是偏角门,避开禁军主力,却仍被拦在太极殿外。 两名小太监垂首立于丹墀之下,手中拂尘横挡。 “娘娘有令,今日不见任何奏报。” 崔明瑜不语,只将手中帛卷缓缓展开。 雪光映照下,墨迹清晰如刀刻:“今有天子伏阶,敬民声如神谕。” 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穿透寒风。 “此为史官亲录,尚仪局备案正本。若陛下不愿见我,那便让这天地共听。” 四周宫人悄然聚拢,有的低头合十,有的悄悄退后一步行礼。 一名老宦官颤巍巍摸出怀中半截残香,点燃插在石缝间——那是百姓供奉“哑钟”的习俗。 崔明瑜收起帛卷,转身离去,背影挺直如松。 消息一个时辰内送至七王府。 苏锦黎正在书房翻检古籍。 沈琅立于一侧,眉头紧锁;陈老佝偻着背,手指轻轻摩挲一本虫蛀严重的线装书——《礼乐通考补遗》。 “找到了。”陈老忽然开口,枯指停在一页边缘,“昔年先帝尝设‘听政台’,纳庶民谏言三日,钟为之三鸣。” 苏锦黎俯身细看。 那行字几乎被蛀洞吞噬,只剩残痕断句,但她一眼认出——这是真迹,非后人伪增。 她提笔蘸墨,圈出“三日”二字,指尖微顿。 “既然他们怕我们发声……”她抬眸,目光清冷如刃,“那就把声音变成规矩。” 当晚,王府暗室灯火通明。 三百份《听政请愿书》连夜秘印,纸用粗麻再生纸,象征平民之本。 每一份都留有签名空格,由瞽目坊牵头,联合城南十二乐坊、北市鼓社、西巷织户会,逐户上门征集联署。 有人颤抖着按下手印,有人用盲文刻下名字,还有母亲抱着夭折孩子的牌位,在纸上写下:“替他说一句公道话。” 十七万三千二百六十九人签名。 数字上报那刻,沈琅红了眼眶:“这些人,从前连进宫门的资格都没有。” 苏锦黎只问:“何时能递” “明日早朝。” “不。”她摇头,“等三日。让恐慌再熬他们三天。” 三日后清晨,紫宸殿前百官列班。 崔明瑜身着尚仪局正三品官服,手持黄绸包裹的请愿书,缓步出列。 “臣女崔明瑜,奉尚仪局全体女官之名,请复祖制。” 满殿哗然。 她朗声道:“查《礼乐通考补遗》载:先帝曾设‘听政台’,纳庶民谏言三日,钟为之三鸣。今民心未安,钟异频现,恐天地示警。为安社稷、顺天意,恳请依旧例开设‘冬听三日’,允百姓代表入宫陈情,由尚仪监录言上达天听。” 她说完,将请愿书高举过头。 司礼监接过后呈入御前。 皇帝坐在高座,脸色阴晴不定。 他不想准,可那一夜的钟声还在耳边回荡——那不是乐音,是无数亡魂的低语。 若再拒民意,谁敢保证哑钟不会再度自鸣 良久,他闭眼,吐出一字:“准。” 圣旨下达那一刻,西华门外已聚起人群。 沈琅亲自带队,十二坊推选出七位平民代表,统一着素麻衣,佩“言者符”,于辰时三刻抵达宫门候召。 他们中有织妇、有退伍老兵、有失学童蒙师……而最后一位,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乐工。 他手里捧着一支焦黑断裂的木笛,那是他唯一的遗物——三十年前因私自演奏《太平引》被罚饮净音汤,喉骨尽碎,终生不能言语。 此刻,他站在西华门前,仰头望着那扇从未开启过的朱漆大门,眼中泛起泪光。 宫墙之上,一只乌鸦振翅飞过。 地宫深处,那口哑钟忽然又是一震。 很轻,却持续了整整七息。 苏锦黎站在窗前,望着皇宫方向,低声呢喃:“开始了。” 而第一个要开口的人,正是那个再也说不出话的赵十三。 紫宸殿外,听政台搭在丹墀之下,七级青石阶上铺了粗麻布,象征“民声不饰”。 辰时刚过,百官肃立两侧,目光如刀,盯着那七位素衣佩符的平民代表。 太子一党早已暗中串联,只待开场便以“礼崩乐坏”为由发难。 第一个登台的是赵十三。 他步履蹒跚,手中捧着焦黑木笛,身后背负一只油纸包裹的卷册。 台下已有官员冷笑出声:“此等残废,焉能陈情莫非是要哭诉不成” 可当赵十三缓缓展开那页泛黄残纸时,全场骤然死寂。 那是东厂密档的残页,边角烧灼,墨迹斑驳,却清晰列着三百零七人姓名——全为当年被灌“净音汤”的乐工。 名单末尾,赫然盖着皇后私印,批语冰冷:“凡涉《太平引》者,喉骨尽毁,永绝宫外之音。” 监察御史怒喝:“伪书!定是王府伪造!” 赵十三不答,只将木笛轻放在案上,然后双手颤抖地指向自己的喉咙,又缓缓举起那份名单,目光扫过诸公卿,一字未说,却胜千言。 就在这时,台下传来稚嫩童声。 一名十岁左右的瞽目孩童被人牵上台来,是城南瞽目坊推举的诵读者。 他看不见众人,只朝着声音的方向朗声背诵: “娘为何不能唱歌她说她记得一支曲子,叫《太平引》,可她一开口,官差就来了……她说,那不是罪,是声音。” 孩子的声音清澈如泉,在寂静的宫门前一圈圈荡开。 几位年迈礼臣低头掩面,手指微颤。 有人悄悄退后半步,避开了这双看不见的眼睛。 与此同时,七王府偏院。 萧澈倚在榻上,苍白指尖捏着一枚断裂的玉玺碎片,轻轻放入漆匣。 他咳了几声,墨色手帕沾上血丝,却仍提笔写下一行字:“此物已废,但谎言犹存。”随即将匣子交给暗卫,“送上去,不必藏名。” 半个时辰后,那匣子出现在听政台侧案上。 崔明瑜打开时,全场屏息。 承律玺——曾是先帝钦定“天命所归”的信物,二十年前一场大火中焚毁。 如今这枚碎片,却是从废墟深处挖出,断口处刻有极细的篡改痕迹:原印文“奉天承运”中的“运”字,被人以秘法磨去一划,改成了“奉天承诈”。 真相无需多言。 第三日深夜,韩四娘披着夜雨潜入七王府。 “东厂残部已入地宫,”她声音急促,“他们在听政台下方埋设‘静音瓮’,一旦百姓发言超时,瓮中气机触发,释放麻痹烟雾,届时群臣昏厥,便可污蔑民怨失控,酿成大狱。” 苏锦黎正在灯下翻阅《礼乐通考》副本,闻言并未抬头,只淡淡道:“铁三爷还在府外候着” “已等了两个时辰。” “请他进来。” 次日凌晨,七口新陶瓮悄然运入宫禁,外形与静音瓮一般无二,静静埋入听政台基座之下。 唯有内行人才知,这些“回音瓮”内部嵌有磁石阵列,专为放大特定频率而设——正是三百年前《太平引》初奏时的主调。 听政最后一日,主持官员故意拖延流程,待最后一名发言人结束陈词后,仍不肯宣布散会。 计时铜漏滴尽,机关触发。 一声低鸣自地底升起。 众人正觉头晕目眩之际,七口瓮齐齐共振,一道苍老而激昂的声音骤然炸响,仿佛穿越百年风尘: “你们听见了吗这是三百年前第一个敢唱《太平引》的人!” 声浪滚滚,直冲云霄。 宫墙震颤,乌鸦惊飞。 连皇帝都在龙椅上猛然坐起,瞳孔剧缩。 而地宫最深处,那口沉寂千年的哑钟基座裂缝中,铜液悄然流动,缓缓拼出一个倒写的“醒”字,在幽暗火光中微微发亮。 那一夜,苏锦黎独坐窗前,听着远处更鼓声声。 风穿庭院,拂动帷帘,她忽然闭眼,耳边竟响起前世金殿之上的冷笑—— “你不过是个庶女,也配听钟”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魔火传

魔火传

琢玉匠
韩立将两片符纸对到了一起,裂开处完全吻合,一丝缝隙都没有。孙火心中的最后一丝担心,也消失的无影无踪,毫不犹豫冲韩立再次倒头就拜。“孙火拜见主人。”且看一个平凡的练武小伙,偶然之下踏上了修仙的道路,拜入灵山大宗。从懵懂无知,到执着的追求,寻找逆天的机缘,成为传奇的至圣狂魔。魔焱殿:943832499,Q_Q群
其它 连载 101万字
明星之催命来电

明星之催命来电

立日十剑残
落魄明星许宸被迫当主播,还未开始却遭雷劈,在医院里醒来后,诡异的事情却接二连三的发生!你好!今天主播有点累,因为又看见了一串数字...也不知道谁那么不幸。
其它 连载 23万字
我在斗罗不当人

我在斗罗不当人

殷商之帝
虚空生命穿越到斗罗一世界,会发生什么奇怪搞笑的事情?“你们为什么要吃饭?”“废话,人饿了不吃饭,吃什么?““水,水是剧毒!““你身体70%以上都是水,弱智吗?““你是这2000个恒元纪第一个敢打我的人,我……““砰!““智商太低会传染,我妈不让我跟傻子玩……”qq群号:957819639
其它 连载 47万字
大主宰之我为战皇

大主宰之我为战皇

都市鬼王
突然穿越成了西天战皇,此时牧尘尚未出生,剧情尚未开始,一切大有可为,但是,后面追自己的这个武祖应该怎么咋办,在线等挺急的。新书,洪荒之西天战皇已发
其它 完结 108万字
漫威里的女学霸

漫威里的女学霸

凌缈月仙
“您好,你就是钢铁侠吗?我对你的微型核电技术感到非常的厉害,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看一下我的手指粗细的核电站。”“绿巨人,你稍等一下,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如何用一盏电灯把人放大,变小的。”“奇异博士,我想要学习魔法。”……女学霸林雪穿越到漫威的世界里,她看到一个个本该是电影当中的人物产生了由衷的亲近心理,她不是想要炫耀自己的科技,只是想提升大家的实力。
其它 连载 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