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借花献佛,无解的阳谋!
空心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叶展颜双手接过圣旨。 这才抬眼看了曹长寿一下,唇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曹公公过奖了,以后还需曹公公多多提点。” 语气平淡,听不出丝毫热络,仿佛只是应付一句客套话。 说罢,他竟不再理会曹长寿那瞬间变得难看的脸色。 叶展颜径直站起身,解下带着室外寒气的披风交给小内侍。 而后轻步走到太后凤座旁侧,极其自然地拿起一旁玉盘中的温湿巾帕,擦了擦手,然后柔声道。 “秋深寒重,娘娘连日操劳,奴才看娘娘神色有些倦怠,可是腿脚易生寒酸奴才帮娘娘揉捏松快松快” 武懿微微一怔。 随即莞尔,竟真的轻轻“嗯”了一声,将身子稍稍向后靠了靠,将腿略微伸展开。 叶展颜便跪坐在榻前的软垫上,伸出手,力道恰到好处地为太后轻轻捶捏起小腿。 他的动作熟练无比,神情专注,仿佛这是天下第一等重要的大事。 殿内暖炉融融,映照着他低垂的侧脸和太后微微眯起的眼睛,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微妙难言,与殿外的秋风萧瑟形成鲜明对比。 曹长寿看着这一幕,眼角抽搐了一下。 然后他默默退到一旁,低眉顺眼,只是那袖中的手,早已攥得指节发白,如同枯枝。 武懿享受着叶展颜的服侍。 片刻后,仿佛不经意间提起,声音也带上了几分慵懒。 “展颜啊,逆首秦王虽已下狱,其党羽也清扫得差不多了。” “只是……如今京畿之外,还有不少闻讯赶来‘勤王’的藩王和将领们,带着兵,驻扎不去。” “秋风日紧,这些人,未必个个都存了反心,但拥兵在外,终是心腹大患。” “若依你看,该如何处置才好” 叶展颜按摩的手微微一顿。 他抬起头,目光快速而隐蔽地扫视了一下殿内侍立的几个宫人,尤其是曹长寿。 武懿见了立刻会意,于是摆了摆手,语气淡漠如秋霜。 “你们都下去吧。” “长寿,你也去殿外守着,没有哀家的吩咐,任何人不得靠近。” “是。” 曹长寿躬身应道,带着一众宫人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并轻轻掩上了厚重的殿门,隔绝了外面世界的风声。 偌大的慈宁宫正殿,愈发温暖静谧,只剩下太后和叶展颜两人,以及暖炉里炭火轻微的噼啪声。 叶展颜这才继续手上的动作,声音压低了少许,却清晰无比,如同冰珠落玉盘。 “娘娘圣明,此事确需谨慎。” “诸王与边将拥兵观望,其心难测。” “若处置不当,恐生新的变乱,届时秋风扫落叶,局面恐难收拾。” “那你的意思是” “奴才以为,当以‘安抚’为主。” 叶展颜缓缓道,语速不缓不急。 “请娘娘即刻下旨,嘉奖诸王及将领们‘勤王’之功,厚赐金帛,并严词秦王罪状,申明朝廷法度。” “然后,以京师已安、勿扰地方、天寒地冻不宜久驻为由,谕令所有兵马即刻退回原驻地和封地,无诏不得擅离。” 武懿沉吟,指尖轻轻敲击着暖炉外壳。 “这般安抚,他们若真退了,自是最好。” “可若有人阳奉阴违,或是心中不服,日后岂非仍是隐患” “如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娘娘所虑极是。” 叶展颜手法轻柔,语气却渐冷,似窗外寒风。 “所以,这安抚,只是第一步,是‘哄’他们先散去。” “待他们退回各自地盘,力量分散,朝廷便可从容图之。” “如何图之” “因地制宜,逐个清算。” 叶展颜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杀气,仿佛能冻结空气。 “哪些是秦王余党,哪些是历来拥兵自重、不听号令的外姓将领和大臣,厂卫早有稽查。” “届时,或调职明升暗降,或罗织罪名下狱抄家,或……让其‘意外’身亡。” “只需找准借口,速战速决,剪除其党羽,收回其兵权。” “首要清除的,便是那些非宗室出身、却手握重兵的刺头。” “对付他们,不必有太多顾忌,正如秋风扫落叶般干脆。” 武懿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微微颔首接话道。 “此法甚好。” “那……那些宗室藩王呢” “他们盘踞地方,根深蒂固,如同老树盘根,总不能也都……” “宗室亲王,乃天潢贵胄,自然不可轻易动刀兵,以免寒了天下宗亲之心,亦恐激起更大变故。” 叶展颜抬起头,看着太后。 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如同秋夜寒星。 “对于他们,奴才有一计,或可釜底抽薪,令其再无能力威胁中央。” “哦是何妙计快说!” 武懿身体微微前倾,显露出极大的兴趣,裘衣滑落些许也浑然不觉。 叶展颜缓缓吐出三个字,清晰而有力:“推恩令。” “推恩令” 武懿蹙眉,这是个她从未听过的词。 “正是。” 叶展颜解释道,声音平稳而充满说服力。 “此令并非直接削藩,而是示之以恩。” “可颁旨天下:圣上仁孝,感念宗亲,特施恩泽。” “令各藩王除嫡长子继承王爵外,必须将其封地的一部分,分封给其他所有儿子,皆为列侯,由朝廷直接授予印信。” 他顿了顿,观察着太后的反应继续道。 “如此一来,藩国看似未削,实则其力自分。” “一个大藩国,一代之后,便化为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小侯国,彼此互不统属,甚至可能为了利益而相互倾轧。” “再经历一两代,诸侯之地愈加零碎,财力兵力皆被分散,再无联合对抗朝廷之力。” “此乃无解之阳谋,即便他们看穿,也无法反抗。” “因为这是‘皇恩浩荡’,若抗旨,便是不忠不孝,朝廷反而有了出兵讨伐的正当理由。” “诸王之子,非嫡长者,亦会感念朝廷给予他们爵位封地之恩,人心渐归中央。” “如此,不费一兵一卒,可收削藩之实效,如渐寒之秋风,无声无息间凋零百木。” 叶展颜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惊雷。 一字一句炸响在太后耳边,盖过了殿外所有的风声。 他这招借花献佛,当真是把太后给惊艳到了! 武懿彻底愣住了,凤眸圆睁。 难以置信地看着跪坐在自己脚边的这个年轻太监。 她久居深宫,精通权术,自认对平衡制约之道了然于胸,却从未想过世上竟有如此…… 如此精妙又狠辣的计策! 这已非寻常权谋,而是足以影响国运百年的大战略! 这计策中的寒意与深远,让她这个深谙权术之人也不禁感到一丝心悸与狂喜。 殿内一片死寂,只有暖炉里炭火轻微的噼啪声。 许久,太后才长长吸了一口温热的空气,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微微发颤。 “推恩令……推恩令……好一个推恩令!” “阳谋……好一个无法反抗的阳谋!” “叶展颜,你……你真是……” 她猛地站起身,裘衣滑落在地也顾不得,来回踱了两步,脚下柔软的地毯吸收了所有声音。 她突然停下,目光灼灼地盯着叶展颜,如同看着一件绝世珍宝。 “哀家给你的赏赐,少了!太少了!” 叶展颜立刻伏地谄媚道。 “奴才能得娘娘信任,已是天大的恩赐,岂敢再……” “不必多说!” 武懿断然道。 她的脸上因为兴奋而泛起红晕,驱散了之前的疲惫。 “如此大才,岂能屈就” “光是东厂和九门,还不够!” “你要留在哀家身边,参赞机要!” 她提高声音,朝殿外喊道。 “长寿!进来!”